这里面都是大大小小的箱子,一个个的麻袋,等辰凌过去一看,白的是银子,黄的是金子,一个个麻袋都是粮食。
辰凌初步估算了一下,这里足有三四万金和三十多万斤白银,另外,粮食也有五六十万斤。
试问一下,在这个生产力落后,到处都是战乱,且又腐败的朝堂之下,不用点邪门的手段,一个家族,甚至,仅仅是一个地方就囤积了,如此多的粮草和钱粮呢?
至于,怎么办,辰凌还用说嘛,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辰凌直接把这些东西,都收进自己的小世界之中,但是,这么做的话,几十名亲卫在此,众目睽睽的,就不好办了。
所以,辰凌让王四回去调集兵马,把这些钱粮都运回县府,当然了,这些东西,除了县府这段时间的用度之外,多余的,都会被辰凌收进小世界之中,还是如此的做方便又安全。
荣家看完了,这里也没有什么了,接着,辰凌又带人赶到了,糜家的府邸。
辰凌故技重施,依然找到了一个密室,在里面的钱粮,不比荣家的少,这些东西,自然成了辰凌之物了,他们都会被用到应用之处的。
有了辰凌的到来,黄县的百姓,才有了主心骨有了盼头,老老少少的都赶回了家中,甚至,一些外县和各地逃难过来的流民,也都是赶到了黄县。
辰凌现在不怕人少,就怕没人,就算如此,黄县的人口,也将将达到了十万人左右,那些当地的百姓好说,都各回各家,按着辰凌颁布的制度执行就可以了。
这些百姓一听,官府给他们发放了田产,虽然,这些田产还是官府的,但是,只要每年上缴一层的田税就可以了。
这哪里还是不管百姓死活的官员,简直就是天上的神仙,是下来拯救他们这些百姓的大神。
结果,感谢辰凌的,给辰凌烧香的,立生祠的,比比皆是,辰凌看着热火朝天,都忙碌起来的黄县,他的心情也是格外的好。
农民都有地种了,下面就是工商业也需要发展起来,只不过,在三国时代,工商业不好干,干好的,也都是凭借他们的手段成了大商贾。
在这种封建年代,能干出头的大商贾能有几人,辰凌所知道的,东汉末年的大商贾,就那么几家,河北甄家,东海糜家,也就是寥寥几家而已。
像袁氏四世三公,虽然手中也干一些商贾的买卖,但是,在袁氏他们的眼里,还是看不起工商业的。
士农工商是大汉的几个阶层,而商人是地位最底下的,所以,往往一些大商贾,在金钱上得到了满足之后,都会不折手断,投奔一个明主,只为了能够从商贾转变成为士人,也就是官吏。
当然了,就算是士人未必就是官吏,官吏也未必是士人,但是,两者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里,我们就不过多的介绍了。
到了这个时候,辰凌则是越来越发现,他的手下缺少人才,所以,辰凌给了太史慈一个任务,那就是让太史慈收拢人才。
至少,辰凌也让太史慈,把这些人才都先弄到黄县再说,至于,辰凌用什么方法来收服他们,辰凌自然有自己的办法。
不用问,自然就是辰凌小世界的强大,特殊的情况用特殊的办法。
辰凌他不是三国之人,也不是普通的穿越者,还需要,一步一步的走,另外,现在三国前期的人才,基本都是名花有主的,辰凌也不想跟他们费太多的心思!
总之一句话,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这就是辰凌的心态,也许只有能力大了之后,才会有俯视众生的心态。
虽然,辰凌他现在,不算是真正的强者,但是,以辰凌的能力,和他的地盘,在三国纵横天下,还真的不是问题。
黄县步入了正规,百姓们,得到了辰凌的救济,又在辰凌官府的政策之下,都有了良田,回家种地,此时也正是播种的季节。
当然了,黄县大大小小的田地,也都是被辰凌收到了官府的手里,从而统一调拨。
不过,说到底,辰凌他的政策再好,目前,他也是一直都是付出,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要不是辰凌在荣家和糜家,意外发现了大批的钱粮,辰凌也只有动用他自己的库存了。
一个月之后,黄县这才算是,一个运转正常,到处都是阳光气息的县城了。
城池虽然,还是在兵马严防死守的氛围中,晚上依然要紧闭城门,并且,处在了辰凌他宵禁的命令中。
但是,这里总算有了人的气息,有了生气,老百姓都是淳朴的,在辰凌良性政策的鼓励下和监督下,黄县三层的土地都已经播下了粮食种子,眼看春雨过后,小苗也是茁壮成长起来。
老百姓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从土里刨食吃的人,他们看见什么最高兴,自然是粮食长出来的时候,当然了,要是秋收就更加的高兴了。
这一天,辰凌总算忙完了手中的正事,也是伸了伸懒腰,缓解了一下自己的疲劳。
好在,辰凌他有阴阳诀护身,虽然,他这段时间,修炼的时间,明显减少了许多,但是,辰凌的修为,也是有那么一丝丝的提升,辰凌虽然辛苦,但是,他的面色还是很好的。
就在这个时候,辰凌就听见有脚步之声响起,时间不大,就见太史慈一身甲胄,从外面急冲冲的走了进来。
看见太史慈着急的模样,辰凌则是语气平稳的问道:“子义,发生了什么事情。”
太史慈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