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大明的工业革命>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处六署

工厂主们对于叫什么名字,没有太大的兴趣,也就精力过剩的兴安伯公子和一些将种子弟,念念不忘皇协社这个称谓。

工厂主们真正感兴趣的是接下来三处六署的任命,已经提前得到一些消息的工厂主们,对这些关乎银子的任命动了心思。

定下了工人协会的名称,朱舜继续道:“以后蒸汽工厂的匠人纺妇,统称为工人。”

“另外为了方便管理各个蒸汽工厂,建立自卫处、廉政处、战略处。”

“教育署、工业署、经济署、基建署、交通署、宣传署,合称三处六署管理制度。”

“自卫处,全称为工人自我保卫处,以团练乡勇的形式建立一支保卫蒸汽工厂的乡勇。”

大明各地的乡绅一直有组建团练乡勇的风气,尤其是沿海地带,为林御倭寇,往往各乡里的乡绅们筹集银子组建乡勇。

朝廷也鼓励乡绅们的这种行为,不花费一分银子,还抵御了倭寇,朝廷有时甚至强行下令让各地组建乡勇。

尤其是这两年,陕西、河南、两广各地到处都是流寇,朝廷巴不得乡绅们组建团练乡勇抵御流寇。

因为崇祯二年建奴入寇中原那件事,北直隶明显不安全了,不少北直隶的乡绅也开始组建乡勇,朱舜以组建乡勇的名义建立一支私军,倒不会引起朝廷的忌讳。

工厂主们都不傻,自卫处就是军权,该捐募给自卫处的银子,一点都不会少,但是这个自卫处的头子,工厂主们不会去争夺。

朱舜接下来的话,果然印证了他们的想法:“自卫处、廉政处、战略处,直属于会首,由我亲自担任。”

“关于自卫处和廉政处的具体事宜,稍后再议,现在宣布宋应升和曹文耀为战略处的成员。”

战略处具体是用来做什么的,工厂主们不太明白,兴安伯公子和新宁伯公子倒是知道战略两个字的含义。

再加上宋应升和曹文耀两饶才干,这个战略处未来应该是用来主导工人协会发展方向。

三处宣布结束,接下来就是工厂主们期待的六署了。

教育署按理应该给王徵,但他嘴损的性格实在不适合担任,朱舜也有更合适的人选:“教育署署长。”

完署长二字,战略处立即开始体现作用了,纠正了足以导致工人协会失败的错误。

曹文耀不温不火的道:“会首,署长在汉代是少府门下的官称,四百石,黄绶。”

“我等只是乡野的社,却用官称,恐怕犯了僭越。”

曹文耀的不温不火,工厂主们听的却是心惊肉跳,万一犯了僭越就是杀头的大罪。

朱舜知道大明规矩多,一不心就犯了忌讳,改口道:“叫做署令怎么样。”

曹文耀继续不温不火的道:“署令是大明坛和地坛常设的官职,依旧僭越。”

署长作为汉代的官职,不知道还情有可原,署令可是本朝的官职,这就不过去了。

工厂主们全都眼巴巴的看着朱舜,希望会首别再犯忌讳了。

署长、署令都不行,朱舜想了想,询问道:“署正怎么样。”

宋应升按住了准备继续不温不火的曹文耀,温和笑道:“署政确实可以,只不过这个政,要改成政令的政。”

工厂主们听到宋应升赞同了会首,松了一口气,他们可不想被不明不白的砍了脑袋。

敲定了三处六署的领导者称谓,朱舜出了署政的人选:“由宋应星担任署政。”

工厂主们全部看向了坐在最前排的王徵,在众人心里这个教育署的署政,应当给这位为蒸汽时代做出了很多贡献的王老爷子。

毕竟,不管是梳棉机,还是第二代蒸汽机,背后都有王老爷子的影子。

王徵心里却没有半点的芥蒂,他可没有官瘾,拿着一百两的月俸,没事喝喝酒,骂骂人,日子过的多自在。

猪油蒙了心才会没事找事的给自己要来一个署政,费心费力的去管理那帮子精力旺盛的子。

宋应星自从得到初中教材和高中教材,一直闷着头在京师大学堂的书楼,重新编撰《工开物》的书稿。

要不是朱舜强拉硬拽,他才不会走出那座这辈子死也死在里面的书楼。

听到教育署署政的任命,宋应星苦笑了一声,看来好日子到头了。

工厂主们看到王徵老脸上的乐呵,就忍不住想骂娘,现在宋应星也是一副吃了大亏的表情,真是忍不住骂娘了。

先不朱舜每年批给教育署的研究经费,就是以后谁家的子弟想要进入升学率更高的新式学堂,收钱都能收到手软。

咋的,还委屈你了不成。

宋应星担任了教育署的署政,张焘众望所归的成为了工业署的署政。

经济署,交通署,宣传署,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就先搁置在一边。

毕竟工人票号,蒸汽机车,金属雕版还没发明,任命了也是空架子。

基建署的重任,经过投票最终落在了李州桥头上。

虽然李州桥太过年轻,只是一个少年,但是除了他以外,没人懂怎么利用水泥建造厂房,工厂主们又都想着尽快建造新式厂房,就争先把票投给了李州桥。

成为了工人协会最年轻的一位署政。

周员外吕员外这些元老也不是没有捞到好处,宣传署下设的纺织协会,食品协会,都给了他们很大的职务提升。

三处六署的任命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具体职务的安排了。

朱舜点名了基建署署政李州桥: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处六署--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