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玄幻奇幻>诸天攻略计划>第二一三章 处理办法

我们都知道打仗自然少不了死人,在古代两国一开战都是几十万交战,死亡的人数自然也不在少数,那么自然问题就来了。

打完仗后死尸该怎么办处理,难道就他们让尸体在原地腐烂吗?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古人常见的处理的办法。

第一种,尸横遍野,无人问津。这场情况通常都发生在打仗输掉的一方,赢得一方通常都会让士兵把自己人的尸体抬回来,因为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士兵尸体暴尸荒野,成为飞禽走兽的食物。而失败的一方只能逃跑,根本顾不上自己士兵的尸体了。所以就会造成这种尸横遍野,无人问津的局面。

第二种,挖坑掩埋。这种情况一般都是胜利方做的,打了胜仗这个地方便属于他们了。谁也不想看到遍地尸体,然后任由他腐烂造成瘟疫吧所以胜利的一方自然会把尸体集中起来,挖一个巨大的坑一起埋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瘟疫,也算对死人的一种尊重吧。

第三种,火葬。古人火葬不像现在的人死后火葬,还专门送到殡仪馆搞个骨灰盒给你装起来。说白了古人火葬尸体就是懒得挖坑又怕产生瘟疫,于是就直接集中起来烧了,相对于挖坑火葬确实简单许多。但是古代一些重要的将领死掉,还是会很隆重的举行火葬,用来表示对他的尊敬。

第四种,充当军粮。这个就十分恶心了,不过却是真实存在的事,据历史书籍三国志中有一段记载,曹操当年由于没有军娘,只好用人肉当做军粮,连续吃了三天。能用死尸当军粮的,我想古今也就只有曹操能想出来了。

打扫战场这种事情一般都是获胜的一方才会去做的,失败的一方跑路还来不及,更不用说妥善处理同伴的尸体了。胜利一方的尸体自然会被好好安葬,甚至会被同伴带回家中交予亲属处理,魂归故里,马革裹尸是古代将士最理想的死法,但条件是你是胜利者。而失败一方的尸体怎么处理就要看胜利者的心情了。赶上好的给你挖个大坑都埋了,也算是入土为安,一旦遇上那种不以占领地盘为目的的军队,失败者的尸体就只能弃之荒野,任由野兽分食。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杜甫的兵车行所描写的真就是那种尸横遍野的凄惨景象。

还有更惨的一种处理尸体的方法,敌军的尸体直接就变成了获胜方的军粮,这种极其残忍灭绝人性的做法纵观历史也并不多见,但确实存在过。三国志魏书程昱传中就有过这么一段记载:“初,太祖(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曹军军粮断了,便把人肉作为军粮,吃了三日。古往今来,成王败寇,只有胜利者才有资格做出选择,失败的一方连自己的身后事都是没有自主权的。

火葬也普遍存在于古代的战场上,能够很好的避免尸体腐烂变质带来的瘟疫。

在伊利亚特对于特洛伊战争的记载中,就有关于双方协定休战各烧己方士兵的描述,可见火葬也是古代一种处理战后尸体的方法。火葬在古代多带有宗教色彩,人们相信火焰的力量能够净化人的灵魂,帮助死去的人早生极乐,或是上天堂。

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火葬,但当时的火葬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耻辱和刑罚,战后用火焚烧的也大多是敌人的尸体,以示对敌人的一种侮辱。

284年,燕军围攻齐国即墨,掘城外墓地,大烧死尸,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目十倍。可以看出来烈火焚尸对敌人的嘲讽效果是多么的大。东汉后,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印度僧人习惯火葬的习俗也随之传入。民间信奉佛教的信徒也逐渐采取火葬的入殓形式。

人类的发展历史始终离不开“战争”这个词,战争这个吞噬生命的恶魔自始至终伴随在人类身边,甚至一刻都不曾退却过。有战争的地方就会有死亡,由此想到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在古代战争结束后,人们是怎么处理尸体的?

1,挖个坑埋点土

在古代处理因战争死亡的士兵的尸体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面对成千上万腐臭的尸骸如何打扫战场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处理,除了会长期弥漫腐臭的气味,更可怕的是稍有不慎就会形成大规模的瘟疫、传染病,进而造成更多的伤亡。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变成了瘟疫肆虐的无人区,这恐怕是获胜方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打扫战场往往都是获胜方的活,对于如何处理战后战场上堆积如山的尸体,古人最为普遍的做法就是——埋。

一般担任打扫战场掩埋任务的多是战败一方的俘虏,挖一个超大的深坑,把所有的尸体全部扔进去,然后拿土一盖,万事大吉。这个方法后来演变成了连活人都一起埋了,就是所谓的坑杀,这种情形在历史上并不鲜见,战国时期秦军坑杀40万赵军,秦末秦军又被项羽坑杀了20万,都是著名的例子。这个方法应用之广,从全国各地出土的各种白骨坑、万人坑就能看得出来。比较著名的有长平之战遗址(现西高平),河南义马白骨坑。

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杀之。——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2,耀武扬威筑京观

在掩埋的基础上,古人还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处理尸体的方法——筑京观,它还有


状态提示:第二一三章 处理办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