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承德围棋故事>第一百二十六章、马少夺魁(6)

围棋传到欧洲的时间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是17世纪中叶。

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不少欧洲人都以为围棋是日本人发明的。

为了尽量免于灌水之讥,中国围棋古代史,就这么粗略录完。

里面有没有结论呢?既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说有的话很简单,都已经存在了最少两千多年的这个项目,缘何非要冠以“玩物丧志”的大帽子呢?

难道下围棋,或者任何下围棋的人,有什么无法容忍的过失吗?

当然没有!所谓的“玩物丧志”,大家也明白,无非就是,下围棋需要集中精力,耗时比较长,有可能、也很容易会耽误了正事!

这点小问题确实是存在的,任何人无法否认。但是,任何成年人,应该都能轻松克服这个小毛病。

万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下围棋当然不可能是例外。

而下围棋这个娱乐本身,对人们的益处其实是很多的;这里没必要自卖自夸,都是棋迷,略去不提。

自古以来,就招来“玩物丧志”之非议,实际上根本也是中国特色!

君不见,国际象棋在西方世界何等流行、何等光彩夺目?

有什么人,会对人们下国际象棋,有任何不好的看法?没有!!

君不见,桥牌在欧美何等流行,何等备受欢迎?

有什么人,会对人们玩桥牌,有任何不好的看法吗?也是没有!!!

凭什么,中国人下围棋,就是“玩物丧志”了呢?

然则,改为玩国际象棋,或者改为玩桥牌,就不“玩物丧志”了吗?

无论是不是,都是太荒谬!!!

“玩物丧志”之于下围棋,早就可以休矣!纯属扣帽子,乱联系。

这问题再展开讨论,很容易就会牵扯到更复杂得多的一些事。

长话短说,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功成名就,整个中国社会都无比崇尚奋发图强、光宗耀祖。

可以说,不勤奋的中国人,几乎不能算是典型的中国人。

于是乎,古代士大夫阶层对下围棋这种娱乐项目颇为反感,极力批判。

说实在的,中国这种情况,在全世界真的是绝无仅有的。很难说“玩物丧志”那种评价,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陈老总说,棋虽小道,品德最尊。盖棺论定,下围棋就是小道。

它有无数好处,都只是有益于个人修养,与国家、社会发展进步扯不上什么太多关联。

相反也一样,它绝对没可能会影响国家兴衰大势。

即使是个人命运,它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可能是决定性的。说到底,它只是一个游戏。

指责下围棋“玩物丧志”,说难听点,就像污蔑褒姒、妲己、陈圆圆等绝色佳人误了江山社稷一样无耻!毫无道理地委过于人。

实话实说,“歪果仁”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比起中国人,他们更放得开,更舍得娱乐、消费。

不会那么杞人忧天,未雨绸缪啥的更难得一见。

下围棋“玩物丧志”?怎么看都是一种焦虑症!

那意思是,任何人不可以不拼命努力,一丝一毫懈怠都不能有!下围棋,玩?那更是不可思议的罪过!

人就应该为了出人头地,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打住打住,趁着还没跑题太远,这个话题到此为止。

那论题,应该就是儒家其中一部分人的主张,太极端,一点都不中庸。

且说小严过去跟张游下棋,他很可能没想到,对上张游这等高手,他前半盘也有大把占优势的机会。

可惜,好杀成性的他并未能把握住这大好局面。

一局战罢,小严惜败。输了也没什么,完全可以再战吗。

可小严很不服气,直言这盘棋自己发挥不佳,其实是不应该输的。

本来张游并未想反驳,但见到对方提出,若如何如何,就赢了;小严那论调还是很偏颇,好像只是一招失误似的;忍不住就与之争辩一二。

小严顿时来了劲,非要证明自己的看法,拉着张游从某处开始重新复盘。

张游也是个倔强的主,小严输得有些冤这一点他是同意的;但他说的这样下,那还是不行的!

对方并没找到真正败因。

总以为强攻手法有点误差,换换就会奏效。张游就偏要告诉他,那是行不通的!

二人就此,一口气一路摆了百来手棋;小严那想法,确实还是白费。

可小严依旧不甘心,又琢磨另一种走法;换招再试,张游还是奉陪到底。

李铁如刚才过来看他们俩下棋,看到一半被别人拉走下棋;下完后,再过来看。看了一会非常吃惊,原来这俩,复盘居然用去了接近俩小时,关键是还没争吵结束呢!

小严很好玩,那意思就是想要求“复盘胜”;张游更好玩,死活不允许!一对死犟眼子。

时间就那么白白浪费,何不用来多下两盘棋呢?

这事证明了,小严境界确实是还有欠缺。

他总是想毕其功于一役,中盘击溃对方;极少愿意跟对手下后半盘磨官子。

他与张游的第一盘棋,本来就是优势棋;自然而然转入后半盘收束,正常来说,他胜面是比较大的。但他自己就没什么信心。

他与李铁如对练那么久也是这样,绝大多数棋前半盘若奠定了胜利也就胜了,不然基本就会输。

那天逆转胜李铁如,是几年里绝无仅有的一次例外。

他不会数目,但通过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六章、马少夺魁(6)--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