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承德围棋故事>第三百三十六章、冲击3段(8)

战后日本也很穷,但到了六七十年代,不经意的就发了大财,遍地黄金。

人有了钱,气就粗了,腰杆子就硬了,多少会有点自我意识膨胀;看待别的国家时便不免会有点俯视的心态。

美国人也向我们借钱,穷的很,也不过是农民嘛。

亚洲各国,在这个时候,自然难以得到其尊重。

而此时,依田纪基敢于正视历史,直面祖辈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这需要强烈的道德感,其对内心的拷问是令人痛苦的。在南京,依田的举动像条真正的汉子,令人钦佩,值得所有的日本人学习。

1988年第4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一个年仅22岁的七段棋手出任日本先锋,他先是速胜俞斌和陈临新,随后逆转王群,半目拿下刘小光,接着又击败江铸久和马晓春,连胜6场杀至中国主帅聂卫平面前。

棋坛盛传的“一道白光“就是在那时闪现的,大多数中国棋迷知道“依田纪基“这个名字差不多就是在这一年。

实际上,依田纪基的“成名作“始于1981年,当时已经在棋界小有名气的曹大元到日本参加一次围棋快棋赛。

然而,曹大却败给了一个当时只有15岁的少年,这个脑袋比别人明显大出一圈儿的小家伙正是依田纪基。

随后,终身名誉棋圣藤泽秀行看中了他,老先生把自己的儿子藤泽一就和依田纪基与小松英树等少年棋手召集在一起,组成新秀研究会。

从1981年到1984年,藤泽先生每年都要自费组织他们来到中国交流棋艺,这就是后来尽人皆知的“秀行军团“,依田纪基由于成绩突出也因此成了军团的骨干力量。

而中日围棋擂台赛经历了十二年时间,举办了十一届,最后是中国以7:4的比分取得了胜利;早在九六年五月,就已经彻底告终了。

其中,日本依田纪基与中国的后起之秀常昊,分别扮演了双方后来居上的主力。

上面这些主要是强调,下围棋是属于“棋盘上的战争”的典型代表。

承德市的千禧年围棋职工赛,参加比赛的人数已经不满百人了;轮次依旧与九九年一样,缩减到了九轮。

李铁如第一轮,胜了一位围场县姓高的棋友;过程也非常吃力,随后没精打采的他就忘了这件事。

第二轮,对上了承德县的棋友黄恩学;九七年,在江老师家里见到过一次,那次老黄与老孟下了两盘棋,都输了。

虽然输了,老黄显然并不畏惧老孟,只不过实力方面还是略有差距。

老黄与李铁如这是比赛里面第一次对阵,双方都没有剑拔弩张,对局气氛挺友好。

实际上李铁如最喜欢这样状态的对局。

比赛中,俩人都拿出了各自的本领,对局质量可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

老黄瘦高个,长方脸,总笑眯眯的,一副精明商人相。

从开局到中盘,形势一直咬得比较紧;进入后半盘,老黄逐渐占据了一定上风。

李铁如精神有些不济,招法慢慢散乱起来。

接近小官子时,李铁如仔细判断一下形势,认为对方的黑棋,已经盘面领先十四目上下了;于是就认输了。

老黄不知道是不是客气,还疑问地问李铁如道,感觉差不多呀,为什么那么早就认输了?

李铁如也就与对方随便探讨一下,后面的变化;实际上,白棋完全没必要继续下去了。

第三轮,李铁如找到自己的位置;看到对手的名字是“刘善德”,居然也是承德县棋友。

他挺高兴,从没有听到过这个名字,估计这一局会容易些。

其实,这种心理本身就明显弱势的表现;自信心非常强的人,绝不会那么在意对手是谁的。

不一会,过来了一位黑脸矮壮的棋友,坐到了对面。

二人互相问候两句,对方显然知道李铁如,很客气地说,这盘棋要向高手好好学习学习。

李铁如谦虚两句。

几分钟后,承德县老吴过来了,刘善德拉住他说:“我丢钱了!”

老吴大惊:“怎么闹的,丢了多少?”

老刘假装不在意:“不多,才二百多;昨晚喝多了,不知道啥时候丢的,也不知道丢哪里了。”

老吴摇头叹气:“哎,你真是的;下次喝酒可别那样了,一到后来你就抢酒,拦都拦不住。”

俩人絮絮叨叨地又议论了许久,李铁如心里却想的挺偏的,觉得他们真有钱。

他们刚刚涨了一次工资,每月一共能挣八百四十元了;不过家庭负担比较重,李铁如的“零花钱”依旧很少。

幸亏他本来就不吸烟、不怎么喝酒,自己开销不大。

其实,刘善德肯定也很后悔很心疼,不然没必要跟朋友“诉苦”。

他们远路而来前来参加比赛,本身花销就不小,而且基本上是难以得到什么像样的成绩。

说实在的,他们这些“不入流”棋手们,坚持参加比赛,绝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这一局李铁如执黑,获胜过程也很不轻松。

其实,主要还是他心理方面有些问题;他总是有些“拈轻怕重”,实际上他如果总是能够干劲十足的话,他的成绩就能够提高许多。

但是,他的精力、体力的局限是客观事实,无法回避更无法弥补。

刘善德也很善战,不过棋力确实不高;基本上都是到处搞破坏性质的战斗,不仅无理而且经常得不偿失。

最后,李铁如仔细数了几次,认定自己黑棋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六章、冲击3段(8)--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