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巅峰权臣>第183章 恼火事
不要看太子年少,可是皇家出来的子弟,没有差的,加之姬仁皝是皇上亲自教育出来的,眼光、见识都不同一般,太子是中书令,所以周世平很多的事情都和太子商议,只要中书省、尚书省统一了意见,门下省一般是不会提出什么异议的,周世平注意发挥尚书省几个主要官员的积极性,尚书左右仆射、尚书左右丞,都被赋予重任,左右仆射就不说了,尚书右丞蒋松华,尚书左丞蒋义宏都是周世平身边的人,自然要替周世平分担责任。

1月28日,腊月二十,贵妃娘娘李婉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密密麻麻有20多人,都是李婉家族的人,贵妃娘娘什么都没有说,条子是通过宫中的太监传出来的。

周世平明白,贵妃娘娘这是在替家族中的人谋出路。

自从皇上不过问5品以下官吏之任命,将主要精力放在3品以上官员的事情传出来后,周世平便陷入了众人的包围中,因为大周官吏之缺口数大了,亲王、大臣等等,递条子、口头招呼的,多不胜数,周世平总是能够想到好的办法应付。比如说,亲王举荐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其余的大臣,则根据职务大小,予以考虑。

周世平这亦是无奈之举,生活在如今的朝代,总是有很多的人情世故,绝对的清廉正派是做不到的,亦行不通。大周官吏的待遇很好,所以,有才能的人都愿意做官,周世平把握了一条,就是举荐之人,一定要通过考核,然后决定委派做什么官,这些具体的事情,便由尚书左右仆射、尚书左右丞具体负责。

实际上,亲王、大臣举荐之人,大都是有本事的人,周世平听了左右仆射和左右丞的禀报,曾经亲自考证过一个准备担任知县的才子,此人40岁左右,长期在京城担任8品、9品的吏员,眼界开阔,熟悉县、州之政务,而且,担任知县后,短期内取得了成效。

最为难的是周家举荐之人和贵妃娘娘举荐之人。

柳夫人到京城后,很快适应了京城的环境,加之周家如今的地位非同一般,家主周元凯是太子少师、户部尚书,周世平是太子太傅,尚书令,周宗平是大理寺卿,周延平是定远将军,就是周家的女婿,宋国章是京城辉州通判,杜聪云是吏部主事,据说很快便要出任吏部郎中,柳夫人心里便有些不平衡了,周述平、周归平亦是周家子弟,如今还是跟着穆家做生意,柳夫人很不满意,于是,趁着空闲时间,向周世平表示了这层意思,柳夫人清楚,要周述平、周归平出任大周官员,不过是周世平一句话的事情,而且,如今的形势不同了,周述平、周归平就是出任知县,亦没有人敢欺负了。

周世平担心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周述平、周延平经过几年的磨砺,各方面都比原来强很多了,可是,如今周家太显赫了,两人性格上的弱点是无法杜绝的,若是要两人做什么8品、9品的从属官吏,柳夫人肯定不会答应,可是,要两人去主政一方,做知县,周世平还真有些不敢,要是两人再捅娄子,情况不会向以前,很快出来,时间长了,捅了补不上的窟窿,周世平也不敢打包票。

偏偏父亲周元凯亦有这层意思,周述平、周归平总是跟着穆家做生意,不是长久之计,而且有损周家的形象,周家庄的子弟中,庶出的大都是朝廷官吏了,可是,两个嫡出子弟,又是周元坤的儿子,这样摆着,不是事情。

于是,李婉举荐的20多人和周述平、周归平的事情便成为周世平最为焦虑的事情了。

贵妃娘娘李婉举荐的20多人情况不同,这些人全部在朝廷中为官,最大的不过是7品知县,不少是从9品的县尉,周世平明白李婉的意思,就是要提拔这些人,地方多的是,收复的大夏6省,缺乏很多的主官,包括知州、知县,可周世平不敢乱来,这些地方属于敏感地带,必须要能力出众的官员前往,才能够短期内治理好,偏偏李婉举荐的,都是她家族中人,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哪里会真正署理政务,可是,贵妃娘娘举荐的人,不理睬亦不好,周世平还有任务,要劝谏贵妃娘娘,若是做的太过了,对李婉有很不好的影响。

周世平将意见告知了蒋松华、蒋义宏,由他们去处理,应该说,蒋松华替周世平想了很多的办法,如今的蒋松华,比原来苦多了。

几日后,蒋松华、蒋义宏拿出了意见,贵妃娘娘李婉举荐之人,大都升官了,不过,很多都是到了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地位尊贵,没有什么具体事物,而周述平、周归平则安排到了尚书省,出任尚书都事,直接归两人管辖。

坤元20年的春节,因为大周龙武军尚在外征战,所以皇上下旨,停止所有庆贺活动,官员休沐3日,都督府、户部官吏不准休沐,还要时刻准备前方将士的粮草,沿途各省、州、县亦是高度紧张,如今征战进入了关键时刻,若是在粮草供给上出了问题,谁都吃罪不起。

周世平从岳丈大人和果亲王的来信中,知晓大夏已经守不住夔州了,龙武军之所以迟迟不进攻,一来不愿意生灵涂炭,二来不愿意破坏夔州之建筑,夔州在中原还是很有名气的。周世平暗暗佩服岳丈大人之决断,就是剿灭大夏了,将来史书上的记载会有很大不同,若是一味杀戮,评价可想而知,如今,大周粮草充足,尚可支撑,何必要大开杀戒。

周世平给岳丈大人和果亲王所回的信中,念念不忘提及一件事情,那就


状态提示:第183章 恼火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