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巅峰权臣>第214章 水师
仁皝求之不得,几年的发展,大周已经显露出霸主之气,姬仁皝早就想着征战天下,父皇统一了中原,他便想着开疆裂土了。

周世平启奏皇上,准备于坤元5年8月开始巡视粤州、海州、琼州,计划历时1个月,充分掌握各地实情,为海上征战做准备。姬仁皝毫不犹疑批准了。

周世平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他是穿越之人,前世的所有事情对其有着刻骨铭心的影响,比如说绝不打无准备、无后援之战,无论如何得志、如何大权在握,也不猖狂,不仗势欺人,善待他人等等,但是长时间手握重权,周世平也有了很多的改变,这也怪不得,前世的周世平不过是个小职员,哪里有过高处不胜寒的体会,如今的周世平,从不轻易表态,喜欢的、看重的人,想方设法让其到关键的、重要的职位上,不喜欢、看不顺眼的,基本上不予理睬,也不管对方如何有德有才。

周世平一直认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永远不会平起平坐,无论是哪朝哪代,统治者总是要为自己的阶层服务,一定的时期,需要夺取政权时,会作出一些让步,一旦政权稳固了,本来面目便会慢慢,这也不奇怪,人大都是自私的,谁都想过好日子,谁都想支配别人,更愿意别人为自己服务,这中间的区别在于,有的掌权者了解人民的疾苦,自己享受的同时,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所以得到人民的拥护,政权稳固,有的统治者只顾自己享乐,忘记了是人民在养活他,对人民的疾苦不闻不问,最终导致垮台。

周世平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周世平充分相信,大周的官吏,很难有家财超过他的,但这并不会引起大臣、百姓的痛恨,至于基层的小贿赂、小享受,周世平不会过问,若是要求所有官吏都做清官,都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周朝廷恐怕也就走到尽头了,可能有那么几个人愿意这样做,但绝大多数的人不会这么做,若是一味要追求这种极乐境界,日后只会成为笑谈,周世平不会做自欺欺人的事情。

对于军队,周世平历来看法不同,军中要有信仰,要有绝对的权威,这样的军队才可以所向无敌、征战天下,凡到军中任职的将军,必须要有和士兵同甘共苦的思想,哪怕是装也要装好,军中必须赏罚分明,要培养出一支不怕死、勇往直前的军队,军队要置于朝廷的绝对控制之下。

周世平一直琢磨着大周的未来,大周的繁荣是昙花一现,还是长期保持,这些都不是自己一个人可以左右的,以前看的书,蒙骗人的地方太多了,只要有人存在,就有斗争、就有尔虞我诈、就有贪污腐败,人是服权势的,自己大权在握,没有人敢轻易违背自己的意愿。周世平现在不愿意轻易认输了,长期的一言九鼎,使他体会到了权力的重要,周世平最大的优点是对自己的优缺点看得很清楚:自己不够心狠手辣,没有突出的能力和本事,但作为穿越者,对一切都不在乎,不拘泥于古训,不在乎世人的评说,所有事情只注重结果,不管过程,处理事情、启用新人都是遵循这个标准,幸运的是这些年天下分裂,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一切都是为了统一。

人要有信仰,要有精神,但是统治者不能被这些自己立起来的东西所束缚,譬如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就得不偿失了,命都丢了,其他什么都是扯淡。周世平前世本来就是做了长时间的拼搏,经历了诸多的痛快折磨,终有所悟,故将一切都看得很现实。前世很多先进的理念是朱思瑜的安身立命之本,现在有机会将胸中所思所悟展现出来,首先是为了自己,其次是为了自己所属的阶层享受,最后是为了百姓能够过稍好一些的日子。周世平不会允许自己失败,他没有准备改变世界的野心,也不去想什么主义,历史的发展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周世平只是想着如何能够完成眼前的一个个目标,或许这些目标达到了,将来总会有人记起这么一段时间的。

基于这些想法,周世平一定要参加水师的征战。

开平5年8月20日,周世平离开京城,赶赴粤州。

谭振以及得知周世平前来视察的消息,水师官兵长达半年的训练,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效,其中,不合格的3000多军士,已经转为后勤部队,负责每天为水师官兵服务,当然,征战开始后,谭振准备让这些军士回到陆军部队中去。这些军士,不过是不能习惯海上的气候罢了,体质还是不错的。

周世平到水师视察,谭振求之不得,正好请示,处理这些军士的问题。

周世平没有想到,抵达水师后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如何处理不合格的军士。看着谭振那纯朴中带着狡诈的神色,周世平毫不客气顶回去了。

“兵部处理这些事情,有什么意见,直接禀报兵部,我不管这些小事情,我到水师来,只关心一件事情,水师官兵训练如何,能否开始征战。”

“禀报大人,水师官兵经过许多时日的训练,完全可以适应征战了。”

“是吗,谭将军,区区半年的训练,你就夸下如此的海口,真的可以征战了吗?”

“周大人,军中无戏言,末将绝对不管随口胡说,如今,水师官兵气势高扬,都想着报效朝廷。”

“好,谭振,依你之见,水师这第一战,选择哪里好啊?”

“周大人,末将以为,这附近有倭国、高丽、琉球,相对来说,倭国距


状态提示:第214章 水师--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