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巅峰权臣>第225章 针锋相对 1

大周早朝时辰为卯时,周世平府距离皇宫约有半个时辰的路途。周世平赶到宫门时,依旧见到上次的情形,此时是酷暑时节,天已经微亮,众官员站在宫门外。

宫门打开后,亲王、丞相坐着轿子到了大殿,其余官员都是步行。

大殿外,自有通事舍人引导官员就列,众官员依次入殿。

“皇上有旨:宣太傅、尚书令周世平,门下侍郎宗亲王,中书侍郎穆仁舟,中书侍郎刘礼云、吏部尚书朱乾慧,户部尚书吴天宇,御史大夫贾海,入内殿觐见,其余大臣大殿等候。”

“臣领旨谢恩。”

马公公带着7人进入内殿,皇上坐在台案之后,其他人都看着周世平,周世平赶忙跪下,其余人也跟着跪下。

“臣周世平领诸位大臣参见皇上。”

“平身。”

“谢皇上。”

“周大人,你是本朝太傅、尚书省尚书令,责任重大,这么多年来,勤勤恳恳,署理政务,着实辛苦,朕望你继续坚持,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臣遵旨。”

“来日,给诸位大人看座。”

“皇上,政事堂集议诸事,禀皇上示下:一、护国大将军贵亲王,帅军击敌,斩首1700余,政事堂集议赏白银两,明诏嘉奖;二、户部右侍郎赵明辉贪赃枉法,经查实,其于开平9年4月、6月,收取广宁县令刘元黄金400两,致刘元获同进士出身,并任庆源县尉,后任广宁县令,政事堂集议,罢黜赵明辉户部右侍郎职衔,交大理寺勘察,罢黜刘元广宁县令职衔,押送进京,交大理寺严审;三、郴州城7月27日,百姓****,损失惨重,刺史黄玉衡难辞其咎,政事堂集议,着罢去刺史之职,发配施恩;四、襄临州刺史韩惠,致流民入城,城中秩序大乱,百姓不得安宁,政事堂集议,着降任广宁县县令,戴罪立功。”宗亲王说完便坐下了,如老僧入定。

“既是政事堂集议,周大人可有意见?”姬仁皝略微皱眉。

“禀皇上,臣无异议。”

“既如此,就照办吧。”

“遵旨。”众人同时起身。

“诸位大臣还有何事?”

“皇上,臣有本奏。”御史大夫贾海站起来。

“说吧。”

“臣弹劾护国大将军谭振,谭振身为龙武军后军统领,驻守京城西台大营,理应做好守卫,不请圣旨,不得参与朝政,然谭振巡视大营期间,擅自过问州、县政务,其行为有亏,皇上应予训斥。”

周世平瞬间紧张起来,这是什么意思,分明对着自己来的,谭振和自己的关系,满朝皆知,而且,谭振战功赫赫,是什么人在背后纵,谭振身为后军统领,过问防区的政务,这样的小事情,是谁弄得清清楚楚,在自己猝不及防的情况下,突然挑出来,他们想干什么?

“周大人可有什么话说?”姬仁皝脸上毫无表情,他比谁都清楚今日所奏之事的蹊跷。

周世平的大脑急速飞转,与贾海争论吗,显然不行,恐怕幕后之人就是企盼这样的结果,同意贾海的意见吗,更不可能,这不是训斥谭振,而是训斥他周世平,再说,他身为太傅、尚书令,如果在关键时刻不能保护手下的人,日后传出去,还有谁会跟着自己干。今日皇上和朝中重臣都在这里,皇上显然是看自己怎么应付,这话必须说好。

“皇上,贾大人所言俱是属实,不过其中另有缘由。”

“说吧。”姬人皝看着朱思瑜,目光中有一丝紧张。

“皇上,臣这些年担任尚书省尚书令,无时无刻不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处理政务时,总想着熟悉所有事宜,奈何州、县官吏畏惧臣之身份,见面之时,莫不是曲意逢迎,将政务说得花团锦簇,臣颇为心疑,却也不便点破。臣独自沉思,既身负皇恩,岂能不尽心竭力,如今天下一统,大周更需励精图治,以图万万年,臣若是不能掌握实情,有负皇恩。故臣令护国大将军谭振微服私访,掌握实情,更好护卫京城,并严令其不准扰民、不准仗势欺人,务必掌握官吏行、百姓疾苦,为臣日后持政务之参考,故不便请旨,此乃臣之疏忽,望皇上恕罪。”

“原来是这样,贾爱卿可还有话说?”

“皇上,臣无话可说。”

“周大人署理尚书省,能日日自省,朕心甚慰,谭振之事出有因,本意是掌握京畿之实情,本无过错,朝中大臣出访巡视,若是事事请旨,岂不是要朕时时跟随。”姬仁皝用不满的眼光扫了贾海一眼。

“周大人乃是朝廷太傅、尚书令,职责所在,所虑皆朝中大事,日后诸位大臣要竭力辅佐,政事堂集议皆朝廷军政要务,故诸位大臣要勤勤恳恳,用心署理政务,不可懈怠,我大周正是强盛之时,各位大臣更需时时警惕。”

“臣谨遵圣旨。”

“今日就到此,跪安吧。”

周世平满腹心事,皇上表面上毫无疑问是支持自己的,可皇上为什么这么做,究竟是什么心思。尤其是贾海,满朝皆知,贾海深得皇上信任,在这样的场合,公开弹劾大将军,谁给他的胆子。周世平不禁想到了一个结果,他打了一个冷颤,看来,自此以后,朝廷、或者说周家将进入多事之秋了。

周世平心里暗暗怒骂,真他倒霉,低调、谨慎,换来这样的结果,自己已经撞进一张大网,看不到出口在哪里。

尚书省距离皇宫不远,周世平在宫里吃饭后,到尚书省点卯。

尚书


状态提示:第225章 针锋相对 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