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昱率领着集结完毕的两万兵力出发了。詹宁、卜敬、禾芈峰、禾瓜轩和禾列疆分别率领本部。
大军浩浩荡荡直奔下石西州。
黄福作为经验老道的武将,手下的斥候并不是白吃饭的,很快就侦查到了这只部队。
黄福接到情报后,眉头一皱,从兵力来看,对方两万人,前来攻打下石西州,己方只有区区一万人。剔除老弱病残,能够上阵杀敌,有作战能力的官兵,也就八千多人。
对于守住下石西州,黄福只有三、四成把握。
于是,他决定向土司大人求援。
黄福求援的信件紧急送到了黄天渠那里。
黄天渠看了黄福的求援信。内心的震撼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黄天渠甄盛刚刚率领黄家军攻打上石西县。这个陈昱竟然就选择攻打下石西州。而且还是两万人的大军。他哪里来的那些兵力。
可是,黄福既然求援,那么自己不能无动于衷,只能是选择派兵增援了。
因为黄福作为自己的嫡系将领,为人成熟稳重,作战也是稳扎稳打型选手。
他既然选择了求援,这就说明形势很不乐观。
以黄天渠对黄福的了解,哪怕有六七成把握,他也不会求援的。
至于号称一万人的下石西州,里面有些混军饷的黄家旁支,根本不具备作战能力,这也是黄天渠知道的。他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
想到这里,黄天渠当即决定,命驻扎在西郊的王铜山的两万兵马增援下石西州。
王铜山接到命令后,笑着对身旁的将领说道:“大家来看看。这个黄福还有今天。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还有我率军救援他的时候。等见了面,我倒要看看他能说什么?”
指挥使佟炳坤附和道:“我现在想想这个场面。那叫一个尴尬呀。”
王铜山说道:“尴尬算什么。到时候,我一定要趁机说他几句。也让他知道一下,不只他黄福能打仗,我王铜山也是一员猛将,而且是支援你黄福的猛将。”
王铜山与黄福都是思明府四大名将之一。二人谁也不服谁,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原来二人各率一支军队镇守思明城。可是二人低头不见抬头见,难免发生口角,甚至是大打出手。
黄天渠没办法,就把黄福下放到下石西州,目的就是将二人分开。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的矛盾会渐渐淡了下来。
此次增援黄福,黄天渠之所以安排王铜山,也是迫不得已的。
同为思明府四大名将的刘春霖负责镇守思明府的北大门,根本无法抽调他。而另一位名将赵世龙突发疾病,卧床不起。
弟弟黄天道又率军进攻上石西县。
除了这几位之外,再往下的那些二流将军,担任先锋,配合整体作战尚可,还未到运筹帷幄,独当一面的境界。
他特意命人口头通知王铜山,放下个人矛盾,全力守住下石西州。
王铜山这才稍微收敛了一些,但是内心仍然忘不了见了面,恶心一下黄福。
不是王铜山心眼小,而是双方的矛盾实在是太深了。
黄福送出去求援信后,长舒了一口气,然后开始准备城池防守战。
那些上不了台面的士兵,黄福安排他们运送武器、运送伤员。这些工作他们还是能够承担起来的。
由于陈昱的大军是自西而来,于是黄福亲率两千五百人镇守西门。其余三门则各分配一千五百人。剩余一千多人作为预备队,根据各城门的战况,进行增援。
据探子来报,陈昱的大军还有将近两日的路程。随着双方斥候的相遇,这种斥候之间的遭遇战就成为了每日的主流战斗。
双方互有死伤,但是以下石西州方面损失大一些。
原来陈昱军队的斥候,那都是他的贴身卫队成员临时担任的。
这种斥候工作,也是贴身卫队的必修课之一。
不出意外,明日陈昱的大军就要兵临城下了。傍晚时分,黄福带着亲兵,陆续查看了四门,以及城内的巡逻部队。对于发现的问题,也安排人立刻加以改正。
黄福看着准备差不多的守备情况,就返回了住处。他打算明日一早再做一番动员,给大家提提士气,起码要坚持到援军的到来。
他知道,黄天渠会派遣援军增援下石西州的。
半夜,原本睡意很少的黄福被喊杀声所震醒。他第一反应就是陈昱的大军夜袭上石西州。急忙穿衣起来。
这个时候,门外的亲兵来报,北城门出现敌军,人数大约是两千人左右。双方正在激战。
黄福听了,神情稍微缓了缓,区区两千人,自己的这一千五百人占据地利的优势,坚持一段时间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自己的兵,自己是知道的。但是作为下石西州的镇守将军,自然不能不出现在北城门。
当黄福率领着卫队前往北城门的途中,依稀在喊杀声当中,传来的枪声。
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是陈昱贴身卫队所独有的火枪。
当时前来思明府交割两个州的陈昱属下,就配备这种火枪。好像名叫燧发枪。至于为什么叫这么个名字,黄福并不知道。
但是,作为一个有远见的将军,黄福知道这种枪威力巨大,能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比起刀枪、弓箭这些武器,杀伤力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因此,黄福先后三次派人到上石西县,希望能够搞到一支燧发枪。再高薪聘请工匠研究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