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悠闲的穿越>第六十三章 蜡烛的构想

余夏因为发现铁矿之后,第一时间去了鸠鹚城然后找到了李葳蕤,希望李葳蕤可以找到相关人员帮自己去查看一下。

李葳蕤很给力,很快就帮余夏找到了一位专业人士去探查了那个地方到底有没有铁矿脉,等探查完之后发现,大青山盐矿的附近确实存在一条很大的铁矿脉。

余夏很开心,不过,为了掩饰自己的开心,余夏找到了大司马林承佑,说要将那条铁矿脉卖给他,但是林承佑则是一个荒唐。

因为他才不会要那条铁矿脉,要知道,晋国有大量的铁矿脉,铁矿不知道有多少,他要铁矿脉干什么,留着吃呀。

这个回答让余夏惊喜不已,这样一来,铁矿脉就可以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只是,铁矿脉是找到了,但是现在余家却拿不出银子来发掘了,因为现在余家的收支基本上是平衡的,都是在维持着落樱台的正常运转,可以说一分多余的银子都没有。

没有银子,谁来给你挖铁矿,没有银子,谁能请来铁匠炼铁。

所谓一文钱是难倒英雄汉,余夏也是苦涩了起来,所以这段时间,余夏一直待在家中苦苦的寻找着另外的生钱之道。

这个时候的余夏无比的希望盐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知道,余夏制作出来的一百万斤细盐,350文一斤,上市不到三天,就受到了全晋国的热捧。

所有百姓都开始不买渤王的海盐,改买朝廷出手的细盐。

也就花了不到五天的时间,一百万斤细盐全部被卖出,李皓月疯狂收入三十五万两白银,这不,李皓月已经下了三道旨意,让余夏加大生产。

不过,余夏的人手就这么多,你朝廷还一毛不拔,余夏并没有理睬李皓月的旨意,现在余夏就是光脚不怕穿鞋的。

大不了就是将自己弄死,而弄死自己,你李皓月也不会再有银子了,这是尝到甜头的李皓月所舍不得的。

余夏就是抓住这一点,才敢如此放肆,毕竟李皓月空手套白狼也实在是太无耻了,也有一点理亏,被余夏无视,李皓月也不好出手,只能派人去催,而派的那个人就是那位姓周的男人。

只是没有就是没有,你再催都没有,就是这么一些人手,你催也没有用,余夏现在真的是烦着呢,自己明明很缺钱,但是自己制作的东西大卖了,却拿不到钱,这叫什么荒唐事。

所以余夏很不爽,谁来也没有用。

...........................

夜晚...落樱台,余夏的房间。

幽幽的油灯被点了起来,在电灯发明以前,人们是几乎没有夜生活的。太阳一落山世界就变得乌漆墨黑,室外还可能有朦胧的月光,室内就真的是伸手不见五指了...那时候窗户没有玻璃,微弱的月光和星光根本传不进室内。

当然可以生火照明,点个火把什么的,可是夏天就遭罪了,会很热,而且黑烟会把房顶都熏黑,很多人不喜欢。

油灯是古代所通用的一种照明手段,灯油的材料一般是有许多缺点的动物油脂,这是平民百姓也可以用的,而且不贵。灯油依靠燃烧液体脂肪发光。由三部分组成:承油容器、油和导油的捻子(灯芯)。

容器一般为金属或陶瓷等耐热材料制作,形状很多,最简单的是用一个小钵加上油和捻子制成的灯盏。

捻子类似蜡烛的芯,为多孔的纤维质地,通过毛细作用吸油,本身则燃烧得很慢。

那个时候虽然也已经有蜡烛了,不过,那是有钱人可以选择的照明,因为古代蜡烛可以算是一种奢侈品,要知道蜡烛是用蜂蜡或者虫蜡做的,得之不易。

就算是余夏也没有奢侈的到用那种蜡烛,一根蜡烛要一两银子,这可不是烧蜡,那是在烧银子呀。

就连油灯用起来,余夏还用的是省油灯,就是在装油的浅盘下装了水,别小看这点儿水,它能够降低灯盏的温度,减少灯油的挥发。

原理很简单,灯芯燃烧产生热量,慢慢把灯盏也烧热了,灯盏好几十度甚至上百度的温度,相当于在煮里面的油,油的挥发不就加快了吗?可是有了下面那些水,水蒸发就会达到降温的效果,而且我们都知道水的沸点比油低,你只要持续添水,就能节约宝贵的灯油。

此时的余夏则是在一直看着油灯,因为他终于想到一个来银子的生意了,就是制作蜡烛呀,因为余夏看了张志的u盘,在肥皂的后面还有一个隐藏的概括。

蜡烛其实是用肥皂完善的,1809年6月至7月间,法国化学家米歇尔·欧仁·舍夫勒尔收到一家纺织厂的来信,请他分析、确定他们寄来的一个软皂样品的成份。

经过大量实验,他第一次发现了这样的事实,用强碱把油脂皂化,再把得到的肥皂用盐酸分解,担取出硬脂酸。这是一种白色物质,手摸着有油腻感,用它制成的蜡烛质地很软,价钱更加便宜。

余夏看到这个信息之后,真的是太高兴了,如果可以制作蜡烛的话,那一定会引起大的采购的。

“公子...为什么总看着油灯呀,是灯不够亮吗?”

就在余夏一直看着油灯的时候,余裳儿拿着东西走了进来。

回头看了一下余裳儿,余夏笑着问道:“裳儿...蜡烛好不好?”

“蜡烛...?”余裳儿想了一下道:“我不知道,因为我没有见过,不过,听一些人说过,他们说蜡烛用起来没有油烟,不但干净,还有好闻的香气。

就是不知


状态提示:第六十三章 蜡烛的构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