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开元4316年>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丰收

经过快马加鞭的赶路,黎安明一行终于在七月二十日回到了遵义。

回到家,黎安明还未来得及休息,就被父亲黎文海叫去了书房密室——因为父子二人的对话事关重大,在黎安明和黎文海第一次深聊后,黎文海便在自己的书房建了一个密室。

“你这么急着赶回来,看来是京城里的那位快不行了吧?”黎文海坐在书桌后面的椅子上沉默了良久才开口问道。

黎安明也不隐瞒,直接抱拳回道“回父亲,据孩儿在昏睡中所见,明日便是”

没等黎安明说完,黎文海便伸手打断了他,道“唉,看来西南是真的要乱了。”

“父亲可有收到什么消息?”见状,黎安明颇为好奇的问道。

黎文海递过一张信纸,说道“为父接到消息,永宁的奢氏、水西的安氏、水东的宋氏皆是接着援辽的借口,在大规模的招兵买马,可惜的是朝廷却看不见。”

听到黎文海的话,再看了看手中的信件,黎安明顿时了然了,果然,这西南叛乱真的提前一年爆发了。

“父亲不必介怀,我们该做的已经做了,像那些流官那样剥削下去,这西南迟早要乱。”黎安明见父亲黎文海有些担忧的样子,便开口劝慰道。

“东番岛的事情安排妥当了?”黎文海摇了摇头问道。

黎安明笑了笑回道“现在已经基本站住脚了,最多用不了两年,东番岛就完全被我们家控制在手中。”

“这样也好,就是事有不逮,家里人也好有个退路。”黎文海闻言点了点头道。从这一点上来说,黎安明和黎文海还真像两父子。

“退路方面不用担心,孩儿早就安排好了,现在我们静待事情发展就好了。”黎安明笑了笑说道。

黎文海倒是很赞同的点了点头,道“也罢,这段时间咱们就装着什么都不知道吧,这粮食不是快收获了吗?咱们就专心扑在粮食问题上吧。”

顿了顿,黎文海继续说道“对了,据军民府上下官员的预计,今年的水稻产量比往年要高了不少,这一切都是你的功劳。”

“孩儿不敢当,这些都是农业部于启晨他们的功劳,孩儿不过是动了动嘴皮子。”黎安明闻言连忙谦虚的说道。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黎安明一心扑在了武器制造和军队训练上,自从被黎安明送了三四千兵力出去后,林皓这里又陆陆续续的招募了许多兵丁,现在光是新兵营就已经有一万多人了,加上各地的卫所兵,遵义地区的兵力妥妥的超过了两万人。

“抓紧训练,最多还有几个月就要打仗了。”黎安明对着林皓交待道。

“是,少爷放心,老爷近来一直在督促我等训练。”林皓点了点头拱手应道。

对于父亲黎文海的担忧,黎安明倒是知道的,无非就是对这次平叛没有底而已。不过黎安明倒是没有多大的担心,毕竟武器优势摆在那里。

想到此,他便又问道“现在武器配备怎么样?”

“回少爷,火器部队除了三千多装备了燧发枪外,另外还特别训练了一千线膛枪部队;此外,长枪兵有两千、刀盾手一千、骑兵一千、弓箭手一千,火炮营那里的两千士兵是单独训练的。”林皓回道。

黎安明闻言点了点头,这样看来,武器配备方面倒还算齐全,不过他也知道,这恐怕也是库存的极限了。毕竟前段时间他往岱山岛调去了不少,而现在因为劳动力缺乏的问题,生产量本就不大。

接下来他把军旗和军队番号的事交待给了林皓后,就直接来到了工坊区。

“现在除了农用器具的制作外,其他一切的民用劳力全部转为军用,开足马力给我造枪造炮。”见到刘老三,黎安明话不多说,便直接安排道。

除了玻璃、香皂、印刷等几个商用作坊外,其他的作坊几乎是可以通用的,这就是流水线和标准化的好处。一个人只掌握一个部件的制作技术,需要时拉上去就能用。

就这样在紧张忙碌中,时间过得是飞快,一转眼便是金秋八月了,艳阳高照,农田中的水稻已经变得金黄,收获的季节到了。

黎安明也从军营里抽身而出,准备着秋收的事了。

“黎公子,今年比较旱,玉米已经可以收获了。”见到黎安明,于启晨脸上顿时笑出了花一样,对于这位神奇的黎公子,他是不得不服了。

现在据初步估计,水稻、小麦等都比往年要多收不少,此外,土豆也终于找到适合它生长的地方了。

“那就让农户们收了吧!”黎安明摆了摆手说道。反正玉米从栽种到收取、到晾晒,他已经一股脑的教了下去,再说,这初期他也没指望玉米能有多大的产量。

黎安明则带着人行到地头,让人挖开一块红薯地。他关心的还是这红薯的产量,只要有足够的红薯,就能在这生产荒废的乱世活人,不至于损耗了太多元气。

挖了一亩地,拿到秤上一秤,又算了一下,一亩产量大概2多斤,离后世的亩产万斤相差甚远。又陆续让人挖了几亩地,亩产最高的不过4多斤,不过极少,最低的不过15斤。

现在这红薯的最高产量与后世的最低产量相差无几,对此,黎安明已经很满足了,毕竟现在可没有化肥之类的玩意儿。有这个产量也已经不错了,就算是最低的15斤,也比小麦水稻的产量高出了四五倍。

现在离霜降还有一段时间,产量还能提一些,不过顶天也就再长一个多月,产量最多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丰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