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仙侠修真>重生之武痕天下>第二十五章 自身修为
与内气修为硬憾他的攻势,最后一战胜之,借着秘技之利将其一举斩杀,就凭这一战,给他提升了相当的自信与对敌经验。

而在之后与宇霖一战中,虽然最后同样是是依靠着秘技的出其不意才将宇霖击败,但过程相对取巧,算不上正面压制。这也同时说明了李延的实力,即便没有宇霖那么强,但也绝对不弱,至少不比随同玄吉道人来的其他弟子要弱。这也是这段时间以来,李延不断修炼内气,打磨自身经络所取得的不俗成就。

同时今日一战也说明了武道秘技的强大作用,所能够爆发出来的威势程度差距天差地远,像之前他所使用的虎咆拳还是最简单的,还有些高阶的秘技原本是根本不可能在西沧县这种小地方出现的,甚至一些独特的武道秘技的重要性是不逊于顶尖的内气修炼法,每一次的出世都能够在江湖中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而说到内气修炼,作为武道基础,在武者初始之时所展现出来的强弱差距不太明显,但在修炼有成,晋入不入流境界之后的强弱变化是有很大区别的。李延一直以来也都还没有掌握到一个高阶的、哪怕是残本的武道修炼法,这都根本不是现在的他能够触碰得到的,李府不行,西沧县不行,昌州府不行,冷松观也不行。

在未得到适用的内气修炼法外,李延都决定继续修炼青阳真气,利用其中正平和的内气特点来为自己奠好基础,去体悟到那内气中所蕴含的一丝正阳气息,同时借此不断凝练经脉。

而这段时日来,每日他除了吐纳内息、修炼内气、凝练经脉,磨砺武道外,就是研究体内的这团神秘光团的作用,还真让他有了一些了解,他发现每次在体内将青阳真气洗炼的过程中,神秘光团都会悄无声息的分润出一丝细流汇入内气,能够明显感到自己体内的内气比洗练之前浑厚许多,这根本不是青阳真气这本修炼法能够做到的。只是,这股子分润出来的神秘细流似乎存在某些限制,每日只能分润出来一丝,支撑自己完成最基本的内气修炼。如果不是这样,他恨不得一天二十四个时辰都用来打磨内气。

但是最为重要的是这个神秘光团在破阶的过程中同样会提供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细流来为自己提供帮助,这也是上次他能够在演武场突兀的晋入不入流境界的最大助力,如果不是凭借着刚来到这方世界,对于武道的感悟加上神秘光团所分润出来的细流的帮助,以前世这具身体的底蕴,是根本不能够突破至不入流境界的,更不要说在之后的短短几个月里就完成了对于不入流境界的稳固与提升。这样的作用比起其他来说,这才是根本意义上的作弊器啊!这就是一个相当于能够提供源源不断丹药的体内丹炉,虽然能够提供的帮助没有丹药来的那么直接有效,但同样也避免了丹药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效果,而且随着自己修为的增长,境界的提升,特别是到了不入流高手之后,每次进阶之的难度都会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如果在未来的境界修炼里还能够提供像如此一般的助力来,那么他的成就绝不会逊色于其他顶尖宗门的弟子!

事实上,在对于青阳真气的修炼之中,李延的力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现在已经达到了四匹烈马之力,据他的估计,如果能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稳住自身修炼,消化掉所得来的战斗感悟,他的力量至少能够达到七烈马奔腾之力。别看七匹烈马之力听起来不多,但作为三流高手的标志之一就是武者的基础力量达到十匹烈马奔腾之力,这只是武者的一个境界的理想划分标准,在进阶前的力量大小,关乎到仅结构的内气增幅程度,若在十匹烈马之下,则内气对于战力的增幅水准在一倍左右,相差不会太大。但一旦在进阶前就跨过了这道门槛,那增幅的水准就会达到2倍甚至三倍还要多。曾经有一个佛门的外门子弟,在晋升三流境界高手前误食一颗“天灵果”,将自身力量提升至接近十八匹烈马之力,在晋升后的内气增幅程度达到了恐怖的五倍,同阶之中单以力量而论罕逢敌手。

但如若不是修习高阶功法或另有机遇的武者,九匹烈马之力就是他们这种普通武者的顶尖水准了,强如李府家主李崇都也才堪堪只有八匹烈马之力。李延了解过,一匹烈马之力相当于前世的五百斤左右,十匹烈马奔腾之力,便相当于五千斤重的力量,这种基础力量同时还会受到会受到内气的增幅,威力会达到一个夸张的地步,便有资格被称之为三流高手了。

力量在十匹烈马之力之下的,被称之为不入流高手,因为强则强矣,但基础力量不够,内气增幅达不到一定程度,就算有再好的武技与战斗经验,都会被一力降十会,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方世界还存在单纯的炼体武者的存在。能够洞金裂石,修出内气,便标志着入流了,有资格被称为武林人士了,但也仅仅是最底层人士而已,力量达到了九匹烈马之力,内气与力相辅而生,这样才有资格冲击三流高手,一旦冲击成功,就会拥有内气对于自身素质的一个增幅,这对于武者来说是一个十分强力的变化。

李延现在当然不奢望其他,他只是希望能够做足积累,得到成就三流高手的机缘,并在此之前将自身力量与内气做出最大化的提升,这样自己不出意外的话,半年时间,自己就能够摸到三流高手的界限所在,达到自己第一步的目标。

李延不知


状态提示:第二十五章 自身修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