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三国未来道路>第317章幼学

见谢飞有些尴尬,蔡邕顿时兴奋起来,仿佛占了多大便宜一般,看得谢飞暗暗腹诽,难不成这蔡邕从王的刀下逃生之后,也变了?

“子云说此事无人做过,可见你并不知道此事已经有人做过,况且这字有数万之多,子云又能认识几个?识都识不得如何标注出来?”

蔡邕摸着残存的胡茬子,得意洋洋地看着谢飞,那神顿时让谢飞刚刚升起的豪烟消云散。

“天下能做此事者,非我蔡邕莫属!”老头子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怒意,有些得意地起向外走去,“这天下之人,比我蔡邕识字多的,一个没有!”

“外舅留步,留步!”

谢飞赶紧上前拉回作势走的蔡邕,老头子说得没错,认都不认识标注个什么啊?看来也只能将此事交给他了。

“既然子云将此事交给我来做,何事空闲将你那方法说给我听?”

谢飞拿出纸iu…”,好在这玩意儿并没有忘记。

蔡邕听了几遍谢飞的发音之后,脸上戏谑的神消失了,试着拼了几个字之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子云这个办法着实不错,只是许多字的确无法拼出,若想收录其中唯有改变念法,不过这字本就各地念法不同,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本以为蔡邕是个墨守陈规的酸儒,所以方才谢飞对交给他还有些疑虑,没想到蔡邕在这个问题上竟然如此开明,顿时让谢飞有些诧异。

“呵呵呵,子云定是以为我不知变通,你实在是多虑了,这从五原到吴郡,我哪里没有去过?两个小女便是生在五原长于兖州,这从北至南就没有我不知道的方言,怎会去纠结某个字的读法?”

看着蔡邕那副严肃的神,谢飞不仅暗暗庆幸,幸好这个事交给了蔡邕来做,还真是他做最合适。

文姬归汉听着好像远,实际上当时刘豹的地盘就在山西汾阳一带,她当时的位置实际上并没有离开广义的中原,比他的出生地还要往南的多。

而蔡邕领着她和蔡婉从北到南一路颠沛十余年,蔡家人倒是对各地的口音毫不陌生。

蔡邕这种经历对解决生僻字的念法歪打正着,总能找出一个发音来解决问题。

两人又谈了一阵拼音,拼音对于一个60多岁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蔡邕对学问的执着真是令谢飞佩服,完全拿出了一副学不会决不罢休的架势。

看着蔡邕已经快白完了的头发和参差不齐的胡须,谢飞心了有了一丝愧疚,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六十多的的老人了,这时代能活过60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无端地被一帮熊孩子羞辱也的确不应该。

“外舅,任由那些顽劣孩童胡乱折腾终究不是一个办法,我有一个主意,想听听外舅的看法。”

“子云说来。”

“我想成立一所学校,专门教授这些孩童,年满6岁者不论男女皆可入学读书,平里按照华夏军的方法严加管教,外舅以为如何?”

蔡邕听了沉思了一阵,方才慢慢地问道“子云此法倒是可行,只是不知子云打算教些什么?”

“可以教授文字、数学、体育、音律,至于其他可以等年长一些后再行传授。”

“那由何人来教授这些孩童?”

“晋阳大学的首批学员已经学了将近3年,不管他们学的如何,就先行去教授这些孩童吧。”

谢飞心中明白,这些人虽说学了三年,实际水平除了诗词并不比后世的小学生高,但现在整个社会基础便是如此,也并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重要的不是他们能学会什么,重要的是确立一个模式出来,总有一天会走向完善。

“这些个孩童的确要好生管教,如今都是一些璞玉,若是到了朽木难雕之时再行管教,怕是已经来不及了。”蔡邕却并没有想那么多,现在的教育体系并不完善,人才的选拔还是举孝廉,按照蔡邕的理解不过是能将这些孩童严加管教起来读书,怎么看都不是坏事。

谢飞想的却是截然不同,真正想扫除文盲培养人才,教育必须要从娃娃抓起,才能让整个群体的识字率得到提升。

至于那些专业人才,当一旦有了完善的培养机制,从概率角度讲也一定会出现,倒是不一定非得要现在就去去定向培养。

至于这第一所小学校用军事化管理,则是因为由于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这时代的人们并不一定买账,痛痛快快地接受这所学校,所以谢飞打算首先招收的都是华夏军自己的孩童。

“外舅所言极是,将士们在效命,自从取消了部曲之后,家眷们大都不再随军,若是任由孩童们胡来终究会拖了他们后腿。”

“拖后腿?”蔡邕听了笑了起来,“子云说的倒也贴切,只是这个学校如何称呼?”

“已经有了大学,就先叫做幼学如何?后要在治内普遍开设幼学,最终要让天下所有孩童都走进学校。”

蔡邕听了神有些异样,将手中写着拼音的白纸轻轻放下,目光则变得有些严肃。

“子云,我有一事相问,还请你据实相告。”

“人皆传子云有代汉之心,子云是否真有代汉之心?”

谢飞看着蔡邕一脸严肃的神,心里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蔡邕虽然一生坎坷,可毕竟是这时代的人物,也不知道他对刘氏的感如何。

也就在这瞬息之间,谢飞最后还是选择了否认,犯不着在这件事上跟他闹得不痛快。

见谢飞否认有代汉之


状态提示:第317章幼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