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谍海先锋>第八百四十章 挺进王屋山

中条山战区司令长官得到情报,日军铃木师团和步兵、骑兵、炮兵、特种兵纠集在一起的两万多人,奉命疯狂的进攻驻扎在王屋山我81师虎岭阵地。

为了阻击日军铃木师团西进,司令官命令坚守在晋东南高平一线阻击日军进攻的西路军17师,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王屋山封门防线,构筑工事配合81师歼灭进犯之敌。

王屋山是我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也是轩辕黄帝在这里的祭天地之所,更是驰名的道教‘天下第一洞天’,还是我们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的发祥地。

在总面积272、47平方公里的群山中,主峰天坛山的海拔在1715米,雄踞与群山之中。

当年轩辕黄帝于元年正月甲子午时亲登天坛山遥拜上天,焚香祈祷,随后带领大兵进攻蚩尤,经过多年苦战,终于打败蚩尤一统华夏,就此开创了我国5000年的灿烂文明史。

天坛山就此成为中华民族大一统圣地。

在盛唐时代和金代时期,著名的国师级道教领军人物司马承帧和邱处机先后在王屋山开展道教活动,随着时代的推演和发展,王屋山最终形成我国道教活动圣地。

王屋山下1500米处有一道山岭,这道岭山势并不高,延绵有五里,属于王屋山连绵的山岭,在远处看向这道岭因其形状很像是一只猛虎盘踞在这道岭的主峰,不知在哪个朝代被百姓或文人称作虎岭。

中条山战区司令长官从获取日军集结两万余人进攻西阳河,其主要战略目的是一举突破西路军防线,占领永济以及风陵渡,从而强渡黄河进逼潼关。

司令长官密电81师贺部以最快速度向虎岭挺进,抓紧时间修建工事,以强大的军事力量阻击西阳河进犯的先头之敌。

命令西路军17师赵部进驻王屋山的封门一带布防,与81师在王屋山下遥相呼应,利用占据的地理优势,消灭日军突破永济防线的先头部队。

战区最高司令官经过深思熟虑,密电81师和17师以最快的速度进驻王屋山并抢修工事,策略是要在垣曲的西阳河谷形成一个口袋,将进攻的日军铃木师团聚而歼之。

81师贺师长接到战区司令长官密电,马上率领部队赶往虎岭,经过快速布防,部队基本完成阵地防御部署。

就在81师刚占领虎岭不到三小时,日军铃木师团气势汹汹的赶到王屋山下,并快速派出多支特种侦查小队,对虎岭81师前沿阵地进行侦查。

日军特种侦察小队化装成当地百姓,有的挑筐,有的推着独轮车,还有的扮作小商小贩接近虎岭周围的村庄,通过刺探,获悉81师进驻虎岭还不到五小时,此时正在加紧修筑工事准备迎战进犯之敌。

铃木师团长根据特种侦察分队秘密侦查到的情报,马上召开旅团长军事会议,他指点着作战参谋标注好临时设置的王屋山附近支那部队守军的沙盘命令道

“各位将军,国民革命军81师提前我军五小时到达虎岭,这个81师在国民革命军中,是一支杂牌部队,武器装备非常简陋,但是其战斗力却很顽强。

一旦对81师展开强大攻势,必须在第一轮的进攻中就将据守在虎岭的81师击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对此时正在加紧修建战地防御工事的81师,进行空中、地面重火力全面打击战术。”

参加军事会议的旅团长接到命令,马上返回部队,根据铃木师团长的军事部署,快速将部队向81师虎岭前沿阵地推进,进驻到指定位置待命。

铃木师团长接到各旅团、步骑炮特种兵部队都已布防到位,命令各部队做好进攻据守虎岭一线的81师的战斗准备。

一旦空中日军轰炸机飞临王屋山战场上空,对81师据守的虎岭阵地实施轰炸,各部队立即发起最凶猛的进攻。

81师急行军终于比日军提前五小时到达虎岭,部队来不及休息,马上在虎岭铺开紧张抢修阵地工事之中。

经过两天两夜急行军,没有得到休息的81师官兵,赶到虎岭已经是凌晨两点。

根据日军向王屋山推进的速度,贺师长虽然不忍心疲于奔波的官兵,但他还是硬着心肠命令部队加紧抢修工事,如有懈怠格杀勿论。

81师官兵虽然疲劳之极,但对师座下达抢修战地工事的命令并没有产生大的抵触,因为他们知道马上就要在虎岭一线与狂妄不可一世的日军展开生死之战。

虽然说部队的武器装备远不如日军,就连参战兵力也不占优势,但为了部队在虎岭一线阻击进攻之敌的强大攻势尽量减少伤亡,必须将阵地工事构筑的越隐蔽越坚实越好。

东方刚破晓,虎岭阵地人头攒动,官兵不顾疲劳的投入到构筑阵地工事的紧张准备中。

突然从运城方向传来隐隐约约的飞机轰鸣,这种并不明显的飞机轰鸣声,在虎岭全体官兵正在紧张构筑工事的喧嚣杂乱中,根本就没有引起注意。

他们怎么都不会想到日军铃木师团马上就要对虎岭81师,利用空中战机的优势对阵地狂轰滥炸,地面大小口径火炮、迫击炮,就要对虎岭阵地展开疯狂的炮火打击。

一直没有得到休息的81师贺师长,虽然在部队进驻虎岭为了部队安全派出几支在附近搜索的小队,但却没有获取到有用的军事情报。

他怎么都不会想到日军铃木师团在81师刚到达虎岭仅仅五个小时,铃木师团就赶到王屋山下,并马上派出多支特种侦察分队,隐秘的靠近81师阵地前沿侦查。


状态提示:第八百四十章 挺进王屋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