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是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作战,但登陆的明军部队还是很快就展示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分出大约两百人在登陆地点附近抢筑滩头阵地,以防主力部队离开登陆点进入内陆之后,敌人对这里发动反扑。同时从登陆点向东、向南派出了数支小分队,查探附近区域的敌情,并在登陆点外围建立预警观察哨。

后续还会有一批物资转运上岸以保证登陆部队在附近区域作战所需,所以这个登陆点必须要建立防御体系,以免进入内陆的部队被切断补给线。

主力部队则是在集结后分为了前中后三队人马,从登陆点分批出发赶赴西南方向的目标。这样即便在行军过程中出现敌情,也可根据形势选择不同的应战方式。

虽然基本能够确定对手的实力与己方尚有差距,但明军的进攻也仍是十分谨慎,并未因为登陆过程的顺利就冒进,还是按步就班地照着预定的作战方案行动。

胜不冒进,败不溃退,能够以合理的方式应对作战过程中的各种局面,所体现出来的军事素质,同样也是一支部队军事实力的一部分。许心素麾下的精锐部队几乎都是按照海汉的军事模式进行训练,作战方式也更倾向于标准化的操作,以稳扎稳打的风格在战场上推进,尽量不给弱于自己的对手留下翻盘的机会,在大明已经算得上是一支一流强军,用来对付这福江岛上的民间武装自然也不在话下。

由于这片区域几乎都是农田,视野几乎毫无遮挡,岛上的武装人员也难以再在明军推进的过程中组织起防御,明军很顺利地抵达了目标区域,并发现这里的船坞中还有两艘尚未完工的大型战船。不过船坞里已经空无一人,很显然是赶在明军到来之前组织了集体撤离。

“把这地方全烧掉!”带队军官所下达的命令简短而明确。

目前联军部队的行迹已经暴露,也不用担心在这里放一把大火会让对手知道己方的所在位置。而放火烧掉对手的造船厂,施放这个信号也能起到在心理上打击对手的效果。要是对手受不了这个刺激,集结起来与明军正面对决,那倒是正合了明军的心意。

造船的地方引火物可就太多了,比如处理木材所产生的刨花就大堆大堆地随处可见,很快士兵们又从这里的厨房背后找到了大量的干柴,又找到一些照明用的火油,然后便按照指挥官的命令,开始在船厂内外各处点燃火头。特别是两艘尚在船坞里未完工的战船,船头船尾和甲板上都被布置了引火物,确保能够一把火将其烧个干净。

很快这处造船厂便燃起了熊熊大火,随之升腾而起的浓烟高达百丈,估计方圆十里之内都很难不注意到这个显眼的信号。

行动中的第一个目标就这样顺利拿下,也是让明军上下都颇为兴奋,对于接下来的战斗有了更多的信心。

接下来的第二个目标便是位于造船厂以西三里左右的一处港口,正位于这个曲折海湾的尽头。如果不是先前有袁峙的实地侦察,明军也很难想到在这海湾深处竟然还藏有一个小港口。根据海汉军所提供的情报,在目标地点还停泊有数艘战船,如果登陆的明军确认这些战船还在当地,那就必须要设法摧毁它们。为了防止这些战船逃出海湾,负责攻打福江岛的联军战船已经从海上封住了进出海湾的航道,以此来实现瓮中捉鳖。

不过从造船厂通向这处港口的最近路线却是水面,沿海的平坦地形到造船厂这里就到了尽头,再往内陆就是大片大片的山地了,如果要从陆路绕过去,就得绕一个大圈子才能到达,路程起码有十几里。

指挥官没有急于下令赶往下一处目标,因为他注意到这处海湾里根本就没见着有船活动,而对手的战船如果还在海湾内,这个时段理应会出现在造船厂附近的海面上,用舰载火力与攻击造船厂的明军展开战斗才对。所以他有理由怀疑,在联军舰队杀到福江岛之前,情报中提到的停靠在海湾内的战船就已经转移去了别的地方。

要验证这个结论,其实不需行军十几里才能看到港口的情况,只要派人拿着望远镜去到临近的山头高处就能查看目的地的状况了。

于是一支小分队立刻从火场旁出发,沿着海湾旁边的山岭去往高处,找视野更好的观察点眺望目的地。他们的行动很快就取得了效果,按照约定从山顶打出一发信号弹,将侦察结果告知了在造船厂附近等消息的大部队——海湾尽头的港口里并没有他们所寻找的战船,甚至连小舢板都没有两条。

这个侦察结果也印证了指挥官先前的猜测,对手在此之前就已经将本地的战船调去了别的地方,只留给了明军一处不设防的造船厂下手。虽然很顺利地完成了这一阶段的任务,但指挥官却明白目前并未伤到对手元气,还需要设法找到对手在岛上的主要力量并加以消灭才行。

然而对于岛上其他区域的状况,明军所得到的情报信息就极为有限了。他们手上只有海汉提供的军用地图,以及大致会有人聚居的区域,至于对手的武装人员藏身何处,就只能慢慢现找了。

不过他们倒也不用完全依靠徒步来对整个岛进行筛查,岛上地形平坦的宜居地区基本都集中在几块临海平原,乘船前往另外几个待清查的区域要比徒步快得多。但这样的地形也给他们的作战目标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虽然岛上的武装人员或许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但仅靠登岛


状态提示:第2110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