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独医无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九金堂和白仁堂

“中元研究所。。祝三学?”王旭下意识的皱了皱眉,仔细的打量了一下眼前的中年人,果然发现对方和下午的那个祝豪杰有着几分相像。

当时祝豪杰的那一嗓子,我爸是祝三学,王旭也听到了,不过并没有在意,也没去想祝三学是哪一位,此时听到祝三学自报家门,他才明白,原来是中元研究所的所长。

提起这个中元研究所,在中江并不是很有名,算是一个私人研究机构,王旭之所以听过还是因为当初让云冲之帮忙找『药』剂师的时候从云冲之口中听过一点。

这个中元研究所或许不出名,前身却是大名鼎鼎的江州九金堂,提起江州九金堂,这几年或许已经被人遗忘了,不少人都想不起来,但要是放在五六十年前,九金堂三个字绝对在江州省家喻户晓。

一个江州九金堂,一个京都白仁堂,这两个地方在解放前可是中国最有名的两个医馆圣地,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再加上广云省的宝芝林,在整个杏林界的名声一点也不亚于现在的杏林十圣。[

九金堂和白仁堂以及宝芝林都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医馆,这三家医馆是在清朝时期就开设的,一直鼎盛到建国初期。

要知道,中医古代,杏林的医生大概分为三类,一类是行走江湖,悬壶济世的游方郎中,一类是开设医馆坐堂就诊的大夫,另一类是为皇家以及朝廷服务的太医院。

毫疑问,在这三类医者中,太医院疑是地位最高的一群人,整个杏林界的中医除了真正淡泊名利的医者,大多数都以进入太医院称为御医为荣,一旦进入太医院,就像是学子中举,身份自然高涨。

而行走江湖·悬壶济世的有方郎中算是医者中地位最低的一群人,这些人中也不是说出不了医术精湛的医生,但是大多数的游方郎中医术都不会太好,而且没什么身家和背景·有时候甚至温饱难料。

再者三类人中,开设医馆坐诊就医的大夫疑是群体最大的一群人,算是杏林界的中层,同时大多数的中医人也是这一群人培养出来

前文说过,古代的中医培养继承人,大多都是从学徒做起,抓『药』配『药』·要是被师傅看上眼,才会教授对方一些东西。

事实上中医的流派之争也都是这些医馆只见慢慢开始的,因为医馆开设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已经有些医馆的影响,逐渐也就有了流派之争,其实说穿了也是利益之争。

呃,扯远了,言归正传。

九金堂、白仁堂以及宝芝林这三家医馆就是清朝末年影响比较大的医馆,其中宝芝林主要是一指跌打损伤的,骨科方面是一绝,又在广云省,暂且不说。

单说京都白仁堂和江州九金堂·两家医馆一南一北,影响非常大,据说高学民也曾在白仁堂当过学徒·由此可见白仁堂的厉害。

近代的大型医馆可不仅仅是坐诊看病那么简单,越是大型的医馆,里面越是有医术精湛的郎中坐堂·同时医馆还会出售一些常用的『药』丸『药』酒以及金疮『药』之类的,也就是早起比较容易普遍的特效『药』。

江州九金堂当时坐诊的大师傅就是杏林十圣潘安民的老师,民国时期有名的医圣大家阚泽林。

阚泽林不仅医术高超,对于医『药』的研究也很深,当时的九金堂除了接诊之外,对外销售的金疮『药』和特效『药』更是不计其数,在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西医还没有在中国内地流传开来的时候·九金堂绝对是南方地区的权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九金丸,九金丸活血益气,扶正祛邪,对于治疗感冒发烧,风邪入侵等病症效果显著。

据说九金丸里面有九种珍稀『药』材,每一种都千金难求,因此才有九金丸之称。别看这个感冒发烧,在西方医学没有流传开来,青霉素之类的消炎『药』没有传进来的时候,感冒发烧在中医来说绝对不算是小病。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件事,中医对于治疗疑难杂症绝对疗效显著,但是对于一些比较猛烈的病毒还是有些吃力的,比如炎症和一些难缠的流感,一个不好就是一场不小的瘟疫。

说到这里,有人或许还不能明白九金堂的势力,那么就说京都白仁堂,白家大院,说起这个,基本上大多数人都会想起一个有名的电视剧

再加上祝三学的小叔当时参加了红军,建国之后,祝家的日子倒是能好一点,医术没有落下,治病救人的手段暂且不提,九金堂的医『药』水平绝对继承了七七八八。

九金堂被祝家改成中元研究院之后,主要也就是做一些中医『药』的研究,偶尔研制出一些中医『药』配方,算是靠着卖专利赚钱。

这样的私人研究院怎么说呢,盈利算不上,属于那种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兴致,研究院没有成果,自然是吃老本,赔本的买卖,一旦有个研究,就能赚上一笔,云冲之之所以会给王旭说起这个中元研究院,也正是因为中元研究院这个『性』质。

王旭当初要开制『药』厂,缺乏的就是中元研究院这样的研究机构,云冲之给了王旭几个选择,一个是姚家制『药』厂,一个是中元研究院。

中元研究院虽然是私人机构,不过祝家也算有点本事托关系挂在了江州军医大的附属医院旗下,好歹撤了一张虎皮,王旭和军方没什么关系,听云冲之说想搞定这个中元研究院也不容易,再加上他自己认识姚倩,自然选择了姚家,


状态提示:第四百七十一章 九金堂和白仁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