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贞观俗人>第256章 摞挑子
力比想象中还要大的多。

他告诉秦琅,这个税法改革,对于官僚地主贵族世家们很不友好,所以现在朝堂上他们要反对。

“支持的有谁,反对者有谁?”秦琅问。

“封仆射还有王参政、魏参政,另外我阿舅高侍中,以及韦参政等数人都持反对意见,支持者有房令公、杜侍中以及我,你阿爷每次都不表态。”

秦琅想不到反对的人比支持的人多的多。

至于秦琼不表态,也是为回避,毕竟这个计划是秦琅提的。

“马上都要开春了,朝堂上还在这样争论不休,耽误不起啊。”秦琅也是无奈。虽说转运司不隶属于南衙,但重大决策制度,不经过政事堂宰相也是不可能的。

“这个事情啊,你也不能急,急也急不来。”长孙无忌道。

“请陛下出面表态如何?”

“政事堂态度两面分化,陛下如何表态?”长孙无忌反问,李世民虽然是皇帝,但皇帝也无法做到一言堂的,政事堂态度无法统一,就意味着下面其实有更大的分歧,皇帝强行下令推行,必然遭至下面的反对,甚至是阴奉阳违,最后绝不会有好结果。

所以这种事情,必须得从上而下的先统一思想,然后才能行动。

李世民也只能在上层意见差不多达成时,才能表态。

秦琅的新税法,对于朝廷来说自然是有益的,甚至这是为大唐长治久安的良药,毕竟均田制其实已经不行了,现在不改,这样拖下去,暂时没事,但不出百年必然导致大唐社稷的全面崩坏,到时想再来改,可就积重难返了。

只是这样的好税法,是建立在损害现在的利益集团的基础上的,贵族官僚地主豪强们都是新税法的受损者,因此谁会愿意通过呢?

长孙无忌和秦琅、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愿意推动这个税法改革,是因为看的长远,出于国家利益考虑,但更多的人却不会管这些,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奶酪动不得。

“长孙公,能否请你召集一次政事堂会议,然后让我列席参与,我想亲自向诸位相公们表述一下这次改革的必要性。”

“封德彝是左仆射,宰相之首,他现在的态度,就算你去了也没什么用。我看,倒不如你请陛下开牓子召开廷议,扩大廷议规模,又有陛下坐镇主持,到时才可能会有些效果。”

改革总是艰难的,但秦琅敢提出税法改革,是因为眼下是开国之初,李世民又是个极有魄力和威望的皇帝,这与那些皇朝中后期时来改革不一样,那个时候皇帝的权威其实都是严重不足,朝廷更是积弊已深,积重难返。

想要改革,却处处掣肘,比如王安石改革,比如王莽托古改制,他们很难改革成功便在于此。

但在国朝之初改革,却没有这些问题,最重要的还是皇帝的态度和决心,只要有皇帝肯推动,那么很多事情都会很好办。

就比如北周宇文泰、隋朝杨坚,他们都曾经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效果也是非常好。而当杨广开始改革时,却要比他父亲时阻力大的多。

李世民虽非开国之君,但他也是参与打江山的,且功名威望极高,再加之武力夺位,所以威望这块没问题,魄力这块也没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朝廷中枢还不能统一思想,达成一致。

“好吧,也只能请陛下出面了,若是诸公还是这态度,那我秦琅也只能摞挑子不干,回乡下养猪种田去了。”


状态提示:第256章 摞挑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