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不拼爹时代>第382章田间地头示范种地

吴卫先是把这几个资历比较老的大臣拉拢起来组成一个内阁组,主要任务是在吴卫和几个皇子不在皇宫或者京都的时候,他们可以监督和处理一些简单的朝中事务。

因为吴卫有个打算,就是带着三个皇子到锦国的国土上走一走,看看民俗风情,这样他们才能知道百姓们真正需要什么。

所以朝中需要一些能够愿意或者被收买的一些大臣能压得住朝中的那些官员的人震场。

好在这几个大臣因为听到木槿城城主的事情,所以对于吴卫又怕又敬畏,吴卫说什么他们都点头表示赞同。

所以吴卫也不用询问他们的意见,直接让他们接各自负责一个领域给安排好,吴卫知道这威慑力就要尽快利用,不然等时效一过就没有用了,自己之前的努力造势也就白费了。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吴卫直接就宣布,以后自己不在皇宫,三个皇子组成的亲王议政团掌管朝廷事务。

自己和三个皇子都不在的话,就是五个重量级大臣组成的内阁共同掌管朝中事务,而且五个人不可以相互推诿,必须都在场才能处理事务,相互监督相互督促。

朝中的大臣们都不出声,吴卫也不管他们不出声就就当默认了,反正他和三个皇子出去最多三五天就会回来,而且也不是很频繁的出门,出不了什么大事情。

公布这个事情后,吴卫就开始部署要带着皇子们要先从什么地方开始去考察民情。

就木槿城事情带来的影响,估计一年内赌坊和青楼都不敢冒头了。

那城中就没有必要再去了。

吴卫比较挂念自己曾经带着的那一百多百姓,他进宫前把他们安排在一个看着还比较安定的城郊,现在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

那个城好像是木槿城左边还是右边的吴卫记不清了,既然没有多远,那就先去那边看看吧。

主要是让三哥皇子了解百姓们在田间劳作时的辛苦,和庄稼从播种到收成都有很复杂的过程和长时间的周期。

知道最底层的百姓的疾苦的国主才会有怜悯的心,才可能会出仁政。

有惠民仁政的朝廷也能长治久安。

这是吴卫在卫国做了六七年国主才悟出来的道理,他要是直接和三个皇子说这些道理,一方面他们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的理解,还有一方面就是他们出身皇室从小考虑问题的角度和立场就不同。

和他们说了也没有多大的用,因为思考方式早就形成了,没有重大的刺激是不可能发生改变的。

既然不用走很远,吴卫第三天就带着三个皇子出门,皇子们有了第一次经验,这次出门都很低调,穿的比上次还朴素。

吴卫看着他们的表现满意的点点头,然后跟他们说了一下到了地方需要注意的事项。

提前和他们约法三章方便事情的进展。

因为天气比较冷,这个时候天地里基本上是没有多少农活的。

但是如果家里没有余粮的百姓就必须出门找吃的,扒开冻土找一些野山芋和草根。

或者去河里敲冰块捞点鱼虾,不过收获都不会很多。

所以,吴卫和三个皇子约定,看到河里在冰上走的百姓不要好奇的过去跟风,因为那冰并不是很坚固万一掉下去不淹死也会冻死。

还有走进农田的时候注意脚下不要踩到庄稼的苗苗。

三个皇子不明白什么是苗苗,吴卫就说但凡是绿色的长在地里的都是不能踩的。

三个皇子点头表示明白了。

大概四五十里地的样子,马车晃悠了一个时辰就到了。

三个皇子好像出了鸟笼的老鹰,跳下马车就开始舒展筋骨,吴卫笑笑也不管他们,再怎么疯他们也不能疯出锦国去。

走在种了大麦小麦的田地间,看着冒出的细细的淡绿的小苗子,吴卫的心里有点难受。

出苗率太低不说,土地还是太贫瘠了,没有肥料的滋养长势也不好,这样就是到了明年午收季节也不见得就会有好收成。

因为天气有点冷,外面没有人,也没有看到有出来挖草根的人,吴卫有点奇怪人都去哪里了?

他带着三个皇子往有房屋的地方走去,三五个院子围成一个小村庄,安静的很既没有狗叫声,也没有鸡打鸣。

吴卫有点奇怪,他记得清楚自己好像是把那些人带到这附近让他们安顿下来。

因为之前这里被沈维义的人攻占过,当地的人都逃难走了,或者有的被杀了,这里几乎没有人住。

现在房子看着好好的怎么会没有人?

吴卫看了一圈,房子都挺干净整洁像是被人收拾过,但是现在一个人都没有。

三个皇子不明白吴卫在找什么,傻傻的站在马车变看着吴卫走过来走过去。

证实了附近几个村子都没有人,吴卫才死心带着他们几个继续往前走。

远远的就看到一大块四方形的田里,围着很多农人都伸着脖子不知道在看什么,而且现场很安静,只有一个人在说话。

因为围得比较紧密,吴卫他们看不到说话的是谁,听声音是个中老年的男子。

吴卫站在马车上看到那些人围着一个手里拿着锄头的五十左右的男子,他一边用锄头在翻土一边说着什么一锄土,半锄粪,再用细土盖上。

看着那动作就知道是个熟练的庄稼人,吴卫知道他在教大家怎么施肥,而且这应该是肥料不是很多的时候施肥方法。

吴卫带着三个皇子挤到人群中去,慢慢到那


状态提示:第382章田间地头示范种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