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黄土高坡》这样的歌儿,本身带有着很强的时代特点,就像前几年突然台湾流行音乐带起来的那波“中国风”一样。
之所以称他为“现象级”,是因为这样的歌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文化现象。
当时的很多音乐,都是以西北民歌,或者风土为基础的创作的。
这种文化现象为“西北风”。
那个时代的流行音乐,西北风在流行音乐上的代表歌手。
电影《红高粱》插曲《酒神曲》充满了生命的旋律和黄土高原人的火辣酣畅的味道,包括吴天明导演,张艺谋主演的电影《老井》,陈凯歌的电影《黄土地》,讲述的都和西北有关。
这种文化现象在张艺谋的身上延续的最久,张艺谋最精彩的几部影片,诸如《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都是西北背景的影视作品。
而电影的背后是大量的文学作品的支持。
当时满大街最流行的一本书就是贾平凹的《废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则是《红高粱》的编剧。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到晚一点发表的陈忠实的《白鹿原》,都是那个时代真正的流行文学。
这些文学作品的背景,都是发生在西北地区的。
在那个时代,电影导演,作家,最关注的地方就是西北农村。
再往后,农村题材的影视作品所关注的地域是东北。
但是无论是东北还是西北,音乐,文学或是影视作品,农村题材都不是今天的主流。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西北风”这种文化现象,算是结束了。
实际上,无论处在哪个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化现象,都会影响到这个时代的艺术创作。
这种影响,是超越艺术门类和风格的。
是一种“思潮”式的影响。
所以,选择认同某一件艺术作品。
无论是什么形式,很有可能,你认同的是这个时代的思潮。
这也就很好解释为什么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喜欢八十年代的李谷一。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喜欢晚一点的邓丽君。
而很多七零后和八零后喜欢港台的经典流行。
所以,对当下的流行音乐感觉越来越没意思,有非常大的可能是对当下所流行的文化现象不认可。
认可的文化现象还是过去的文化现象,认可的文艺作品也是那个时代的文艺作品。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也许就是老了。
最流行的歌,也就是能带来最大流量的歌。
这样的歌,也最有商业价值。
为了让歌曲获得更大的商业价值,在这个时代,必须要对音乐进行推广。
否则,即使你音乐做的再有价值,也很难被大家听到。
很多这个时代流行音乐,但是很难说是好的作品。
这样的作品属于每个时代都有的,向歌曲的传播性妥协的作曲基本上都是属于传播性极强,但是在艺术上没有什么突破,也缺乏艺术性的作品。
一首好的流行音乐作品,一定是很流行的,但是流行的同时,也一般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准。
燕天南静静的听苏不语指点江山,并没有说什么,因为燕天南赞同对方的观点。
“燕总,你为什么一直不说话,一直都是我说,搞的好像我在给学生上课一样。”苏不语笑道。
“我觉得苏教授说的很有道理,都是最基础的道理,很难推倒,所以我没有什么可说的。”燕天南笑道:“换言之,这些都属于大道理。”
“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你不就想知道如何获得一首炙手可热,很有潜力的歌曲,能让人一炮而红的歌曲吗?大家都想这种好事。”李盼见燕天南这么说,忍不住怼了一句:“虽然你唱歌很有天赋,但苏教授是华国音乐界的基石级别的大师,你能不能谦虚点啊。”
旁边的苏沫闻言大喜,终于有人怼燕天南了,她早就想怼燕天南,只是苦于大伯父在旁边,自己如果怼燕天南,大伯父肯定会教训自己,现在见这位美女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顿时对这位美女大生好感。
“哎,小李同学,可不敢这么说,我在燕总面前,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音乐老师而已,你没有看刚才燕总向我们展示音乐技巧,简直是神乎其技。而且,燕总说的没错,我说的就是一些人尽皆知的大道理,并没有啥新意。”苏不语急忙道。
李盼好奇的看着苏教授,在她印象中,苏教授可一直都是很高傲的人啊,为什么对燕天南如此尊敬?难道真的因为看重燕天南是音乐天才?还是看见燕天南这么有钱,所以变了态度、
不过,苏教授都这么说了,李盼只能恬静乖巧的点点头,在她心中,像苏不语这么厉害的教授,又这么有地位,简直是泰山北斗一般的存在,她可不敢造次。
燕天南笑道:“没事,没事,苏教授啊,小李同学就这样的脾气,我早都习惯了。”
李盼闻言,白了燕天南一眼,心说苏教授能叫我小李同学,你是啥身份啊?姑奶奶我可是你的学姐,怎么你也叫我小李同学?
但李盼见苏教授这么维护燕天南,也不想再与燕天南顶嘴了。
倒是苏不语将李盼和燕天南的反应看在眼里,起了误会,笑道:“燕总,小李同学是你的女朋友?你俩真有意思,郎才女貌,简直入神雕侠侣一般,真羡慕你们年轻人啊。小李,以后你想来我这里学习,我随时欢迎,不用钱!你是燕总的女朋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