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络游戏>网游三国之孤儿巅峰>大战之前改文中勿订
治下的总计有800万人口之多,反观周边北方有曹操、袁绍堪舆自己相争,但实力方面远不如自己。西面则是犹若寡断的刘表,被袁术派兵攻打到襄阳城下死守不出。南方是东汉朝廷认定的豫章太守华歆,更是没有什么野心和能力,面对如此环境下的袁术逾越称帝也是必然的态势。

公元197年袁术得到了部下孙策献上的玉玺在寿春称帝,虽然实现了自己的皇帝梦,但此举无疑也为他引来了许多祸端。虽然当时的东汉已经分崩离析,地方豪强数不胜数,但大家都没有在明面上与东汉撕破面皮,都还是以汉臣相称。袁术此举无疑在这片平静的水面中激起了一片波浪,各路诸侯借讨伐逆贼的名义开始联合集结针对袁术作战,部下孙坚也趁机夺取江东与袁术隔江而治,此时的袁术因为称帝之事将自己孤立,没有盟友的他只能眼看着各路诸侯强取豪夺却毫无办法。

袁术错在太过心急,为人又高傲无比,在自身实力强硬的情况下选择了与天下人作对,白白浪费了最好的机会。袁术败在心机,在如此敏感的时间,做了最错误的选择。如果他能徐徐图之,慢慢肃清各路势力,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可这性格,每个人都有所不同,哪怕他再谦逊,可这四世三公,无限风光的背景在身上挂着,如何能不飘?

或许命运使然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能人异士,但成大事,名垂千古者却是屈指可数

龙且是项羽的五大将之一,为何他一死,项羽就知道自己要完了?

都是“纸上谈兵”,为何韩信一路开挂,赵括马谡却活成了悲剧?

野狐岭之战:只有10万兵力的成吉思汗,为何能完胜40万大军的金国

实力悬殊!为何只有10万兵力的成吉思汗,敢攻打拥兵百万的金国?

......

或许是机遇,或许是实力,但却都缺一不可

再回顾下袁术的一生

东汉末年三国前期,天下大乱,当年董卓得势后,被了铲除政治对手,但凡在都城有军队的将领不是被他拉拢就是被他借机杀掉,当时领军的大将袁基就死在这个时候,而袁基就是后来历史上著名的袁术的亲哥哥,两人都是袁逢的儿子。在亲哥哥死后,袁术自然就随继了袁基的地位,成了当时袁氏集团的代表人物。

早年袁术承继哥哥的地位后,其名望不如当时的袁绍,身上还带有江湖人物的侠义风格,董卓为了收买他,承诺给予他一个后将军的肥差,袁术对于这个亲手杀死自己哥哥的人自是心有防备,断然不肯,为免受到董卓的加害,他借机逃到了后来的南阳,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当年在荆北起兵的孙坚在杀了荆州将官后,正苦于师出无名,对后续困境尚无破解良策,他听到袁术逃到了南阳的消息后,大喜过望,立刻率军赶到南阳,并拥戴袁术为自己的主公。自此两人合力,以正义之名讨伐董卓。为什么袁术讨董就有名了呢,别忘了董卓当年杀袁基是为了夺权,因此这时的董卓在他们口号中叫董贼。

在最开始时,孙坚主攻前线,则袁术主要在后方配方孙坚,以提供他军队必需的被给与物资。初时还算顺利,但这种好运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当时的南阳是块肥地,也因此受到了当地多部势力的关注,孙坚当时势小,不久就运气不好,遇上了刘表的大将黄祖,结果不敌补充黄祖斩于马下。眼看失去了前线领军大将,一时的袁术也没了主意,这是他起事后面临的第一次挫败。

然而屋漏偏逢雨,曹操抓住这个机会向袁术的地盘进犯,不久就暴发了著名的封丘之战,当时袁术的处境相当危险,前有强敌曹操,后有刘表捣乱,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最终在刘表垄断袁术的粮道后,袁术不敌,最终败在匡亭,自此袁术已无势力驻守南阳,便果断退出了南阳,转战江东地区,开始了他的游击之旅。

之后时运到来,到建安二年时,袁术已然从上次惨败中走了出来,成了扬州牧,且已控制了徐州城及周边大片肥沃之地。在历史上站稳了脚跟。当时身边还有孙坚的儿子孙策跟随,此人可谓有勇有谋,也就在这一年袁术的势力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由此也产生了心理膨胀,认为自己大势以成,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果断称帝,改号为仲氏,做起了他的皇帝,但也正是这举,断送了他以往所有的努力。

当时的朝廷得知袁术称帝后,果断下出了讨伐令,而孙策也深知袁术这是自作死,果断与他划清了界线,离开了他,还带走了自己的旧部。而也就在这一年,袁术所管之地遇上百年旱灾,很多地方都颗粒无收,百姓没饭吃就造反,在这种内忧外困下,即使是神仙下凡也无能为力,最终袁术惨败,而他称帝就是他惨败命运的开始。负责天下可能就归他所有。

纵观袁术这一生,孙坚可谓是他的贵人,而孙坚的儿子孙策离开他后,他也从此失去了贵人的相助,也就难逃死亡的命运。

看看他的兄长,同父异母的兄长——袁绍

名门孤嗣

袁绍

袁绍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袁绍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袁绍相貌英俊,气质威严,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凭


状态提示:大战之前改文中勿订--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