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东晋小军将>第二百五十七章 建威将军

袁双之几个见到袁瑾,忙过来行礼。袁瑾对他们道:“你们几个也都渐大了,便是不喜欢读书,也当学习兵法,勤练武艺,将来建功立业,为父分忧,不要耽于玩乐!”

袁双之、袁爱之唯唯称是,几个人里面最小的袁泓却道:“大兄,我们苦练骑术,也算是练习武艺啊!怎么能说是玩乐呢!”袁泓与袁瑾一母所生,皆是嫡出,平日里说话随意些。

袁瑾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得喝道:“玩马球算什么习练武艺!你这么喜欢骑马,且到军中做个骑士吧!”

袁泓做了个鬼脸,没搭腔。

袁瑾教训过了兄弟,又到前厅去找袁真商议淮北的安排去了。作为世子,他很早就要协助父亲处理各种事务,自袁真就任豫州刺史之后,更加繁忙,已经很少有机会去游猎了。袁家虽然也称高门,却没有那么多的门生故吏来为其解忧。这也是袁瑾乐意见到几个兄弟与豫州将领子弟交游的原因。若袁真在豫州刺史任上能培养出足够多的门生故吏,袁家像谢家一样崛起也不是什么难事!

“谢氏旧将们不甘寂寞了,想要出山?”袁真听了袁瑾的汇报,眉头一扬,眼中射出精光。对于上位者来说,不怕下属有所求,就怕他们无欲无求。只要是到了自己的麾下,就得听自己的号令,到时候谁占谁便宜还不一定呢!袁真作为都督司豫并三州军事的西中郎将,不怕招不到兵,而是没有这些武将,他手上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基层军官,所以他不得不借重这些豫州旧将。

“告诉他们,只要他们有实力,我这里就有官位!”袁真心里冷笑,“想要地盘,就要给老子卖命!战场上胆敢不出力,老子吞并了你们的部曲!”

袁真父子为了淮北战局操心的时候,千里之外的荥阳,刘义之则是遇到了另外的烦恼。

送走了燕军的俘虏之后,刘义之又开始对着户籍,盘查荥阳城内的户口。这些年,荥阳郡虽然饱经战乱,人口锐减,不过这里到底是膏腴之地,还是有不少大族选择留下来,聚族自保。这些人家为了生存,在南北政权之中左右摇摆,唯强是从,并没有坚定的倾向性。刘义之前段时间征收军粮,招纳子弟,倒也并非全部为了引诱燕军出城作战,同时也是为了逼迫这些豪族站队。

前些日子,刘义之召集了荥阳县、京县附近十几家大小豪族到荥阳城议事。

先前表示归顺的七家豪族,得到了刘义之的肯定,可以继续留在荥阳县。不过他们需要从嫡宗之中,选一名贤者,到刘义之治下的河南郡各县里任佐吏。先前拒不归顺,弃庄园而走的人家,大多数也是逃到了这荥阳城里,刘义之把他们全部发配到了缑氏的屯田兵营。至于前段时间一直没有表态的人家,见到了刘义之对反抗者的处理办法之后,再也不敢强项,尽皆缴纳了军粮,并遣子弟到刘义之军中从军。

刘义之吸取了刘远无法控制荥阳全城的教训,知道不能任由百姓各行其是,所以他把荥阳城内的所有人口全部清查了一遍,把其中的来历不明者和无业游民,统统募入军中,或是编入军营作为辅兵。

刘义之又把城外各家豪族的主要族人和粮食全部迁入到荥阳城内,每家只留一两个人带着家里的佃客照顾城外的庄园。不止如此,城外各家的代表,刘义之也任命了队长、幢主等军职,一旦遇到战事,刘义之会派人把各家部曲组织起来,袭扰敌军后方。这些部曲虽然是乌合之众,人数却不少,足有三千多人,而且其中不少人也有对敌的经验,若真能用好了,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有了城内的人质在手,刘义之也不怕城外的人不听话。

一时间,荥阳城内人口数量大增,竟然突破了两万人。城内这么多人,没有有效的管理可不行。于是刘义之在荥阳推行保甲制度,严格管理治下的百姓。

保甲制度来自后世的宋代,刘牢之创建农庄的时候借鉴了来。刘义之安置河内移民的时候,根据刘牢之的建议,实行保甲制度。十户一甲,十甲一保,每保便是一个农庄。保甲内的百姓相互监督,有“为匪通匪纵匪”情事,实行连坐。

到七月初的时候,荥阳城内已经秩序井然,刘义之亲自带着两千精兵和一千从荥阳招募的新兵亲自驻守在荥阳。

七月里天气炎热,听说荥阳失守之后,燕国国内的援军没有渡河。慕容忠残部四千多人在苑陵休整了十几天后,疑驻中牟,打算背靠陈留和刘义之对峙。只不过慕容尘攻下许昌之后,陈留守军需要往许昌运送武器辎重,对慕容忠的支援非常有限。趁着这个空闲,刘义之加紧训练新兵,努力地加固荥阳城的城防,为迎接燕军秋后的攻势做准备。

眼看着秋收就要来临,新粮也即将入库,刘义之开始从巩县、成皋等地往荥阳调运粮食。刘远无力守住荥阳,除了城内大族有异心,粮食紧缺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刘义之屯田卓有成效,不但能养活数万百姓,还能轻易地拿出数万斛的军粮供给荥阳城。若真能守住荥阳城,刘义之命人把荥阳和成皋之间的土地开垦出来,那时候收获的粮食也足以供养荥阳守军了。

八月初,朝廷对刘义之的封赏终于下来了。累积功绩,升建威将军,荥阳、河内二郡太守,封爵成皋县男。以刘义之的战绩,这个封赏实在是算不上丰厚。不过刘义之不在意,他才三十岁,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有了荥阳太守这个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七章 建威将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