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青春校园>慕红裳>第473章:曙光

户部尚书何文茂也没有说话,但他脸色有些发青,不过皇上很显然还记得他是个非常会当家的尚书。

眼下不过四月里,皇上可还牢牢记得,去年年末北境雪灾,户部调钱粮往北境赈灾之后,皇上原本以为这一次大灾够会拉下个巨大的窟窿,至少需得一年半载才能补齐。然而没想到,他看过何文茂在年初交上来的奏疏才发现,在何文茂这个优秀的当家人的管理下,户部赈灾过后,家底居然还很能看得过去。

何文茂的能力很显然不仅仅是让皇上印象深刻,连几位相爷还有顾大学士他们,也都纷纷表示了赞叹,因此今年开春北境又遭遇大旱,还没等安国公那边开口来讨赈灾粮,几位重臣就联合上奏要户部调粮赈灾,稳定北境民心。户部因此在二月底又紧急运往北境一批赈灾粮。

不过此次北境旱灾旷日持久,户部运去赈灾的钱粮很快就不够了,因此安国公才又掏了军粮家底先去赈灾。

过完年何文茂才上过汇报户部情况的奏疏,眼下不过四月里,皇上当然记得清清楚楚。皇上如此精明,过目的奏疏,自然不会看过算了,他心里也是有一笔清清楚楚的账目的。

皇上大略算了一下,存粮,是能够拿出足够的粮草运往北境的。眼下已经是四月,夏收在即,等夏粮一入库,用新粮补足库存,也不过是一两个月的事而已。

况且孙尚书要求的数目,也并未掏空户部的家底,就算是这两个月中,又有需要大批调粮的事发生,户部也不至于双手空空。

其实不仅皇上是这样想的,谢相、顾大学士还有王大人,甚至连李相都是这样想的,户部拿出这批粮,接下来夏粮入库之前的两个月,压力的确是大了些,但也不至于捉襟见肘太过紧张,因此顾大学士才如此痛快地表示了支持,因此谢相和王大人也才毫不犹豫地也点了头。

至于李相,他这一次其实也不觉得何文茂有太大困难,他表示反对,只是考虑到,这安国公通过孙尚书,将这一步棋下的漂亮,下一步,恐怕还是要提征兵。

而李相是态度明确反对征兵的,安国公一脉掌虎符,北境守军原本就已经规模极大,眼下再提征兵,穆氏一脉的势力无疑会进一步扩大,这已经让李相有些不安了。

军将为祸谋反的事,屡屡有之,大周开国皇帝原本就是前朝将军出身,这就是前车之鉴。因此李相认为,皇上不应任由穆氏如此扩张在军方的影响力。

说到底,虽然李相明确表示反对,但他心里也明白,北境形势的确不容乐观,安国公奏疏中所言,并非全无道理。

作为之前主持和谈的负责人,戎狄人的想法,李相是能摸到一些的。虽然安国公在李相心里难脱打着戎狄来犯旗号,趁机扩张势力的嫌疑,但眼下戎狄人的确是有大举来犯的风险,这一点李相同样也是心里有数,

因此李相当朝表示反对,想着何文茂说了几句话,但看到皇上态度坚决,他也没多做坚持。因此本次朝议非常顺利,散朝的时候,皇上已经发了谕旨,命令户部尽快调粮,与兵部的两百车军械一起,由金翎卫调兵护送至北境。

皇上严令十日之内调粮完毕,十五日之内必须出发,这时间就比较紧了,因此户部官员们散了朝就一个个的脚步匆匆,回衙门去了。

只有户部尚书何文茂。他散了朝之后没有第一时间离开,反而脸色铁青地站在崇政殿门口许久。

户部官员正眼巴巴地等着何文茂的政令,然而这一日,户部尚书何文茂似乎挺忙,他散了朝没回衙门,也不知跑哪去了。几位侍郎派人四处寻了一圈,最后在宫门不远处的茶楼找到了何文茂。

户部跑腿的衙吏寻过去的时候,何文茂正和赵知良坐在一处喝茶呢,因为赵知良是兵部侍郎,因此户部衙吏到觉得挺正常,此次户部调粮与兵部调军械分不开,尚书大人大约是有事要问赵侍郎吧?

户部衙吏都找来了,何文茂也没法继续耽搁,他不情不愿地回了户部,下了条命令,说他要亲自去府库盯着调粮,让谢常静留守户部,先核算调集数目,将文书上的工作都做好,等过几日好写成奏疏,上奏圣上。

文书上的工作当然也很重要,因此谢常静点点头没什么异议,他拉了度支主事顾三爷,还有另外两位侍郎和一位主事,在户部闷头忙活。而尚书何文茂,则带着自己亲信的一位侍郎、一位主事,离开去了京畿粮库。

户部这里忙着折腾调粮时,消息已经传到了安国公府,穆老夫人松了半口气。至少能先补些粮食和军械入北境,总比两手空空,什么都讨不到要强多了。

“还幸亏蒋侍郎有远见,早早就防备着这一日。”孙先生来见后宅夫人们时,是这样说的:“自打几年前,蒋侍郎作为钦差去过一趟北境之后,他就一直未雨绸缪,为咱们北境打算。他任库部主事的那几年,表面上不显山不漏水,实际上真是为咱们北境做了不少事。”

孙先生将蒋文斌偷偷藏军械的事毫无隐瞒,全部都告诉了穆老夫人,还有穆氏夫人们,老夫人听过之后长叹一口气:“可真是难为他了。这么些年,就这样瞒过来了,这一个不小心,可是要掉脑袋的。”

“谁说不是。”孙先生也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但现在好了,这些军械物资总算是过了明路,过几日就能运往北境了。整整两百车军械,可是不少,至少可以


状态提示:第473章:曙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