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青春校园>职业药师>211 回归

苏鑫之前能用的原因,是因为药物本身是小分子药物。

即便经过特殊分子的修饰还有包裹,整体依然不算大,通过血脑屏障的话,难度比较小。

可是啊,针对阿尔兹海默症脑补损伤修复的药物,其本身分子量大,空间结构也复杂。

想要包裹起来,形成的颗粒会很大,想要通过血脑屏障,需要的能量太多。

本身那些转运蛋白的能量有限,想要将药物运输过去,总不能给那些颗粒们提供能量吧,难度就更大。

所以一环套着一环,除非有新型小分子药物出现,否则以现有的情况,是没办法使用已有的方式。

要么,再去搞一个小分子药物?

嗯……

那不知道要多长时间,靶点已经被全世界认可,可以说是全世界度都在攻坚。

现在要是从头开始搞一个全新的小分子药物,落后太多,除非系统给出全新的提示,或者索性给出图纸,那还有点希望。

否则,面谈。

否定小分子药物之后,剩下的就是怎么将大分子的药物想办法伪装起来,穿过血脑屏障,运送到靶点。

伪装,穿过去?

以前重点工作都在伪装上面,给药物弄个皮草,装成高富帅,那些细胞膜之类的屏障,也就放开了。

如果不能伪装成高富帅,则需要从另一方面下手。

大分子药物本身,是矮丑穷,细胞膜等组织,绝对看不上他。

要是……

血脑屏障瞎了呢?

认不出来眼前的药物是矮丑穷?

似乎是个路子,但是后果也严重。

血脑屏障瞎了,哪怕是暂时瞎掉,药物能进去的同时,其他不知道什么东西的玩意也能进去。

到时候,也分不清是啥,就在靶点一通乱搞,指不定弄个更严重的后果。

所以啊,弄瞎血脑屏障的路子也不靠谱。

开启启发状态之后,苏鑫脑子蹦出各种各样的想法啊,那些想法似乎不受控制一样,自顾自的往外蹦跶。

那个活跃程度,就像是满脑子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敞开了撒欢。

为此,他甚至忘记了去上课。

课堂上,马玉刚按照日常习惯,往角落里看看,发现那里并没有空白。

看样子,苏鑫没来。

于是他趁着没上课,给苏鑫的舍友发过去微信询问。

问他在干什么。

舍友张庆柳出门之前,就发现苏鑫在彻夜思考,大客厅里的黑板,都让他画满了,这还不算,几个桌子上也是画了很多结构式还有方案。

大概看了下,他没有敢去打扰苏鑫。

因为做科研的人都知道,在全神贯注的情况下,不希望有任何人打扰到自己。

张庆柳扫了几眼之后,发现跟自己的研究领域差的有些远,便小心翼翼的热了个面包给苏鑫放在桌子上,然后就去实验室。

……

马玉刚了解情况之后,暗暗的攥住拳头。

这才是苏鑫来的最大价值!

他来上课,是为了堵住别人的嘴,而在京大搞研究,则是周院士的目的。

当初在京师大开会的时候,高分子所、有机所、化学所、光华大学,一众教授都想挖走苏鑫,想不到北河大学早早的就画上大饼,并且还安排他去哥伦比亚大学进行交流访问。

好在周院士独辟蹊径,按照联合培养的方式,将苏鑫弄了过来。

最开始的时候,闲言碎语可是不少。

大家都在质疑苏鑫的科研底子到底行不行,弄出来的那点东西,或许就是撞大运。

然而,哥伦比亚大学的交换生涯,将那些谣言击得粉碎。

苏鑫只用了几个月时间,便帮助陈暮教授项目组,搞定了困扰他们电池进步的电极材料晶型。

这还不算,同时搞定了一种耐油性高通量过滤材料,还有新型消毒剂!

如果说,之前他搞止血材料,还是因为运气的话。

那么看看现在呢?

同时搞定三个材料,并且还是跨着细分学科。

除了那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还在喊着他不来上课,别的还有什么好说的?

要不是京大人很多骨子里的骄傲,恐怕现在早就开始无脑吹了吧!

马玉刚教授想了很多,站在教室的讲台上发呆,以至于等到上课铃响了五分钟,他仍旧没有动作。

学生们开始小声的议论,坐在第一排的学习委员见状,小声的喊道。

“马老师,上课了,马老师……”

连着喊了好几声,马玉刚才反应过来。

“嗯?怎么?”

学委指指手表,小声提醒。

马玉刚拍着脑门,差点忘记自己来干什么。

他翻开教案,瞥了一眼今天的内容,然后合上,开始上课。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药物借助氢键等作用,进入细胞膜的几种可行性方式……”

作为知名学者,马玉刚讲课从来不喜欢用t,需要展示照片的时候,他还喜欢用幻灯机。

至于文字,关键部分从来都是手写。

在需要大量图片展示的化学课上,除了很多老派教授,能做到他这样的已经很少。

一边讲课,他还不忘露出笑意。

苏鑫啊,终于开始实现最大价值!

而在课堂之外,京大校园里。

一个相貌惊艳的女生,正拖着大大的行李箱往住宿去走去。

雪白的大鹅羽绒服,和她的皮肤一样,白得耀眼。

双颊的粉色,显示出她走了不短的距


状态提示:211 回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