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修真哲学家
梓星对于人情世故的研究,可以毫不谦虚的说一句:比朱爷爷还要透彻呢。那是因为实际有需要,梓星前世就是需要靠这个来吃饭的呢。而朱爷爷嘛,机缘好,n万年以前就是一位屈指可数的修真高手,被人巴结奉承惯了,用不着看人脸色,自然在人情学问方面拍马也赶不梓星。
正因为真正做到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梓星对待朱爷爷的态度便有所保留。
朱爷爷基于其本心,似乎特别特别的关照姜文蔷。梓星身为姜小姐的未来夫婿,却并不把朱爷爷的“关照”视为理所当然的一件事儿。如果有了这种习以为常的心思,迟早要吃大亏的。
梓星前世就没少遇见过这样的事情。
比如,朋甲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乙吃。刚开始乙很感谢,久而久之便习惯了。习惯了,便理所当然了。
于是,直到有一天,甲将鸡蛋给了丙,乙就不爽了。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甲的,甲想给谁都可以。为此,她们大吵一架,从此绝交。
又比如,有一年,很热的夏天,一队人出去漂流。女孩的拖鞋在玩水的时候,把拖鞋掉下去了,沉底了。到岸边的时候,全是晒的很烫的鹅卵石,他们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于是,女孩儿就向别人寻求帮忙,可是谁都只有一双拖鞋。
女孩心里很不爽,因为她习惯了向别人求助,而只要撒娇就会得到满意的答复。可是这次却没有。她忽然觉得这些人都不好,都见死不救。
后来,有一个男孩将自己的拖鞋给了她,然后自己赤脚在那晒得滚烫的鹅卵石走了很久的路。还自嘲说是“铁板烧”。女孩表示感谢,男孩说,你要记住,没有谁是必须要帮你的。帮你是出于交情,不帮你是人之常情。
女孩记住了男孩的话,自此以后学会了对施以援手的人铭记在心,并给以更大的回报。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好。一开始,感激不尽。可是久了,便是习惯了。习惯了一个人对你的好,便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有一天不对你好了,你便产生怨怼。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你的要求变多了。
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
朱爷爷并不晓得他替“姜丫头”小小的测试了一回梓星,竟会引起梓星心中翻天覆地的巨。不过他对梓星的回答基本满意。于是他教诲梓星道:“姜丫头对你实在好得没话说。你们现在聚少离多,也没办法。等以后结了婚安定下来,你要多哄哄姜丫头,让她心情愉悦……”
唠唠叨叨的样子,很容易就会让人产生出一种“姜文蔷难道是他的私生女”的不健康联想。这个还真有可能。不说别人,梓星现在首先就冒出了这种怀疑。产生怀疑之后,想象力愈发丰富了,梓星甚至还联想到:姜小姐果真是朱爷爷的“私生女”的话,那她现在该有多少岁了啊?
以百计那是天大的笑话,以千计那是大笑话,以万计那是普通笑话……少说她也应该有好几万岁了。想到未婚妻子的可能年纪,梓星好一阵毛骨悚然。
走了好一会儿神。朱爷爷一连提醒梓星几遍要“多哄姜小姐”,他才回过神。
对这类问题梓星可谓是深有研究。他一本正经的说道:“爷爷啊,这个你就不懂了……”
“我不懂什么?”朱爷爷惊讶的问。
“有一位名人说过一句至理明言:‘巧言令色,鲜矣仁’。也就是说整天花言巧语哄别人开心的家伙,没几个是好东西的。”梓星侃侃而谈:“按照我的人生经验,也觉得是如此……”
为了强调之前“立论”的正确性,梓星不惜长篇大论的讲了一个“寓言”给朱爷爷——
傍晚,一只羊独自在山坡玩。突然从树木中窜出一只狼来,要吃羊;羊跳起来,拼命用角抵抗,并大声向朋们求救。
牛在树丛中向这个地方望了一眼,发现是狼,跑走了;马低头一看,发现是狼,一溜烟跑了;驴停下脚步,发现是狼,悄悄溜下山坡;猪经过这里,发现是狼,冲下山坡;兔子一听,更是一箭一般离去。
山下的狗听见羊的呼喊,急忙奔坡来,从草丛中闪出,一下咬住了狼的脖子,狼疼得直叫唤,趁狗换气时,怆惶逃走了。
回到家,朋都来了,牛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的角可以剜出狼的肠子。
马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的蹄子能踢碎狼的脑袋。
驴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一声吼叫,吓破狼的胆。
猪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用嘴一拱,就让它摔下山去。
兔子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力量尽管有所欠缺,但我跑得快啊,可以帮你传信呀……
在这闹嚷嚷的一群中,唯独没有狗。
真正的谊,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关键时候拉你的那只手。那些整日围在你身边,让你有些许小欢喜的朋,不一定是真正的朋。而那些看似远离,实际时刻关注着你的人,在你快乐的时候,不去奉承你,你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为你付出、关心你的人,那才是真正的朋
……
朱爷爷最后也不得不承认梓星说的有道理。不过他老人家也挺郁闷的,忍不住对梓星“吐槽”:“……子辛啊,你这家伙真能说。是不是也可以把你的这般表现,视为‘巧言令色,鲜矣仁’的另外一种模式?本来只需要你点个头,承诺好好对姜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