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春苗也听出太后语气中带的这点小惊喜,也猜到太后准是在为朱恒物色合适的贴身宫女人选。
说实在的,在她看来,与其让曾荣跟着朱恒,还真不如跟着皇贵妃。
首先,朱恒是个废人不说,且性子也相当孤寡离群,偏太后又是一个护短的,曾荣跟着他是要前程没前程要幸福没幸福且还得三天两头挨罚。
其次,朱恒和皇贵妃的积怨由来已久,别看皇贵妃现在没动他,那是因为他目前对皇贵妃不构成任何威胁,且还有太后护着,若太后没了,估计这位二皇子不用等皇贵妃动手就该自行了结了。
到那时,曾荣除了跟着陪葬还有第二条路吗?
“启禀太后,阿荣这孩子可不愚笨,她只是命不太好,从小生母没了,跟着后娘吃了不少苦。幸好,老天补偿她了,给了她一副聪明的头脑。”柳春苗陪笑道。
果然,太后一听“生母没了”先是微微蹙了蹙眉,继而盯着曾荣的脸庞又细细端详了片刻,这才说道:“能这样就不错了,看来是个有福气的。穷人家的孩子寄住到书院,不但学会了采药,还学了刺绣,学了认字念书,也学会了画画,就算是普通的小家碧玉也未必有你这份运气和才学。”
先天出身不好有什么打紧,后天的福气同样很重要,有福气,再加上运气,才能压制住那些牛鬼蛇神和魑魅魍魉,才能出人头地,才能扶摇直上。
这不,曾荣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可能正因为生母没了被赶去书院寄住,结果学了一身本事进京了,在京城刚站住脚又进宫了,进宫不到半年时间,名气就传得沸沸扬扬的,倒是应了那句老话,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好事能变坏事,坏事也能变好事。
而朱恒正好跟曾荣相反,他倒是有个好出身,中宫嫡子,且还是嫡长子,妥妥的太子人选,可也正因为这出身害了他,这辈子,连个正常人都做不了,还谈什么福气不福气的?
就是不知这小丫头跟着他,能否也带点福气给他,再不济,能护着他别被那些魑魅魍魉欺负也成,她也不指望这孙子能有什么出头之日,只希望他余生能平静且平安,足矣。
曾荣一听太后这话,感觉一股凉气自下往上,忙深吸一口气,回道:“启禀太后,奴婢惭愧,过往种种,没少纠缠,今儿幸得太后提点,犹如醍醐灌顶,原来看破与放下也就在一念之间。看来,奴婢的修为还差得远,还需好生历练历练。”
“你果然是个有慧根的,放心,你还年轻着呢,锥子放进布袋里,总会有脱颖而出的那一天,着什么急呢?等年岁大了,历练够了,你的修为也就上来了。”太后难得地笑了。
这丫头可比阿梅灵透多了,是个好苗子,好好栽培栽培,留在她孙子身边做个掌事姑姑应该是不错的。
就是有一点,聪明人往往野心也大,她孙子又是那个状况,这丫头未必肯安心留在他身边。
这倒是个难题。
不说别人,只怕童瑶那个女人也在打她的主意,否则,这姓柳的也不会蠢到当着她的面说这孩子从小没了生母,不就是怕她把她留下来么。
奇怪,不就是个小小的绣娘么,有什么好争的?
莫非,这小丫头还有别的什么特别之处?
太后正暗自掂量时,门外有宫女回话,说是皇后和皇贵妃以及各嫔妃来请安了。
曾荣一听,先瞄了柳春苗一眼,柳春苗后退一步,跪在她身边,“启禀太后,这常服若没有问题,奴婢就先告退。”
“也好。”太后点点头。
之前阿梅一事就是她操之过急了,因而,曾荣一事她得权衡权衡,还有,这小姑娘言谈举止既不像是乡下来的也不像是她这个年龄段的,十三岁的孩子有这么沉稳通透的?
因此,她得找人好好查一查。
“奴婢也告辞,恭祝太后万福金安。”曾荣见柳春苗起身,也跟着起身。
只是两人刚往后退两步,呜啦啦的进来一堆人,打头的是王皇后,后面的是皇贵妃,再后面,还有七八个嫔妃以及四五个未成年小女孩,曾荣自是不认识,又不敢抬头,只觉满屋子的珠翠环绕,满屋子的香气袭人。
原来,这些女人们是去南苑参加上巳节的祭礼回来,给太后送来了南苑新开的兰草,以备太后兰汤沐浴之用。
见到柳春苗和曾荣,王皇后眉头微皱,目光很快落在太后炕几前的这件常服上,也就知道曾荣因何而来了。
因而,待众人互相见礼完毕,王皇后对太后笑道:“启禀母后,儿媳有一事欲向母后禀明,求母后成全。”
“皇后但说无妨。”太后笑呵呵地回道。
对这个皇后她还是比较满意的,到底是世家大族出身,端庄大气不说,为人也算聪明大度,没有那些拈酸吃醋的坏毛病,自打她进宫后,后宫的妃子添了三四个有身孕的。
当然,太后也心知,皇后是在和皇贵妃斗法,此举意在压制皇贵妃,不想让她一人独霸着皇上不放,说到底,也是皇后的私心。
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总归是皇室受益了,多了好几个子嗣,而这正是她这些年一直想做却没有做成的。
更别说,皇后的娘家兄长前几年还替朝廷解决一个这么大麻烦,让她儿子省了多少心。
因此,从这两点来说,太后着实感激皇后。
“回母后,是这样的,还有十几日是母后的六十大寿,儿媳想起一事,十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