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大明第一太子>第213章 牲畜

吃完饭后,大多数官员都回去处理工作去了,只有高位的一些人陪在朱标身旁,一起商量规划安民开荒的事情。

风阳知府的意思是既然还有近十万人,与其分散立村,不如统一建立个大些的镇子,如此也好集中人力物力。

凤阳府的地图被摆在桌子上,各村落城镇也得被仔细勾画在上面,原本空荡的村落也都被前面十余万人填满了,虽然还可以再塞进去一些。

但是一个村子的附近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良田沃土也就那么几块,荒地再多不适合耕种也没办法,何况朱标的打算是刺激人口发展,那就得给新生儿都留下口粮,哪怕一村中每户的耕地都不能太少。

看朱标没有意见,风阳知府就在地图上比划起来,能建立大型城镇的地方也就剩那么两处了,需要地势相对平坦,旁边有耕地有河流,离官道不远适合运输建材,唯一的缺点就是四周没有村落,人烟稀少。

朱标点点头,此事非同小可,表示明日要亲自去实地去看一看,风阳知府早已亲自跑过两趟了,不过他也不可能拦着朱标。

官员们看朱标有些疲惫了,都懂事的告退出明日再来拜见,朱标让刘瑾把他们送出去,屋内就剩下他从京城带来的嫡系了。

朱标打起精神看向张帆,自暴雨之后分别,朱标每日都会记挂那些孤寡妇孺,张帆感受到太子的目光立刻躬身说道:“托殿下的洪福,那些妇孺都平安的到了此地。”

朱标满意的点点头:“你做的很好,没有辜负本宫的信任,本宫还一直很担心,毕竟那些孩子的身体都太过虚弱了。”

张帆也笑了笑,他为了完美办成此事可没少费心,现在能让太子满意那这辛苦就没有白费,躬身回了几句。

朱标心情舒畅了些,看向朱棡说道:“老三你这次也辛苦了,没累着吧。”

朱棡笑着说道:“真是太不容易,其实臣弟还好,大哥才是真辛苦。”

朱标又对其余人都问了一遍,这些人自南京跟他到山西,现在又走回凤阳,路上朱标对他们的要求都颇为苛刻,到现在就剩下收尾了,应该鼓励鼓励了。

等到天色昏暗了,所有人都退下了,朱标揉了揉脸放松了下面部肌肉,刘瑾心疼的端上一碗鸡汤:“爷,您让他们早点退下就是了,这一路奔波劳累了,何必又跟他们耗费心力。”

朱标看了他一眼,确定只是因为心疼自己才说出这句话,否则朱标还得训斥几句,今日是实在没有力气了。

刘瑾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看着朱标喝完鸡汤后,赶忙出去又端来一盆洗脚水又在里面加了一些太医给的药材。

朱标把脚泡在热水中,舒服的叹了一口气,果然做什么都不容易啊,这一路朱标每日都要操心方方面面的事情,与北伐时还不同,那时朱标只需要管着将军们,士卒们自有军纪管着。

令行禁止就是了,而这一路都是普通百姓,而且大多是目不识丁,这辈子没出过自己村子的都大有人在。

跟他们无论讲什么就是听不懂,朱标刚开始还责令士卒绝不可轻易动粗,对百姓当以安抚为主,结果就是各种鸦飞雀乱,行军都能走散了。

朱标试着改变,但最后发现的就是鞭子确实比道理有用,而且见效极快,朱标最后只能安慰自己,他们已经这样了,这是时代的局限。

第二天一早,朱标领着官员们去了凤阳知府规划的土地之上,实地考察了种种情况终于确定此处确实不错,适合建县城。

得到朱标的批示后,风阳知府打马会城立刻去安排发动劳役并组织工匠,朱标当先带来的青壮有了用武之地,先是让他们就地伐木,这以后就是他们的新家,自然要由他们干活。

留下徐允恭常茂郭翀等人负责,朱标领着朱棡又去看了一遍已经安顿下来的百姓,说是安顿其实就是有了个破房子而已,还是靠着军中供给粮食,而且村里的耕地多年没有耕种早就荒废了。

朱标看了一圈后,就责令朱棡带着官员士卒,把所有百姓都召集起来,老弱妇孺留在家中收拾,其余人统一干活,房子从村头修到村尾,耕地也是如此,反正现在还没分田。

若是任由他们各扫门前雪,恐怕他们连冬天都熬不过去,必须有组织的办事,官员们肯定是不够用的,朱标只能优先挑出识字的士绅子弟帮着管理规划。

朱标下完命令后自嘲的笑了笑,再怎么打压,该办事的时候还是得依仗人家,朱标也算体会到历代君王的无奈了,离了他们真的是什么都不好做。

凤阳府也开始秋收了,朝廷下令今年凤阳府粮税不必上缴户部,而是留着用于安顿迁民,朱标也懒的考验官差们的良心,直接派勋贵提刀去盯着,谁敢贪一粒粮食,立斩之!

朱标基本每日上午安排差事,下午去各村落走一圈,干活的男人们都好说,给他们吃饱饭后怎么都行,村中的女人们就麻烦了。

鸡毛蒜皮的事情就没停过,当地差役跟士卒的矛盾也少不了,还有被选出来管理的世家子弟们,有点权利就想照顾沾亲带故的人。

林林总总的事情,还有县城建材短缺,这也需要朱标想朝廷申请,最近更是不知道牲畜们得了什么病,竟然开始互相传染起来了。

倒下了足足数百头牛,朱标下令只要发现都隔离到一处,它们体温很高,喂什么也吃不下,鼻子里还留出浑浊的液体,眼看都要不行了


状态提示:第213章 牲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