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大明第一太子>第228章 前退后进

下朝之后朱标跟着自己父皇回了御书房,今日需要批阅的奏章也都送上来了,最上面的就是李善长亲笔所写的乞骸骨退养的奏章。

朱元璋拿起来看了一遍说道:“这算是第四次了,也可以应下了,标儿明日你走一趟吧。”

朱标点头应诺,李善长估计也猜到了现在正是时候,所以才敢在朱标回返凤阳之前正式退养,皇帝多次挽留,太子亲送退养,这也算是臣子的完美的结局了。

朱元璋想了想叹道:“李善长可谓是位极人臣,如此也不在乎再给他加上一点儿了,也算给后面的文官们立一个榜样,让他们知道只要忠心辅国自可得享尊荣。”

朱标一听就明白了,朱元璋这是打算让李善长配享太庙,直到现在朱元璋可都没有给任何人许诺过这件事,跟随他的开国功臣们都眼巴巴的盯着呢。

太庙乃是皇帝的宗庙,就是供奉祖先的地方,这种供奉祖宗的地方在夏朝时就有了,自秦汉之后,供奉皇帝祖先的地方就叫太庙。

作为皇帝自己家的祖庙,里面供奉的都是皇帝的父母一类人,受后代皇帝的磕头跪拜也是当之无愧的,不过后来为了褒奖一些功臣,允许非皇帝亲族或是远亲的人配享太庙。

而这些配享太庙的人和先帝一样,可以受后代皇帝皇子的跪拜磕头,享受到大型的祭祀,这是古代一个死者的最高荣誉,因为皇帝死后也不过是如此。

对于封建时代的人们来说,这是想都不敢想的,配享太庙虽然没有实际的利益好处,但对古人尤其是封建臣子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誉,也是他们一生的追求。

现在来说朝中有自信能配享太庙的也就剩下徐达常遇春了,按理说汤和也是有这个资格的,不过他刚刚被削掉爵位,谁也不知道朱元璋的心思如何。

朱标点头应下后说道:“那明日儿臣去长沙王府宣读旨意后就直接启程回凤阳了,入冬之前还得儿臣亲自盯着才好。”

朱元璋其实不太舍得儿子这么快就回去,不过当爹的就这样,头都没有抬就说道:“知道了,还有凤阳是咱的老家,那些原本的百姓也得多加安抚。”

朱标躬身应诺,就要退出去的时候,里面传来一句:“晚上到你母后那吃饭。”

朱标笑着应了一声,然后就出了御书房,朝着宫外走去,今日是杨宪的生辰,估计也是他最后一次过了,朱标当然得去凑凑热闹。

朱元璋现在的态度就是力挺杨宪,所有人都知道等过几天李善长正式把公务一交,杨宪就会成为大明丞相了,无数人都想着趁着这个机会攀攀关系,往后丞相家的大门可不好进了。

只有最顶层的几个人才清楚,杨宪不过是被皇帝推出来的弃子罢了,若朱元璋真的爱惜杨宪,那现在就应该外派,让他有时间把以前的烂摊子都收拾收拾,而不是这么急着把他捧上位。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杨宪这些年步子太大,为了追求政绩,留下的漏洞很多,只要皇帝不在力挺,胡惟庸等人随时都有把柄把他送上断头台。

不过三品以下的官员们可都看不出来,毕竟他们还没有进入到那个圈子,官场上自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把话给你说透,一切都靠自己。

现在是午休的时候,杨府面前车水马龙,官员们穿着常服捧着礼物往里走,门前有人拿笔记录,好一派富贵之相。

朱标的车架靠近自然有人通报,不一会儿杨府涌出一大群人,杨宪跑在最前面,他是怎么也没想到太子殿下居然能来,毕竟朱标事务繁忙也是出了名的。

在往深了想,太子殿下下朝后是跟圣上一起走的,难不成是圣上叫殿下来给他捧场,其余人也都是这个想法,毕竟杨宪跟太子殿下素来没有什么交集。

朱标走下车架,面前已经跪倒了一大片人,杨宪领头说道:“臣恭迎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朱标挥手让他们起身:“今日是你生辰,本宫也是来为你庆贺,都不必多礼了。”

一行人喜气洋洋的簇拥着朱标进了杨府,里面的摆设倒也一般,院落也不大,屋内就更不必多说了,由于来的人太多,真是还在院子里摆上了好几桌。

朱标笑着对一旁的杨宪说道:“本宫看你今日可是收了不少贺礼,换个大些的房子也够了。”

杨宪赶忙笑道:“殿下说笑了,同僚之间所送的不过是一些点心果品罢了。”

朱标又接着打趣了几句,他今日又不是来捣乱的,何况这种事什么时候都免不了,明里不让送暗里还不能送了?

院子里的低品小官或者杨家的那些远房亲戚自然是没资格去迎接太子殿下的,如今都跪在两旁,朱标直接被领进了最中间的正殿当中,里面的菜也都换上了新的。

杨宪伺候朱标落座后,在一旁坐下,其余人心中也有数,够资格的就在一旁陪坐下来.没资格的朝着朱标一躬身就到屋内另一旁的桌子上去了,

朱标先是对杨宪说了几句祝寿的话,让他连连干了好几杯酒,脸色都变红了,杨宪也是聪明人,哪怕现在有些上头了,但也猜到自己走到了悬崖边上。

要么平步青云一步登天,要么就是衰落悬崖粉身碎骨,他难道还能不知道自己步子迈大了,但是这步子从扬州开始就不是他说了算的,他只不过是被推着走到了这一步。

也是被逼着与淮西勋贵对上了,现在胜利就在眼前,李善长已经卸任,淮西勋贵面对他的打压


状态提示:第228章 前退后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