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地保喝上了头,又见有礼一人给了他们十两银子的谢赏钱,其中一个姓李的便就开口说了实话。
只听他说道:“这位公子,我也是瞧着你是个好,才跟你讲实话,别看那地角好,可他家那药铺死过人,一下死了两个,当地人都觉得那地方儿晦气,没人爱去,你给他这价钱,真是高了,便宜了那小子。”
另一个姓张的地保见他说出实情,便也跟着说道:“若说起来,这死人的事与他们家也是无关,死的是一个孕妇,发动了要后,家里没人,自己走去了庆生堂。
可因为身上没带银子,庆生堂的伙计便不肯让她进去,坐堂的大夫自然也不肯给她瞧病,再说了,这接生本是接生婆的事儿,也不干大夫的事呀!
这孕妇大约也是因为家里没钱请接生婆,自己又生不下来,便强忍着到药铺来找人帮忙。
可她没钱呀!哪有肯帮忙的,都怕惹祸上身,竟瞧着这孕妇在庆生堂门口难产而死。一尸两命。
后来这孕妇的相公回家见妻儿一块死了,也不收殓,坐在门口哭了一整天,晚上后半夜没人时节,一根麻绳吊死在庆生堂门上。
从那以后,庆生堂的生意便更是不好,半死不活的,开不下去,周温倒是想把这铺子也兑出去,哪有人敢要啊!谁不怕这一家子冤魂索命。”
“这里的人怎么都这么冷漠!竟然瞧着一个孕妇难产,不理不睬!还是在药铺门口!”小朵气愤说道。
姓李的地保便是嘿嘿一笑,摇头叹息:“这年头好人难做呀!再说一件事给你们听,也是这周家的事,他不是急着用钱,一下要了你们两年的租金么,你猜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儿子好管闲事!被对方讹上了。”
有礼闻言怔一怔:“管个闲事,怎么倒能被对方讹上?”
姓李的地保便又说道:“周温的儿子单名一个童字,是这里学里的学生,上个月放学归家路上,看见一位老太太倒在路边呻吟。这周童便好心将老太太扶了起来,送她回家去。
当里这老太太家里人都感谢周童救了老太太一命,可哪里想到,过了几天这老太太便是一命呜呼,老太太家里人便将周童告上了衙门,说是周童撞倒了老太太,要周童抵命,否则就要赔三千两银子丧葬钱和医药费。
县太爷升堂问案,却因没有双方都只有一面之词,又没有证人证明当里的情形,便是葫芦僧判了葫芦案,说是老太太死了,本着死者为大的常理,判周家赔付老太太家一千五百两银子了事。”
姓李的地保说罢,喝口茶润嗓子,姓张的便接着说道:“这个周温也是,认为儿子是冤枉的,不服判决,非要上府台衙门再告。这一下倒是惹火了县太爷,也不葫芦僧判葫芦案了,咬定就是周童撞死了人,一命抵一命,判了周童个斩监侯,秋后便要问斩,不剩下不到半个月时间。
周温去府台衙门告输了,又告到杭州御史那里,还不知道怎么样呢。这不,家里的田产老宅都卖的差不多了,连大儿子的婚事都推了,到处凑银子打官司,只怕也是个输。”
那姓李的便又叹道:“要说这个周温也是个杠子头,当初选个赔钱了事不就完了?不过一千五百两银子的事,也不用搞成现在这样,搞的要家破人亡,儿子还当不了要死。真正是得不偿失。”
“若他儿子真没有撞人,难道就不该求个公道?”小朵道。
姓张的地保喝杯酒,笑道:“你一个妇道人家,终日关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确迈,哪里知道这世事险恶。如今撞没撞人,只有天知地知,周童知,那老太太知。老太太已经死了,只有周童一个人的口供,就是县太爷是个青天也没办法凭他一个人的口供公正判案啊!
再说那周温家也不缺这千八两银子的,息事宁人不是更好?非要闹腾求什么公道。这下子公道了,得罪了一干官家,哪个倒肯饶他?人家家只死了一个老太太,他们怕是要赔上全家人的性命。”
“所以说这世间的事,总是一报还一报,坏事不能做。这指不定就是死在庆生堂门口的那一家子前来索命呢。”姓李的地保跟着叹道。
小朵听闻此事,心里便觉得不舒服,可听了二位地保的话,却又没什么能反驳的,于是这面上的颜色便添了几分郁闷之意。
姓张的地保见小朵面色不好,便又笑道:“想你们二位做这马医营生,却是好处,总归不是人命,不会闹出这样的事故来。”
有礼忙应着,又劝酒。
二位又喝了几杯,便也起身告辞。
小朵与有礼将他们送出门来,又说几句寒暄扩知,各自分别。
小朵和有礼自回家去,小朵因叹道:“也不知这周温究竟是个好人还是坏人,若说先前没救治那个孕妇,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坏人,可后来他儿子这件事,他又坚持要讨个公道,看上去又觉得他实在是可怜。”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依我看这周老板不过是个自私自利的商人罢了, 再说了,他儿子这件事,本就说不清楚,当时也没有证人瞧见究竟撞人了没有,县太爷的判决也不能说没有依据。”有礼说道。
小朵朝他翻白眼:“若他儿子没有被冤枉,他会散尽家财求公道?从这一点上说,他儿子必是被冤枉了的。”
“理是这么个理,可这世上也有许多人并不会按常理出牌,咱们也不过是道听途说,不知就里,不便评论。”有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