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回到三国打天下>第528章 围城打援(二)

看到大家的表情都很沉闷,完全不似打了胜仗的样子。高顺估计肯定是轻骑兵的伤亡不轻。于是在老刘向自己询问汉军的伤亡情况和今天消灭了多少倭兵时,高顺急忙起身,把刚才打扫战场的情况向老刘等人并报了一番。

经过今天的连番恶斗,战场上战死的汉军人数共计一千零三十二人。其中轻骑兵九百二十八人,步兵一百零四人。另外还有伤员三百二十人,其中重伤员八十七人,现在都已经送回岐阜城由军医负责救治去了。

至于今天汉军消灭的倭兵总数,因为后来逃跑时死在路上的倭兵尸体的数量还没有全部统计完,因此高顺只是大概的估计了一下,然后再加上河边战场上的倭兵尸体,合计达到了三万八千多人。缴获的倭人战马也有三千多匹,现在也被赶入了步兵的军营之中。只是这些战马都没有马鞍马镫,就连马缰绳都没有一根,再加上这些战马体型矮小,估计以后用来运送军粮等辎重还可以,要想骑这些马打仗肯定不行。

刚才轻骑兵在清点人数的时候,便已经发现缺少了上千人,现在听了高顺的战报之后,大家才知道今天轻骑兵的伤亡竟然过千。战死的更是达到了九百二十八人,对于只有,这个数字已经不少了。

今天轻骑兵之所以伤亡过大,主要是因为在阻击倭人援军的时候,双方的人数相比太过悬殊。张飞与徐晃只带了两千名轻骑兵,对抗的则是四万多倭兵。虽然开始的时候被他们用弩箭射死了近万人,但是三万多人对两千人仍然差距太大。而且为了不放走河边被汉军围住的那些倭人骑兵和原来的守军,他们才拼死挡住了倭人援军的进攻,使得倭人未能突破他们的防线。这也可以说是为了保证整场战斗的大局,这支轻骑兵队伍不得不做出了一定的牺牲。按照今天的战报,被消灭的倭兵接近四万人,那么如今古屋城中的倭兵加起来也就一万出头,因此大家纷纷向老刘请战:明天一定要打下古屋城,杀光城中的倭兵倭将,为死去的战友报仇。

老刘摆了摆手对大家道:“今天我们失去了上千名士兵,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但是这些士兵也不是白死的,他么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我们杀死近四万倭兵的战果。我们大家都是军人,当然知道既然要打仗,那就没有不死人的,只是我们带兵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能让士兵去白白送死。对于这些战死士兵的家属,我们一定要厚加抚恤。至于你们说明天就要攻打古屋城之事,奉孝早已经有了主意,咱们大家且先听听奉孝的主意,然后再做打算。”

听老刘这么一说,众将都把目光转到了郭嘉身上。郭嘉长身而起,先向老刘点了点头,然后才对众人道:“主公,诸位将军,我们此行倭岛的目的,乃是为了彻底平定倭岛,并使之成为我大汉的土地。今天我们本可以乘胜攻下古屋城,但是我觉得我们的军队数量毕竟有限,因此不如我们放这些倭兵逃回古屋城,然后在包围古屋城之时,还要故意给倭人留下几个缺口,目的便是让倭人派信使出去搬救兵。而我们先派人四下打探一下古屋城以北的地形,寻找几个适合设伏的地方埋伏起来,专门对付那些前来增援的倭兵,此乃围城打援之计,我们士兵手中的连弩等利器正适合用来伏击敌军,如此一来,我们不仅可以轻松消灭倭人的救兵,更可以在吃掉几支援兵之后,再把古屋城攻下来。到时候估计公台先生带领的水军也该占据了倭面土国,从北边打过来了。这样我们便可继续北上邪马台国的王城宇都宫,与水军南北夹攻,争取尽早拿下宇都宫,如此一来,则邪马台国可定。剩下的倭奴国也就不足为虑了,诸位将军看看,我们这样做是不是比直接打下古屋城,然后再北上对付邪马台国的大军更好一些?”

众将听了郭嘉的主意,果然都连呼妙计。而老刘其实早就同意了郭嘉的这个办法,这样做最好的一点,便是可以减少汉军的伤亡。否则只要是两军近战,虽然汉军的盔甲和武器远胜倭兵,但是在双方短兵相接的情况下,还是不可避免的要出现伤亡。因此众人商议了一番之后,老刘便决定下一步就用郭嘉所出的围城打援的方法,先用古屋城来调动邪马台国的援军前来支援,只是倭人能否上钩,就看邪马台女王对古屋城的重视程度了。

定下了计策之后,汉军便在古屋城周围驻扎了下来,同时还故意在北边和西边两支军队驻扎的地方留下了一个缺口,以便放倭人的信使逃出去。

果然到了后半夜,有两名倭人小心翼翼的从古屋城的城墙上用绳子爬了下来,然后游过护城河,趴在地上匍匐着从那个缺口逃了出去。汉军的哨兵早已看到了他们,但是为了实现郭嘉定下的计策,故意放他们溜了出去。而那两名信使也在穿过了汉人军营之间的空地后,便加快脚步向着东北方向而去,从方向上看,他们肯定是前往邪马台国的王城宇都宫,找卑弥呼女王搬救兵去了。

消灭了近四万倭兵,并将古屋城团团围住之后,汉军并没有马上攻城。城内的姿三郎在古屋城被围的当天晚上,便派出手下的两名亲信偷偷溜出了古屋城,从汉军防守不严的缺口处逃了出去。他们的目的是前往邪马台国的王城宇都宫,前去把古屋城遭到汉人攻击的情况禀报给卑弥呼女王,并且请求女王赶快发兵前来增援,否则时间长了,古屋城


状态提示:第528章 围城打援(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