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青春校园>老乡请淡定>第八十章 收麦季

放麦芒假回家的路上,柳清影还担心赵起武家今年少了个劳力,麦子怎么收。

赵起武说的是准备找收割机,等到了家还没等他说话,黄大妮就先说道:“我们算着你今天回来,收割机都找好了,明天一早就先割咱们和你二叔家的,你这两天不出去跑了吧?”

“不出去,明天去收麦。”赵起武答应的很利索。

他说着还想去把金子从车斗抱下来,结果小家伙看到家了立刻自己跳下来,围着黄大妮和赵景山打转了几圈,被两人赶走就开始在院子里疯了起来。

赵起武赶紧去关好大门,免得它跑出去。

然后问老妈:“早上几点去?我们俩车都用上,一天就差不多了。”

“哪有那么快,还得打场呢!”黄大妮说着就走进了厨房。“赶紧吃饭吧,吃完早点歇着,明天就该忙了!”

……

真的是该忙了,金黄色的麦子铺满了田野,不少人家已经开始挥舞镰刀,收割麦子了。

三河镇这边找的收割机,就是拖拉机前面加个小型收割机,只管把麦子割倒放一遍,其他不管的。

其实赵起武的手扶拖拉机也可以挂这种小收割机,但是他们家就那么点地,又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没必要买个一年就用一次的大工具。

一大早赵起武就忙碌了起来,他那个神奇的二叔至今还没音讯。赵景山每次刚提几句,就被黄大妮打击一通,现在都不怎么提了。

除了赵起武一家三口,他婶子杨秀娥也带着赵图强来了。

一亩地收割机跑两趟就完事儿了,但是剩下的就得靠人力了,把麦子捆扎成捆,装车,送打麦场,然后碾场,最后扬场。

这是一套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劳作方式,除了碾场的时候,用牲畜比以前的少了许多,其他都没什么两样。

打麦场都是几家公用的,今年打麦场是赵景山早些时候开拖拉机拖着石磙轧出来的,所以他们就可以先用——这个顺序很重要的,谁家先打是有优势的,否则一旦遇上阴雨天,麦子会很快发芽的。

赵起武现在已经察觉出来,自己干活都不怎么觉得累,所以卖力的很。

顶着个破草帽,熟练的抓起一小攥儿麦子当捆扎的绳子,捆起一大捆麦子,手一拧再往里面一塞,一捆麦子就捆好了。

看着轻松,其实也累人,因为头上有大太阳,脚下有留下的麦茬儿。

别看小麦顶着个麦穗风吹就倒,但是收割后留下的麦茬可不是善茬,进来田里都得穿个结实鞋子,不能穿凉鞋。不然干活的时候一个不小心,脚上就得被扎几个窟窿。

而且干活的时候不半蹲着就得弯着腰,手嫩的人还得防着点无处不在的麦芒。

干过的都知道,一点都不轻松。

相比起来,最后抱着往车上装车还轻松点,至少走的时候能直腰。

不意外的,干没多久就看到了喊着卖冰棍的,报纸糊过的木箱子,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卖冰棍的有大人有小孩,反正一根冰棍五分钱,这账也好算。

赵起武看见了就喊着卖冰棍的,给自家的人一人分了一根。

特别是小图强,小家伙帮不上什么忙,就在地里走着捡零散掉落的麦穗,也累的一头大汗,小脸通红。

比他爸强多了,他爸干活还比不上黄大妮杨秀娥两个女的。

别人歇赵起武不歇,啃着冰棍继续去忙活。

老爸身体不好,他现在就是家里的劳力,正儿八经的顶梁柱。

……

两家人的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有赵起武这个不知疲倦的劳动机器,今年的麦子收的挺顺利的。

拖拉机三轮车都用上,两个司机轮流跑,速度快得很。

下午的时候,还赶上抓紧时间碾了一场。

碾场就是把刚捆扎好运来的麦子在散开铺在场里,用牛马或者拖拉机,拉着石磙在上面转圈,这就是碾场。

两个男人轮流当司机转圈,黄大妮和杨秀娥就拿着叉跟着翻场,把碾过的地方翻起来,这样碾的更彻底,更快。

这是一种效率极低,极其浪费劳力的过程,但是比比别处赶着牛马拉石磙的,他们这还算是快的。

现在其实有脱粒机的,只不过一来数量少,二来农村人信不过,总觉得那脱离脱不干净,会糟蹋粮食。

赵起武还是第一次自己碾场,开着拖拉机转圈转的不亦乐乎。他也没想过,自己这跑圈的时间,随便去做点生意,挣的钱比这满场的麦子都值钱。

这年头还没人想过这个问题,许多在外打工的,出门在外的人都要回来收麦的,包括外嫁的姑娘如果是镇上城里的,自家没田地的也要回来。

离家远点的车费来回一趟都上百块,但是不管在外是多大的老板,挣了多少钱,进了打麦场,拿起木叉和木锨,就是一个个劳力。

基本上和过年差不多,至少气氛比过年一点都不差。反正家家户户的人都比较齐,有些在外打工做生意的可能为了挣钱过年都不回家,但是收麦肯定回家。

人多了有时候也会有让人觉得好玩的事情发生,比如喝水问题,传统的都是家里准备一大盆,或者一大壶的凉茶水,最多是趁着卖冰棍的过来,买点冰棍消暑解渴。

而那些在外挣了钱的,就会买点饮料啤酒什么的,特别是割麦的时候在农田里,连个树荫都没有,是最需要补充水分的,不管什么饮料都能喝个净光。

其实细算一下,这些饮料


状态提示:第八十章 收麦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