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络游戏>隋末第一狠人>第89章开战

外面怎么样,对于邹羽他们来说,并没有影响,一切有条不紊的按照自己的节奏,管理着三州,至从房玄龄接手以后,邹羽才真的了解到差距,所有政务,到了他手中,都能很快安排妥当,特意为他准备的十个跑腿,不停的把各种命令,传递出去,很少有需要邹羽操心的。

辽东三州,还是有部分人识字,高句丽并没有自己的文字,虽然语言不怎么通,但是学的任然是汉字,即使识字的人很少,多少也有一些,因此房玄龄建议公开招募,即使无法堪担大任,做小吏还是没有问题。

大业十三年春!征东将军府下令招募识字者为官为吏,只要略懂者即可,一时间从者不少,经过半个月挑选,最终得到一百二十一人。

三月初三,上巳节,中原朝廷旨意,经过几百年后,再一次传递到辽东汉人手中。

加封邹羽的圣旨,被传扬出去,大大的振奋了人心,开府仪同三司,扶余侯,行军大总管,证明了邹羽统治的正确性,名正则言顺,别小看这一点,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对于正统性,看得很重,皇帝又称天子,是上天之子,代天牧民,多少年来百姓对此深信不疑。

皇帝就是真龙天子,一个好皇帝会让老百姓认为是真龙下凡,会给国家带来好运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农民战争也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

因此对于皇帝的任命,百姓会下意识的认为这就是天命,是最正确的事情,而高句丽和契丹人,奚人等,都曾经尊中原为宗主国,所以也会认同中原皇帝发布的召令。

为此辽东三州狠狠的庆祝了一番,带来的好处也显而易见,新征服的百姓民心迅速归附,以前治下的百姓,归属感也更加强烈,也更加自豪自己的身份,似乎这才是真正被中原认可一般,同时也坚信了自己和中原百姓属于同一先祖———盘古。

大业十三年四月十六!大吉!宜祭祀!

辽东城外两里!一座三四十米高的小土坡前!

白帆林列!数万人神色肃穆立于山坡之前,山坡下一块丈六石碑,正面上书永镇辽东!后面书写英魂不灭,永垂不朽!十二个大字。

这里原本是高句丽建立的京观!所谓京观就是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这下面整整埋着近三十万中原士卒,民夫,邹羽打下辽东城之后,就让人修缮此地,立碑,修建祭坛。

本来最好的是把尸骨运回中原,但是现在辽东城已经被邹羽占据,也就相当于落叶归根了,这次出征在即,房玄龄建议邹羽前来祭拜。

为此邹羽特意把附近另外一座不大的山,一起划为勇士陵园,日后牺牲的将士,将会埋葬这里,供后人祭拜,官府逢年过节,同样会来祭拜。

视死为生,无论那一个民族,都有这种观念,所以非常重视死亡之后的归属,一个家族可能会消亡,后辈也许有不孝子孙,但是有官府在,这就能保证自己香火不断,因此这个举措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今日祭拜,一来是祷告天地,此地日后万世,都是属于华夏领地,战士们已经回归故乡,以慰在天之灵,二来也是祈祷战事顺利,庇佑将士安慰。

虽然这只是一个祭祀活动,但是对于人心的安慰效果,却非常强大,至少增加了一份信心,也多了一份安心。

祭祀活动,随着房玄龄一声高亢的“魂兮归来!”达到了高曹,数万将士齐声悲呼。

“魂兮归来!”

这是招魂,意为着召回了三十万战士的英魂,来见证祭祀,庇佑自己。

邹羽带领所有人弯腰祭拜之后,祭祀活动才结束,数万战士开始奔向各方,迎接即将到来的战争。

高句丽的动向一直都被关注着,相反之处,因为刘仁轨封锁的缘故,高句丽反而是两眼一抹黑。

就是在种情况之下,高句丽还是出兵了,安市城的进攻最先到来,建安一线的高句丽集结了五万人马,气势汹汹的来到安市城外,大张旗鼓,做出一副大举进攻的架势。

李客师当然明白这只是高句丽的计谋,意图吸引大军过来增援,既然看出来,当然不会上当,再说有五千步卒,加上五千民夫,守卫一座围山而建的城池,短时间绝对没有,更何况还有强弓硬弩,充足的滚木雷石。

李客师不但没有增兵,反而把骑兵影藏起来,一点也没有让高句丽人发觉到踪迹。高句丽领兵将领,是乙支文德的两个儿子,乙支允文,乙支允武。

两兄弟被乙支文德调教得非常不错,人如其名,允文允武,这次偏师由他们两兄弟带领,主要目的是吸引辽东城的主力。

摆明车马,第二天就开始试探着攻城,想要给安市城带来压力,逼迫安市城求援增兵。

乙支允文排阵,乙支允武领兵,围三厥一,以松散阵型试探着进攻。

将领分为猛将,智将,猛将带兵冲锋,战场无双,智将指挥若定,面对千军万马,面不改色,轻描淡写的破之,一般的统帅都是智将。

猛将又分两种,一种勇猛但是不懂大规模指挥,带兵冲锋是一把好手,指挥就有些困难,这种将领只能领一支兵种,单独冲锋作战,可以说是莽将;另外一种不但勇猛,还能带兵,对不同情况进行协调,有针对性的作战,这种猛将介于统帅与莽将之间,可为一


状态提示:第89章开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