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泰完了!
接以阿巴泰的信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天,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时候他已经上了船。只要他上了船,就必死无疑!
尽管是同父胞兄,可是阿巴泰的死并没让多尔衮感受到多少伤感,相比于伤感,他更多的是感慨他麾下的三万精锐!
三万精锐!
大清国才多少军队啊!
大清国确实没有多少军队,要知道在另一个时空,原本应该在几个月后打响的松锦大战,这场关系大明与满清命运的决战中,满清才只有11万军队。
十一万!
这已经是满清动员的极限了!
这次入关南掠,多尔衮率领三万,阿巴泰率领三万,他们率领的自然是大清国的精锐。可是现在呢?阿巴泰非但自己死了,甚至还葬送了近三万大军!
三万大军全军覆没!
这那里是南掠,分明就是千里送人头啊!
“阿巴泰,你到底有多蠢啊!居然连这么明显的陷阱都没有看出来?”
多尔衮恨恨的骂道,他心痛的不是阿巴泰,而是他麾下的精锐,他甚至希望阿巴泰兵败,那样他还有机会收拢溃兵,可是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希望了。尽管还不知道阿巴泰的情况怎么样了,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们必定已经沉入了长江中!
“原本知道你蠢,可是没想到你居然这么蠢,简直比猪还蠢!”
多尔衮恼羞成怒的怒骂道。
他之所以会这么肯定阿巴泰,他们已经完了。是因为他相信德世子绝对不会轻易放他们离开的。
甚至之所以会把阿巴泰逼得除了走水路之外,别无他途,就是为了要他们的命。
可偏偏阿巴泰还自己往死路上寻。死了不可惜,可惜的是几万大军啊。
要是能够趁机把那些人据为己有,他现在就可以杀回大清国,和皇太极一决胜负。
当然这也是想想罢了。除非他能够得到那些旗主贝勒们的支持。不过目前的形式来说,只要有银子绸缎,想要争取那些人的支持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德世子!”
念叨着这个名字,多尔衮只觉得的头皮发麻,他突然意识到现在自己正处在一个困境之中——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
前有路振飞的十万明军,后有洪承畴的十万明军,身处他们中间的自己,很有可能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现在怎么办?
是撤,还是?
撤?
该往那里撤?
二十万明军合兵一处,又该怎么办?
一时间左右为难的多尔衮,沉思良久后,他想到了另一个人,于是立即对奴才吩咐道。
“快,去请范永斗过来!”
范永斗到了海州!
差不多在朱国强从江口搭乘“孔雀旗”的船一路北上辽东的时候,尽管他能够用六分仪、钟表测量出经纬度,完成准确的海上定位,但是在大海上,他并没有千里眼,在他率领近三百艘大海船组成船队从黑水洋使入青水洋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在一百多海里外的黄水洋,在临着海岸线的浅海区,一条由三百多艘“遮洋船”的船队也在浩浩荡荡的一路顺风而下,驶进了海州湾,径直驶进了海州与郁洲岛之间的海峡。
一上一下,在这一年,差不多双方都选择了海路,或许,这正是朱国强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
当朱国强在辽东烧杀抢掠的时候,在海州的海峡之间,那些船只同样也没有闲着,成千上万的被掠来的汉人壮丁,在往船上装着抢掠来的粮食、布匹、绸缎以及各种金银珠宝。
在过去的几天中,范永斗一直在负责着这件事——把多尔衮抢来的财物装上船,然后从水路运回大清。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去年的大旱,加之范家的收购粮食被抢,使得他们没有多少余粮卖到大清,导致去年大清国粮食严重不足的话。无论如何黄台吉也不会把心思动到海上。
但是面对几百万石粮食的诱惑,谁能拒绝得了呢?
最终在范永斗的劝说下,黄台吉同意他的建议——通过海路把抢来的粮食运回大清,搁往年这些粮食都是低价卖给范家的,范家再以粮食谋利,然后再通过海上把部分粮食卖给大清。毕竟,那么多粮食,即便是大清国想带回去,也带不走,但要是走海路的话,别说是几百万石粮食,就是上千万石,只要有船,就肯定能运到辽东。
当然,范永斗并不是白白提出这个消息,他同样也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几百万斤铜盆、铜碗、灯台之类的铜货,那些铜货和粮食一样,都是从千家万户的百姓家中掠来的,再加上从那些兵丁那里低价收购来的东西,这笔生意他至少可以挣到几百万两银子!
“东西都装上船了吗?”
一见到范永斗,多尔衮就问道。
“回王爷话,现在海州那边的船上一共装了三百六十余万石粮食,还有各种布匹一百余万匹,船差不多已经装满了,只要王爷一声令下,船队就可以启程了!”
范永斗的回答,让多尔衮想了一会,然后问道。
“现在要是再往船上装人的话,那些船上可以装多少人?”
“装人?王爷的意思了?”
范永斗看着王爷,立即联系到堂兄先前告诉他的那个消息。
大清国的京城盛京城被明军攻破了,而攻破盛京城的不是其它人,正是杀了他的儿子,抢了范家的粮食财物的德世子!
这下子德世子与大清国的仇是结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