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和老傅军医的缝合术也练习得差不多了,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盼到了一个士兵,在修筑营寨的时候意外受伤,手臂上划了一道大口子。
在李姐的威逼利诱下,他勉为其难地同意进行手术。
李姐又将手术的地点,安排在了点兵台,在众目睽睽之下,让老傅军医用蚂蟥给他麻醉,又用羊肠缝合伤口。
别说,他的伤口愈合的速度,确实比简单的包扎快了不少。
打响了第一例真人广告,李姐又安排了狗蛋和胡勒根,在军营到处宣传。
众人对于这种怪异的疗法不再恐惧了,反而提高了不少士气。
上战场最怕的是什么?
不就是受伤丢命吗?
有了良好的医疗作为保障,士兵的胆子自然也会大上不少。
另一边,沈钰和张平也将作坊和磨坊的图纸画了出来,地点也选好了,水车不日完工,牵动着磨盘转了起来。
李姐甚至让人在作坊旁边,挖了两个沼气池!
李姐真心感谢自个儿小时候,在农村住过一段时间,见过沼气池的整个搭盖过程,了解基本的结构,口述给沈钰作图,让汤叔督工建造。
军营里多的是人、马、羊的粪便,又有酒糟作为发酵物,只要管理得当,全年都能供给沼气。
用砖石和糯米砌的沼气池,不亚于现代的砖块和水泥,顶部的盖子仿制了泡菜坛子,坛口围了一圈水,防止漏气。
生成的沼气,用竹子链接的管子,通往边上的作坊,源源不断地供给燃料。
一处用于青砖和陶器的烧制,一处用于清露和白酒的蒸馏,大大节省了砍柴、生火所需的人力。
此外,经过沼气池发酵的沼液,还是绝佳的肥料,可用于屯田的灌溉。
李姐安排了三班,日夜不停地赶工生产,烧制成型的青砖用来修城营的,陶罐用来做地雷的,蒸馏后的清露则交由刘安换取物资,可把他给乐坏了。
这一批清露,可不比上次李姐随意购置的香木,用的是娇艳的蔷薇为原料,芳香扑鼻,又具有美颜功效,极受贵妇的追捧。
刘安忙去进购了一批西域的玻璃瓶,将蔷薇清露给装了起来,装扮成番商的舶来品,抬高价格,奸商的本质显露无疑。
李姐又制了一批薄荷清露,驱蚊止痒,提神醒脑,很适合夏日挑灯夜读的士族。
然而,刘安却不看好薄荷清露的销路。薄荷是本地所产,并不稀奇,卖不上高价。但是,购买清露的主力消费群体,却是有钱人,他们追求的是名贵的香料,以标榜自己的地位,因此,对于价格亲民的薄荷并不待见。
但是,李姐给他支了一招,叫“学子的钱最好赚”!
她让刘安资助了一批贫困书生,赠以薄荷清露,然后找了一堆爱串门子的阎婆,让她们给广大的家长洗脑。
—别人家的娃为什么读书那么好啊?
—因为有薄荷清露提神醒脑。
—你家的娃为什么读不进书呢?
—因为没有薄荷清露为他驱赶蚊虫啊!
而且时值乡试,盛夏开考,一考便是半个多月。你想想,要是被蚊子咬得奇痒难耐,或是在考场中中了暑,还怎么能好到一个好成绩呢?
众家长一听,有道理啊!
赶紧勒紧裤腰带,买上一瓶薄荷清露。即便是苦了自己,都不能苦了孩子啊!更何况乡试在即,还指望他能高中,光耀门楣呢!
薄荷清露的销路,一下子就被打开了,简直就是赶考学子的必备神器,订单量突飞猛增,供不应求。
薄荷清露的销路好了,但是刘安又愁了起来,他的手里积压了一批甘松清露,怎么卖都卖不出去。
东西全是李姐的作坊出品的,质量有保障。制作时特意分隔了不同的房间,用了特定的蒸甑,绝不会出现窜味的问题。
所谓“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松作为岁寒三友之一,深受文人墨客的追捧。
因为“甘松”带了个“松”字,爱屋及乌,在一众香料中较受名士的喜爱。
连薄荷都能卖得如此抢手,甘松却是乏人问津,全然没道理啊!
刘安特意派人前去打听,问下来,问题还是出在了李姐的头上。
因为李姐当堂辱骂了士族领袖人物杨一清,所以他们的生意受到了一批士族的强烈抵制。
解铃还须系铃人,刘安又去找李姐出主意。李姐勾唇笑了笑,既然那些名士要抵制她的生意,她还非得从他们头上赚钱不可!
这次李姐给刘安支的招,叫“名士难过美人关”!
她让刘安用两瓶蔷薇清露,收买了宁夏卫的几名头牌名妓,让她们帮忙在名士间做推广。凡能推销出一瓶,就给她们提成。
杨柳风总是抵不过美娇娘的枕边风,一时间宁夏士族人人喷洒甘松清露,以为fēng_liú。
之后,李姐又出了第三招,叫“信仰之力无穷大”!
她推出了沉香清露和檀香清露,以市价九折的优惠价销往各处名刹古寺,并给采购的和尚一成半的提成,销量迅速猛增。
你是不是想问,一群和尚哪里需要那么多的清露?
其实,那些清露不是给和尚用的,而是专门用来招待那些来自勋贵世家的香客,给他们净手用的,净完手后再礼佛,才更能显示心中的诚意。
香客净手后留有余香,无形之中,又是对李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