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青春校园>大明鸿图>第一百六十一章:同为大道

崇祯说着转头看向站在那里的徐光启。

“臣。。。。。。臣。。。。。。”徐光启嗫嚅着,不知要如何回答。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能让国家强盛,百姓安居乐业,恩威遍布于天下,便是国之大道。汉书曰:士农工商,四民有业。这大明的天下如果没有了真正的读书人,世道间便没有了浩然正气。如果没有了勤劳的农夫种植出足够的粮食,天下便不会稳定。如果没有了能工巧匠制造出工具武器房屋城垣,国家便不会强大。如果没有精明的商贾贩卖货物互通有无,民间便不会有鲜活生气。这正是所谓:无士不正,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活。天下四民便是支撑天下的四根擎天巨柱。他们相互支撑相互扶持,朕并不认为他们之间有什么大道小道之分。”

崇祯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稍稍想了想才又继续说道:“孙承宗,袁可立他们行的是士之道。而你徐先之擅长的是农之道,工之道。所以,朕认为你们所行的都是治国安民的大道。”

听到崇祯皇帝的话,徐光启心头不禁一热。多年以来,在他心中虽然一直认为,那些被士大夫们认为奇技淫巧的事物,无论是对大明,还是对天下都应该有着重大的作用。但是,多年来受到的儒家教育,身边众人品论非议,都让他不敢将心中的这种想法明确的说出。即便是平时去做,也只能将这些说成是自己闲余之时的爱好。现在,能从大明天子的口中听到了如此的认可,又怎么能不让徐光启感到万分激动。

“万岁。。。。。。”徐光启语带哽咽的说道,随即慢慢的跪倒在地。

看到徐光启再次跪倒,崇祯轻轻叹了口气,站起身走到徐光启的身边,“先之,请起吧。”说着用手扶了扶徐光启的手臂。

徐光启全身微微一抖,重重的在地上叩了一个头,“臣。。。。。臣,谢万岁。”

看着徐光启从地上站了起来,崇祯微微点点头说道:“朕知道你在农工之上的学识和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朕在刚刚登基不久,便下旨调你徐先之进京的原因。”

“万岁。。。。。。”听到崇祯的话徐光启就想再次跪倒谢恩,不过他随即便被皇帝的手阻住了。徐光启无奈之下,只得深深一躬说道:“臣多谢万岁隆恩,臣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崇祯轻轻的赞了一声,随即微微一笑说道:“不过,朕更希望先之能长寿康健。那样也好多为朕,多为大明做一些事情。”

“呵呵。”徐光启微笑着说道,“老臣虽然年迈,倒还有千里之志。”

崇祯点点头,转头对一旁的徐应元说道:“去,给徐先之搬个座来。”

“臣,谢座。”徐光启躬身施礼。

崇祯点点头走回书案之后重新坐下,端起一旁的热茶喝了一口。对已经坐下的徐光启说道:“先之,朕即任命你为工部尚书,不知你对工部之事有何建议?”

徐光启微微皱了皱眉思索了一下,开口说道:“万岁,臣初担部事,不敢妄说什么建议。不过,臣到有几个不成熟的想法。”

“哦,你说朕听着呢。”

“万岁,今年天时变化,灾害频繁,尤其是在大明的北方,蝗灾旱灾不断。臣想其一勘测北方水系,修筑灌溉渠道,以缓解旱情。其二,劝导教授农民耕种新型作物,比如甘薯,土豆,玉米。。。。。。”

“等一下,你刚刚是说,土豆,玉米?”崇祯听到那两个熟悉的名字,不由眼睛一亮。

“是的,万岁。土豆似吴中落花生或香芋,亦似芋,万历年间便已有人种植。玉米又叫玉高梁,番麦、御麦,在我大明种植时间更早,大约嘉靖年间便已在广西有所种植。”

“哦,如此之早,可朕为什么从未。。。。。。从未见过。”

“回万岁,这两种作物虽然早就传入大明,但是大明的百姓多年以来一直以种植五谷为主,对这些新物种即不愿种也不愿食,所以产量很少,万岁未见也是正常。不过,这几种新的农物不仅容易种植而且产量极高,所以臣才想以官府的名义劝导种植。”

崇祯慢慢的点头问道:“先之,你认为劝导之后那些农户就会种植吗?”

“这,臣想只要尽心去做,总会慢慢推广开的。”徐光启面上带着些许尴尬的说道。

崇祯侧着头想了想,忽然转头对一旁的徐应元说道:“派人去传司苑局掌印太监,让他急速进宫见驾。快去。”

“是。奴婢这就去。”徐应元说着一路小跑的出了殿门。

看到徐光启疑惑的目光,崇祯笑了笑说道:“先之说的不错,哪几种新的作物的确值得推广,朕刚刚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可以很快便将这几种新作物推广开来。”

“哦?”徐光启双眼一亮,“不知,万岁。。。。。。”

“先不急,一会再说。”崇祯笑了笑,“先之还有其他建议吗?”

“臣只想到这两点。”徐光启在座椅躬了躬身。

“嗯,仓促之间能想到这两点已经不错了。”崇祯微微点点头,“朕这里倒有一些想法想要和你商量。”

“臣不敢。万岁请讲。”

“嗯,前几日,朕去你们工部的军器局,发现局中众人所用的尺规矩偏差很大。后来朕回到宫中,在兵仗局中同样发现标尺之间误差很大。以如此混乱的尺距标准做出的东西,必然是胡乱不堪。会给使用者造成不少的麻烦。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一章:同为大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