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的心中十分的清楚,科举的变革会将影响到几乎大明的所有文职官员,牵扯到大明的几乎所有的政治势力。如果一个处理不好,即使是皇帝也未必扛得住。说不定都不用等李自成进京,自己就会被那些大臣们干掉。可是崇祯同样清楚,如果不对科举制度进行改变,大明的朝堂官场就永远是一潭散发着臭气的死水。哪怕崇祯能根据后世的记忆,提拔几个,十几个有能力的官员,可在大明绝大多数的官员都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只靠这十几名官员,就能平息那场席卷了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就能抵御已经发展壮大的满清异族?崇祯真的没有多少信心。再者说,即便是能解决这两个问题,从而让崇祯躲开了煤山上的那颗歪脖树。但在这之后呢。。。。。。所以,吏治必须改,科举制度必须改。
可是,要不要在自己刚刚当政之初就做这个变革?又要如何改变大明科举制度?这些问题让崇祯犹豫了很久。
要从什么时候开始?
在崇祯后世的记忆之中,从明年也就是崇祯二年开始,满清便频频入侵。同样是从崇祯二年开始,大明西部的农民起义也会变得声势浩大。紧接着从崇祯四年开始,各种大的天灾也将频繁降落在大明的大部分地方。烽火满目,灾荒不断,民不聊生,到那个时候谋求朝局的稳定将成为压倒一切的选择。除了在军事上,经济上可以做一些变革之外,政治上便不能再做大的动作了。所以,现在借着查办魏忠贤逆案树立起的威信,借着崇祯元年至二年,这一年多不到两年的难得的稳定期,是进行科举变革的最好时期。
要如何改?
要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大明的官员体系有所变动,又不能让官员们产生太大的抵触情绪?
崇祯想了很久,当他多少也有了一些想法时,去发现自己竟然不能判定自己的这些想法,是不是可用。因为,崇祯虽然吸收了朱由检大部分的记忆,可朱由检那个只有十几岁,又一直生长在内宫的倒霉孩子,并没给他留下什么太有用的东西。他现在主要的知识和思维方式还是来源于后世。如果不考虑实际的情况,盲目的按自己想的去做,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以失败告终。
就在崇祯愁眉不展之时,他忽然想起了那个正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的王体乾。那个不仅老奸巨猾,而且熟悉大明的官场人情。并且又同大明文官体系毫无瓜葛的老太监。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收拾魏忠贤这件事能够看得出,那个老太监还算忠心。所以,崇祯才会在前几天,亲自去了一趟那处从未听说过得‘弹子房’。
将王体乾从‘弹子房’挖出来之后,崇祯并没让王体乾休息多久,还快就将自己想要变革科举的想法同王体乾详细了说了一遍。王体乾听了之后大吃一惊,甚至都有些后悔从‘弹子房’后院出来。
王体乾虽然只是一名太监,但他对大明官员和那些读书人的行为与心态十分的了解。不仅如此,从一小就进宫的王体乾自认为对这些朱姓皇帝的德行也知之甚详。所以,当他听到面前的这个年轻的小皇上,同自己说想要改科举制度时,他就觉得眼前一黑,全身的汗毛都炸了起来。他不仅知道这件事的困难程度,他也明白这件事会牵扯到多少人。如果这件事要是出了什么纰漏,外庭的那些个文臣绝对不会让皇帝舒服了。按自己在宫中这些年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朱家皇帝的秉性,他们绝不会自己扛着这件事,绝对会推出一个‘蒙蔽’了圣上的奸佞,承担全部责任。而自己。。。。。。恐怕就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
可是,小皇帝既然和自己说了,而且为了这件事还专门去了‘弹子房’那处阴山背后的地方将自己赦了出来,那么这件事自己就不可能躲得开了。如果自己此时哼哼唧唧的耍滑头,恐怕很快自己就要重新回到那个阴冷的院子去玩泥球了,而且很有可能会一直玩到死。
想明白了自己的处境,王体乾便将调动了自己所有的心智,去完善皇帝的想法,没过几天原本花白的头发变得雪白。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之后,王体乾给崇祯出了几个主意。
首先不能取消通过八股文这种方式考出的进士。不仅不能取消还要加恩将这些进士的地位提的高高的。但是可以将名额尽量的减少。这样做的好处,一则满足的那些文人求虚名的愿望,也堵住了说皇帝不尊重读书人的嘴。二则减少名额,增加了难度,将大批的人员驱赶出进士科。
其次,开明法明算两科给那些考不进进士科的人新的出路。王体乾告诉崇祯,只要可以做官,能改变身份,那些个考生们就会趋之若鹜。慢慢的除了某些对儒家经典和八股文极有信心的人外,大部分的考生都会将注意力放在新开的那两科上。而随着考这两科的人的增加,研究法律和算学的人就会变多。相对应的读死书背八股的人就会变少。用不了几年,废除八股就能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至于为什么王体乾在崇祯提出众多考试科目中,选择明法明算这两科,给的解释是:首先,这两科在唐朝时就有算是回复古制,受到的抵触会少很多。其次,大多数的读书人对这两项都有所涉及,不会出现,因为会的人太少而引发大部分人的不满。再者,根据大明的现状,通晓律法的官员对于稳定社会平息民怨都会有好处,而知晓算学对财税收支民生管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