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从岛屿上的住处起身,一阵快步后蹿出了树林。当看到队员们,那放飞的人禽怪兽,已经飞得很高了。
这让他感到奇怪,因为那技术人员还不敢肯定,这仿真羽翼飞行队员的机器人,能这么快的飞了起来。在黄树贤用遥控器的操作之下,不但飞起来了,而且飞上了天空。仔细一瞅,原来这家伙的脑壳顶上设计了三块小叶片。
将这一发现告诉了院长,假如在队员们的装备上,也安装这种上升的小螺旋桨,是否就能提高羽翼飞行队员们的起飞技能。
院长把此建议向有关专家做了提议,对方不赞成这种设置,并作了一大堆的技术解答。
当院长用事实在说话后,对方保持了一会沉默,回道:“先不急着,我组织其他几位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先进行一番讨论,然后给您回复。”
那权威专家马上招集了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几个资深学者,对这个提议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分析。
原本是持不赞成的态度,但经过一场挣论之后,其中出现了支持和不支持两种意见。然而在事实面前,又不得不表示了一致的支持态度。
在办公室里静静的等了足足两个小时的院长,终于等来了回复。由武文提出的,在羽翼飞行装备的头罩上增设三块小风叶的设想,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同,接着按此技术要求绘制了图纸,赶紧着制造了六套羽翼飞行的改装版装备,头罩上设制了一个上升的小螺旋桨。
等新服装一出来后,叫六个羽翼飞行队员马上换上,虽说是新的装备,其实就只是调换了一个头罩,其他的保持不变。
这稍微的改变,对队员们比以前的训练,有了不同的要求:第一步骤,保持怎样的起飞姿式,就不是以前的那些动作了,不是当张开翅膀之后,同时要求上身往前倾斜。
现在改成,当将要起飞之时,身体必须保持直立着,随着两翅膀的伸展开来,以这种姿式,翼展是朝下。让羽翼加大向下的张开幅度,然而,这种姿式使队员们增大了训练难度。
头罩顶上的小叶片,随着旋转后,随即会甩出去,给人体产生一种向上托的空气动力,但是这种力,不会将笨重的身体悬吊起来,只是随着上方的空气向下流动而帮助了向上悬浮的力。要使五十公斤重左右的人身,完成挣脱地面,必须加上一对翅膀的协调配合之下,不断的上下抖动,才能完成向上的攀升。
优点所在,这样能让羽翼飞行特训队的队员们,不管是在借用风的条件下,还是无风的时候,都能完成起飞这一步。
不适也有,起飞时对人体的姿式有了不同的要求,一对翅膀,他的位置是适应前后的扇动,现在需要的是上下抖动。这一步有些拐扭,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以尽量的做到适合到位。
虽然飞了起来,但只是向上爬升,当将要卷入飞行的这一步,也就是在改变飞行方向之际,有了些难度。当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人体的腿部本是向下垂直着,要将双腿向后伸直,上身必须向下压去,使之身体横在空中,这是一个在时间概念上,要求快速改变的姿式。
就在这一身体瞬间的转变之前,必须停止头罩上的上升小叶片的旋转,向上托起的力会立即减弱,顿时人体有个迅速往下坠的短暂时间。当人的身体在悬空中转过一个九十度的弯后,必须立即加快翅膀振动的频率,使之猛地下掉的身体向上攀爬。
羽翼飞行特训小队的队员们,为了完成这一步,又不知不觉地在岛屿上度过了二十日的时间。
根据天气预报,再过两天太平洋上空聚集的上升气流,已经达到了一个等级,受地球自转的影响之下,自太平洋上空向西迅速移动,在近日三天内,前风将到达这片海域。
这将告诉他们,在三日后,台风会席卷这里,几个队员将再经过一场的怒吼。估计这次台风所产生的风暴,不会比上一次要大,也就是,队员们凭着前次在飓风下的一次生存经验,这一回肯定能平安的熬过去了。
在台风还未来临之前,估计这次飓风的威胁力有所减弱,队员们就已经有了十足的信心。只是暂时的估计,仍然要做好十足保握的准备。
除了做好新装备的更好一步的训练,同时要不断熟练着机器人,穿梭台风中心气流旋涡的试飞。
人禽怪物的试验在视线里失去目标之后,只能由他发出的信号,通过接受后而来掌握人禽怪兽的去向或者显示的坐标路线,这就要找到一个不受台风影响而安全的地方,进行接收。
羽翼飞行特训小队,为此分为两个组,一组由总教练带着,黄树贤和周同祥及江波,共四个人坚守在岛屿上,等待着的煎熬,做着飞禽怪人穿梭台风眼的试飞试验。
另一组毛胜利和马腾及张兼共三个人,由队长张兼领着,上了海岸线,待在一个掩藏的地方,几人做着人禽怪兽发来信号的接收工作。
上次台风的前风,是晚上十点钟左右抵达到羽翼飞行特训小队所驻扎的小岛上。
在晚上用遥控器来操作着机器人做替代物的试飞试验,在夜幕之下,视线不佳,对他们来讲,当然增大了难度。
由于做试飞所选择的位置,是在风云的中心气流活动旋涡,然而,台风眼在中间部分,因此等台风的前风过去之后的一段时间,也许中心上升气流旋涡,才会在这片海面的上空出现。
在风云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