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青春校园>力气太大只能种田>第310章 分工(求订阅)

苦笋的处理却是有讲究的,就是切前不见水。一些特别懂吃这一门道的人,更是明白,买苦笋,最好是买没有剥壳的笋子。

将未剥壳的笋用刀切去有泥沙的根部,再细细地把笋壳剥去,剥好的笋肉不用水洗。据说唯有如此才会去除‘水寡’的味道,并多出许多鲜味来。

切笋也是很有讲究的,得尽量薄,尽量长,尽量斜。

如果切厚了,油盐不入笋中,味道寥寥。

如果切短了,筷子夹不起,心烦意乱。

如果不切斜面,那笋子的横切面积不够大,粘附的油盐不够多,味道也是十分寡淡的。

因此,切笋要斜着切,还得薄,还得长。

竹笋切好了,腊肉切好了,再准备一些配料,如葱段、姜片、蒜米一类。

热锅之后,先下腊肉煸出油,然后再将葱、姜、蒜连同苦笋一起炒。

当然,吃苦笋,若没有小米椒,那是没有灵魂的。

虽然本地人不像湖南重庆一类以吃辣椒闻名,但是,辣椒在本地的餐桌上,也是一道必不可少的配料。

特别是万能的小米椒,更是山民们房前屋后必定要种植的植物

苦笋的做法很简单,可以不用焯水,切了就直接下锅炒。

虽然这样的做法,做出来的苦笋味道极苦,但吃苦笋,吃的就是那一苦滋味。

其实,刘青山小时候是很讨厌吃苦笋的,大概是因为那个时候太穷了,吃每次炒苦笋的时候,都只能放一丁点腊肉,远不能够中和笋的苦滋味,因此吃起来,只觉得万般苦。

每次吃苦笋,他都只吃腊肉。

父母跟爷爷也总让着他,让他吃肉,他们便吃那苦得涩口的苦笋。

苦笋虽然很苦很苦,但大人们对苦笋却是爱不释手。

大概是因为那个时候要交粮税,山民们自己种植的粮食根本不能够一家人活下去,因此,山里的苦笋、山药一类易于得到的野味就成了救命的粮食。

在那个年代,农民们靠着大山的寄予,种着祖先开荒出来已经种了无数代人的田地,给国家上交了无数的粮税。

如果没有大山的这些寄予,恐怕不少山民们得在当时的困境中饿死。

正是因为山里人是靠吃苦笋度过了饥荒,所以老一辈人对苦笋总拥有着特殊的感情。

哪怕日子已经越来越好了,但老人们总是舍不得任由山里的苦笋孤芳自赏。于是,每逢春笋破土而出之际,老一辈人便带着年轻一辈人往山里找去。

刘青山小时候虽然讨厌吃苦笋,但是对于挖苦笋煨苦笋却特别喜爱的。

那时候没啥零食可吃,跟着大人们结伴到了山里之后,大人们负责挖苦笋掰苦笋,小孩子们就自己动手,把掰来的苦笋放在用树枝点燃的野火上煨。

苦笋本身是极苦的,但那会儿就着山风,看着山景,吃着山里的野竹笋,也就不觉得苦了。

不仅不苦,那样的年少时光,确切说来,是甜的,比蜜糖还甜呢。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如今又到了吃苦笋的季节。

看着餐桌上与腊肉红绿交映的苦笋,闻着空气中的阵阵香味,霎时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煨苦笋的午后了。

午后、山林、野火、苦笋、小伙伴、童年……

不知不觉间,苦笋又成了打开回忆的钥匙。

苦笋虽然美味,但是,挖竹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特别是面对几百斤苦笋订单的时候,刘青山更是头大。

吃饱饭之后,他整理了一下订单数量。最后,得到的数量总额高达七百斤。

七百斤看似不多,但如果要他一个人挖的话,恐怕还是会有些困难的。

而且,还要挖山药。

目前距离跟土豪们约定的时间还有两天。也就是说,他可以挖两天山药跟苦笋,到了第三天一大早的时候,就要给土豪们送去。

在两天时间内挖若干山药跟七百斤苦笋,显然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刘青山连夜喊来了几个帮手。

晚上七点多钟的时候,村长、二叔、谭大傻、卢卫东都到了。

四人走入老宅子的时候,吴翠梅正洗着碗,见四人同时造访,颇为意外。

刘青山连忙招呼几人进厨房坐下。

这会儿厨房里还有火,整个厨房都暖洋洋的,亮堂堂的。

几人刚坐下,刘青山就端了热腾腾的茶水跟瓜子水果出来。

村长道:“青山,你别忙活了,有事快说。”

村长是个讲效率的人,看不得刘青山这么磨磨蹭蹭。

刘青山也找来一张小板凳,靠着几人围在灶前坐下,说道:“是这样,村长,我有几个朋友是县城的老板,他们过两天就要过节了,想要买一些苦笋跟山药,苦笋一人要百来斤呢,山药也是越多越好,我一个人挖不来那么多,所以就想找你们帮忙。”

“苦笋?现在有苦笋了吗?”村长疑惑道,“我天天进山,还没看到有苦笋啊。”

“现在苦笋没冒头,但地底下有。”谭大傻说道,“前天我就挖了一餐回家吃过了,不过,看不到笋,随缘挖,有点难挖,除非力气很大,可以随便挖。”

“是啊,这苦笋现在还没冒头,有点难挖吧。”卢卫东也跟着说道,“你说山药好歹有根苗看得见,可以顺着苗挖,但是,竹笋可以任意长在竹林里的任何一处,这个就有点难挖了。”

“对。”二叔道,“竹笋一坑就一根笋,才几两重,山药的话,如果运气好


状态提示:第310章 分工(求订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