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青春校园>葬元>第582、583节 秀宁出兵,元军渡江!
马?

衡阳虽然有十几万梁军,可也来不及调回来了。

正在吕文焕快要攻下江陵时,武岩率领的五万唐军已经到达。吕文焕无奈之下,只好暂时放弃攻打江陵,转而攻打武岩。

吕文焕的大军超过十二万,还有一万骑兵。而武岩只有五万步兵,大部分都是新兵,火器兵更是只有一个团。

可即便如此,吕文焕数次猛攻也没有击败武岩,加上城内的三万梁军,一时形成了对峙之势。

但吕文焕用兵显然比武岩老辣,兵力又多,还有不少骑兵,所以仍然占据上风。虽然短期内奈何不了唐梁联军,却也压制的唐梁联军勉强支持。

唐军完全靠兵员素质和少量火器作为支柱,联合梁军抗衡拥有一万骑兵的十多万四川元军。

而福建和广东道接壤的防线,尚铸和査尹南也打的很辛苦。

两人有七万兵马,而且他们的兵马大半都是之前起义的福建汉军,战斗力并不太强。按照唐军模式训练的唐军,只有三万人,其中还都是福建新兵。火器兵更是没有。

反观攻打福建的土司联军,却有十几万人,还有不少骑兵。这些土司联军来自十几家土司,都擅长山地作战。虽然尚铸和査尹南凭借罗霄山防守,却仍然只能勉力防守。

无奈之下,罗昱的水师只能放弃战船,派一万人上岸变成陆军,协助防守罗霄山。

而广州的赵良钤还是没有糊涂,他启用之前在南海县(佛山)大败的枢密使林桂芳,统带五万宋军,威胁田谨贤后路,让十几万土司联军无法全力攻打福建。

福建战线陷入僵局,暂时稳住了。但总体而言,田谨贤仍然占据上风,要是没有意外,打败唐宋联军攻入福建是迟早的事。

…………

此时的崔秀宁,已经接到李洛的信。

李洛的猜测,惊出她一身冷汗。

原来历史上还有忽必烈“革囊渡江”攻灭大理的事!

要是自己熟悉历史,就不要等到现在才知道啊。

“乃颜所部,已经离开扬州,沿着长江之北往西而去。此时已经进入后世的安徽,他们会在哪里渡江?”

崔秀宁闭上眼睛,回想长江中下游的大概地理。

乃颜所部沿江西去,所有人都会以为他们是翻山越岭到襄阳,再入四川,然后在唐军水师难以控制的中上游狭窄处渡江。

这条线路对大队骑兵来说异常艰难,而且要耗费很多时间,还不如绕道吐蕃来的容易。起码吐蕃虽然绕,但路是现成的。

而乃颜所部这么干,完全就是重新开一条路。

现在崔秀宁明白了,他们哪里是翻山越岭去四川渡江?他们根本就是要在后世的安徽渡江!

忽必烈老奸巨猾,他对长江也熟悉,肯定秘密交代了渡江地点和方式。

渡江的方式她不是太清楚。忽必烈这次行动完全就是用密旨定向下达,也下了封口令,就是乃颜所部的大将,也不知道底细,特察局短期内无法打探到情报。

可是她知道,元军渡江的地点,要么在无为,要么在安庆!要么,两地一起渡!

为何?因为这两处江面不但很狭窄,而且江流也平缓,并不湍急。

她记得,安庆小孤山江段,江面只有七百米。而无为某处江面,不到九百米。只是水深而已。

长江中下游,只有这两段江面不到两地宽,善于游泳的人,大多数都能游过去。和下游十几里宽的江面完全不同。

甚至,这两段江面不比金沙江更宽,还不如金沙湍急。

按照李洛说的“元渡革囊”典故,既然当年十万蒙古大军能突然革囊渡江,那为何在这两段江面不能?

完全能!

要不是自己将疑点告诉了李洛,要不是李洛根据自己的疑点推测出结论,那么所有人都会被蒙在鼓里。

要知道,长江唐军水师的战船,是链式封锁,每段江面只有一艘战船,相距少则一里,多则两里。

一千多艘战船说起来很多,却分布在两千里的江面上,兵力很分散。而且,没人能想到元军会在没有船的情况下渡江啊!

他们还以为元军真的去四川!

要是元军突然在某处停下渡江,水师集合拦截就来不及了。就算集合了一部分战船拦截,也只能拦截一部分。

水师对付敌船容易,毕竟敌船目标大,干掉一艘敌船,满船敌人就完蛋。可对付水中的人,就不容易了。

而唐军依仗封锁长江,元军水师尽丧,也没有在沿江重地布置江防军队。

南宋江防常年驻守数万大军,扼守最窄的江面。当年,宋军的江防军镇有几十个之多,驻军高达三十万。

现在看来,不是没道理!

这么严密的江防,元军就是革囊渡江,也没有机会。

“来人!”崔秀宁猛然站起来,“传我命令,五千乡勇守卫临安!临安一万兵马随我出征!”

“传令沿江个州县,紧急征调青壮,发放兵器,守卫长江南岸!”

“传令水师……”

崔秀宁连下几道军令,亲了三个孩子一口,就穿着红色的盔甲风风火火准备离开。

侍卫们也都赶紧行动起来。特务们也纷纷行动。调兵的命令飞快的传到乡勇大营和临安驻军大营。

闻讯赶来的颜铎感觉问道:“我儿,出了甚么大事!快过年了,你怎么要自己去打仗?”

崔秀宁把猜测说了一边,有点焦急的说道:“爹,估计元军快要渡江了,而水


状态提示:第582、583节 秀宁出兵,元军渡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