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明末之再造天朝>100.女官婚事
根本运转不起来。

以前这些文字工作都是由其他部门代为负责处理的,现在鲁若麟将军事部分单独划分开来,即保持了军队的独立性,也减轻了文职部门的负担,责任和权力更加明晰,办事效率更高。

军队的编制也重新进行了整编,三个营为一团,加上直属警卫连等合计1000人;三团为一旅,加上直属警卫营等合计3500人;二旅为一师,加上直属警卫团等合计8000人。师之上为军,没有定制。

兴汉军全军分为水军一个师,辖三个旅,合计10500人;陆军五个师,辖九个旅,合计40000人;其中包含鲁若麟的近卫水师一旅、近卫陆军一旅。另外还有独立的侦查一团、后勤一团、炮兵一旅,全军合计为56000余人。

鲁若麟为兴汉军大都督、总兵、军长,统辖全军;

王大海为兴汉军副将、副军长、水师师长,辖水军一、二旅。一旅旅长何海,二旅旅长孙溥;

孙富贵为兴汉军参将、陆军一师师长,辖陆军一、二旅。一旅旅长黄济(驻天津),二旅旅长沈清;

金大正为兴汉军参将、陆军二师师长,辖陆军三、四旅。三旅旅长许汶,四旅旅长韩希文;

朴正焕为兴汉军参将、陆军三师师长,辖陆军五、六旅。五旅旅长孙什,六旅旅长傅汝霖;

周永胜为兴汉军参将、近卫师师长,辖近卫水师一旅、近卫陆军一旅。近卫水师一旅旅长王珏,近卫陆军一旅旅长娄宪;

王德川为兴汉军参将、骑兵师师长,辖骑兵一旅、二旅。骑兵一旅旅长左龙(日本人),骑兵二旅旅长谭震;

曹天养为兴汉军参将、镇抚司司长,统辖全军各级镇抚人员;

卢千奇为兴汉军游击将军、情报司司长,统管天津全军侦查部队的,辖侦查一团,团长刘家旺。

王福来为兴汉军游击将军、后勤司司长,统管全军后勤,辖后勤一团,团长高福。

卢宪为兴汉军游击将军、炮兵一旅旅长,统管兴汉军炮兵部队。

炮兵一旅为新组建部队,旅长卢宪是鲁若麟的老兄弟,精于火炮射击,后来经过鲁若麟的系统培训,对火炮更加精通了,这次也被鲁若麟任命为炮兵部队的长官。

兴汉军体系中旅长为游击将军、团长为千总、营长为副千总、连长为百户、排长为总旗、班长为小旗,从上到下建立了严谨的等级制度,有了完整的晋升通道和指挥体系,使得战时更加便于指挥。整个兴汉军中绝大多数为汉人,还有部分归化的日本人和朝鲜人。

除了陆军一旅黄济部、水师一旅一团驻天津外,白翎岛驻扎有水师一旅二团、三团,陆军第二师全部,其他的都驻扎在济州岛。

完成整编后的兴汉军各部需要重新熟悉自己的部队,完成磨合,所以日常的工作就变成了训练加演习,尽快形成最强的战斗力。

有了这次整编,为各部队搭建好了框架,军队已经有了自己的体系,以后兴汉军再进行扩充时就更加容易和简单些,不需要鲁若麟什么事情都去管了。

政务这块鲁若麟也趁机会进行了改组,以前的临时班子已经不太适合目前的情况了,需要更加细化权责。

具体的调整为:

刘雅婷为教育司司长、妇联主任;李雪晴为办公厅秘书长、罗瑞峰为税务司司长、孙旺财为农业司司长、周智孝为商业司司长、宋怀仁为工业司司长、万金山为建设司司长、黄临山为民政司司长、监察司司长朱朝卿(原锦衣卫)、警察总局局长何大成(已从松江调回)、人事部副部长梅君兰、律法司司长张凤仪等。

因为济州岛人员越来越多,各种纠纷也变得复杂起来,光靠警察局已经不能完全处理民间的各种矛盾,毕竟警察局更多的职能在维护治安打击犯罪,一些民事的官司就需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

在大明,一般都是县太爷负责全部的官司,济州岛没有县太爷,那么这些官司就需要有人审理,总不能让鲁若麟去坐衙审案吧。所以鲁若麟顺应民意建立了这个法庭,专门审理各种案件。以前在警察局的判决权也收归了法庭,相当于法庭代表鲁若麟行使了判决权。

张凤仪是江南来的女官,父亲是大明的提刑官,从小耳濡目染,对大明的刑律非常感兴趣,也深有研究。可惜因为是女子,不能袭承衣钵,只能自娱自乐,闲时与父亲交流探讨一下,很是帮父亲解决了一些疑难杂案。她的父亲时常感叹她可惜不为男儿身,否则必有一番作为。

后来父亲被上官诬陷,身陷牢狱而亡,她也被判入了教坊司,后来被富商买来送到了济州岛。了解到她的情况后,鲁若麟如获至宝,与她做了很长时间的交流,以大明的刑律为蓝本,结合济州岛的实际情况,加上鲁若麟的后世理念,专门制定了济州岛的各项法律和规章制度。使得济州岛法制水平大大提升,执法的公平性也得到了民众的认可。

组建律法部门、培养律法人才、普及法律知识、监督培训各执法部门,可以说每项工作都责任重大,任务非常艰巨。但是在鲁若麟这里实现了理想,得到重用的张凤仪迎难而上,满腔热血的投入到了工作中。

她从众多备选女官、移民中的知识分子、学校毕业的学生中挑选合适的人才组建起了律法部门,从无到有,半年多就将律法部门干的有声有色,民众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各部门的执法水平也稳步提高,最起码


状态提示:100.女官婚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