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明末之再造天朝>231.捷报抵京
凤营在挑选的时候,刻意找的都是在俘虏营中有一定威望和影响力的人,最起码身边都有一些人拥护。

这样的旗帜,火凤营一共发出去了近两百面,现在陆续举起旗帜的人不过一百多人,可见这场行军之中百姓们的损失有多大。

当初火凤营交给他们旗帜的时候,并没有说明旗帜的作用,只是叮嘱他们妥善保管,不要让别人发现。这些人也一直将旗帜藏得非常好,不是特别亲近的人根本不知道旗帜的存在。

而且旗帜很小,非常容易隐藏。路上就有立场不坚定的旗帜所有者向清军告了密,清军也曾在俘虏里搜查过旗帜,但是真正被发现的并不多,绝大多数都保留了下来。

镇抚官立刻来到最近的旗帜旁边,对手持旗帜的人说道:“现在,由我管理你们。我任命你为我的副大队长,你带着你的人听从我的安排,将周围的百姓管起来,不要让他们四处乱跑,一切行动听从我的命令,否则格杀勿论!”

每个镇抚官都带了十个全副武装的民夫,他们的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至少两千百姓,让他们能够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这些拿红色三角旗的人就是他们最好的帮手,至少这些人比其他人要可靠一些,可以直接拿来就用。

“是,军爷。”手拿红旗的人一脸的潮红,那种被组织信任的感觉让他非常激动。

“将你的人点出来,马上开始工作。”镇抚官也是雷厉风行,一点时间都不敢耽搁。

“是。四郎、七郎、王槐……”这个新任命的副队长马上将自己的手下点了出来。刚才被驱赶的时候他们就紧紧的抱团一起跑,绝大多数人都幸存下来了。

这些被点到的人马上被镇抚官命令站起来,每个人额头上缠上一根黑色的布条,分给他们一根尖木棍,由民夫们带领,很快就成了一名管理人员。

副队长的待遇则要好一些,发了一顶头盔,一把腰刀,与身边人的区别一下就起来了。

这个副队长的能量不小,身边聚拢了有近五十人,除了他自己的族人,还有一些收留的可靠人员。这些人在民夫的带领下,很快就在百姓堆里划出了一块区域,这里面的百姓就是他们需要控制住的任务目标。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加上镇抚官和民夫的领导,区域内的百姓很快就被细分,分别由民夫和这些新投靠过来的义兵们来管理,让每个百姓都有了一个明确的领导,百姓们的恐慌情绪明显就消散了很多。

百姓们现在最怕的就是没有人管他们,现在有朝廷的军爷出面主持大局,又给每个人安排了领头的,大家就再也不是无头的苍蝇,至少知道跟着谁跑了。

这种裂变式的分级管理很快就将每一个百姓责任到了相应的领导者身上,秩序得到了初步的建立。但是这种秩序非常脆弱,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需要继续的巩固和加强,所以金州军现在需要的不是撤退,而是驻扎、固守。

在草原是驻扎,而且是在冬雪天气下,没有燃料是会冻死人的。特别是这些百姓都没有帐篷,火堆是他们熬过寒夜的唯一希望。

好在战场的旁边就有一个树林,清军当时选择在这里驻扎也是因为可以从树林里采集木材做燃料。清军又不是铁人,他们也需要烤火来取暖的。何况他们再怎么冷血无情,也要考虑到汉人俘虏的需要,这些都是他们的财产,不是用来带到草原上冻死的。

所以金州军的选择也很简单,全军移动,背靠树林驻扎。

趁着整顿百姓的功夫,金州军的后勤官兵们正在疯狂的打扫战场,救治伤员、收敛遗体,收集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

“快!快!赶紧把他抬到后面去!”

“这个还有气,快来人,送到医护营那里去!”

“已经死了,赶紧抬走。”

“一颗鞑子的脑袋也不要留下!把武器铠甲全都拿走!”

…………

军阵里的士兵纹丝不动,看着后勤官兵们在自己身边忙活,时刻准备着为他们提供保护。

金州军里分工明确,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任务和职责,不会冒然插手别人的事情造成混乱。

跟在后勤官兵身后的是一群群的民夫,赶着空空的雪橇等待后勤官兵们的吩咐。他们这段时间已经适应了金州军岛徒谧啵已经可以很好的理解官兵们的意图,是后勤官兵们非常好的助手。

战场打扫也是有先后顺序的,特别是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

受伤的官兵是优先寻找的,一旦找到就会立即送到后方医护营;

战死的官兵则其次,需要马上收敛;

再其次就是鞑子遗留在战场上的战马尸体或者受伤的马匹,死马和受伤不能移动的马匹会被迅速的分尸装运带走,这些都是宝贵的食物,不能有一点浪费;

接下来就是战场上遗留的双方兵器、铠甲、箭矢,必须尽量的回收利用;

最后才轮到鞑子的首级,这些平时非常宝贵的战利品,这个时候只能留在最后收集。打不赢这场战争,再多的鞑子首级也没有丝毫的用处。

好在后勤营的官兵干这种事情已经非常顺手了,又有一帮熟悉的民夫配合,战场的清理速度非常快,也非常干净。

清军自然不会漠视金州军打扫战场,小股的清军不断的发起冲锋,并向这些官兵们放箭。但是清军非常明智的将双方的距离保持在金州军的火枪和弓弩射程之外,恐吓的味道更多


状态提示:231.捷报抵京--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