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少年杯酒意气长>第二四六章 楚王熊横

开拔进军之后两日,扶苏收到了楚国朝堂的最新动向。

郑袖在明白自己已经被靳尚所抛弃之后,绝望之际集结了所有的力量,企图突袭太子府邸反败为胜。

然而与事前所有人预想的没有任何区别的是,郑袖的绝望反击最终果然以惨败告终,夜袭太子府的众人掉到了护卫太子的屈氏私军所设下的陷阱而全军覆没。

等到看清了局势的各族集结在寿春的力量在太子的指挥下轻松攻入王宫之后,却发现郑袖却早已逃之夭夭,不知去往何处了。

与郑袖一同消失的,还有她年仅三岁的幼子。

在发出通缉之后,太子横很快就将追击郑袖之事放到了脑后。

他现在要面对几个事件远比一个已经失势的女子重要的多,当先最感压力的,自然就是昭军的兵犯边境。

在楚国陷入内乱之际,昭军的一路侧军已经从蜀地顺流而下攻入了在楚国控制中的巴地部分。

由于无力西顾,原本依附于楚国的各族土著纷纷倒戈相向,楚国在巴地的控制权已经岌岌可危。凭借着赵佗的正确战略,楚国在巴地的战力存在正在飞速消失。

而在东线,齐国,以及公子扶苏所率的联军也给了楚国边境极大的压力。

然而与这两线相比,真正让楚国感到寒意与畏惧的,还是已经过了两个月,却还在集结中的,由昭国各种意义上的第一大将王翦所亲率的昭军主力。

据细作报告称,昭军主力可能的数量接近五十万。这样的规模与昭军攻伐西魏时的数量相同,但所不同的是,这次的昭军并不需要防备来自任何方面的敌军了。

算上白起所率的昭韩联军三十余万、十余万齐军、十五万赵魏联军,也在十万左右赵佗军当然,没有算上数量难以估计的土著军,楚国将要面对的,是这片土地上从未有任何国家面对过的,百万大军。

是没有任何虚言夸大成分的,实打实的百万大军。

仅仅是这个数字,就让楚国上下陷入了深深无力感之中。

是战,是和

太子横不对。

在匆忙到让人感到潦草的登基仪式之后,楚王横的第一次朝会之上,就这个问题便发生了剧烈的争吵。

除了少数几个人,朝堂上几乎一面倒地支持求和。

如果是在往日里,这样多寡悬殊的对抗是形成不了争吵的,而是会以显然的少数服从多数作为结束。

然而在今日,即便处在绝对少数,少数派们仍然具有着不输于绝对多数党的权重。

看看主战几人的名字,便明白原因了。

黄歇,新党魁首,同时也是王室的领袖人物。在屈原不知所踪之后,他一人便是楚国政坛的半壁江山。

项燕,项氏族长,不但是楚国毫无争议的第一战将,同时也手握楚军中有最强战力之称的项氏私军。再加上多年从军在军中的威望以及培植的亲信,老将军同样占了楚军的半壁。

屈伯庸,屈氏族长,也是屈原之父,虽然一直以来都由于其子屈原的耀眼而不比前两位那般光彩夺目,然而作为占据了比楚王直属领地更为宽广土地的屈氏族长,他的言辞同样重于千钧,无人能够忽视。

有此三人在,即便主和之人再多,朝堂之上仍然僵持不下。

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人想起,只顾着争吵的两派竟然都忘了新晋楚国主人的意见。

不知从谁开始,两派人终于停下了争锋相对,一个接一个地,开始将视线投向了安坐在高位上,一直以来都未就这楚国头等大事发过一言的楚王熊横。

不必北方魏国新魏王那般粗犷豪迈,甚至也比不上齐国少君的高大威猛,楚王熊横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凶,但实际上身体瘦弱、面目清秀,眉目之间倒颇似他那位著名的表弟扶苏。

这样能够让妇人们疯狂的面容,作为新君,尤其是危局之下的新君,却多少让朝臣们有些心中不安。

黄歇也有些不安地咳嗽着,看向从未给人过坚毅刚强之感的太子王上。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甫一上任就要面对百万敌军压境,还要在第一次朝会上就亲眼看到朝堂如同分裂般的剧烈争吵,熊横清秀的面容上毕竟没有惊慌失措。

不管王上心中如何翻江倒海,黄歇都觉得仅凭着这一点,就足够算是及格了。

直到整整吵嚷了半个多时辰的朝堂逐渐安静下来,在巨大压力下几句陷入狂躁的朝臣们总算记起了自己这个王,熊横终于从王位上缓缓站了起来。

王上都站了起来,大臣们总不好继续坐着,虽然心中未必如何真的服从,朝臣们仍然还是都决定要给予新王基本的尊重。

然而熊横却笑着向动静颇大的两侧朝臣们压了压手掌,示意不必起身,“孤只是不耐久坐,卿等不必起身。”

既然王上自己都如此说了,本就不想多动的众人最后还是又安心坐了回去。

等到片刻的乱局安稳下来,走下高台的熊横正好便到了项燕身边,于是看似随意地,熊横问了项燕一个问题,“孤不通军旅,想问项燕将军,我国可战之兵几何”

项燕跪坐而起,听完王上问话之后心中微动,赶忙躬身回答,“回王上,若算上各族私军,可战之兵当在百二十万,绝不会比敌军更少”

这是在安孤之心。

熊横边听边点头,当然知道项燕将军最后一句话是什么用意。

但是即便他的确不通军旅,但也知道即便数量相


状态提示:第二四六章 楚王熊横--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