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又回到了地牢中。
但这一次,张靖的心态就完全不同了。
“黄兄快让开,该我晒太阳了!”
黄染哈哈大笑,看了一眼张靖渴望阳光的小眼神。
将阳光挡得更紧了。
刚刚他可没晒够。
而大堂之上,三位主审也在互相交换着意见。
“此时将唯一还能行使职能的县尉也招来咸阳,会不会让乱民案的审理陷入停滞?”表达疑虑的,是由于扶苏突然插入而只能选择旁听的左丞宋濂。
按照《昭律》中对于诬告的处理方法,如果被告人提出诬告,就必须要让举报人与被举报人当庭对质,并互相列举证据、证人。
如果最后证明的确是诬告,那么举报人就将面临他所诬告的罪名控诉。
因此如果按照诬告审理,作为举报人的曷,当然就要放下武功县的工作,赴咸阳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那么已经在县令和县丞离开后失去了三分之二运转能力的武功县衙,在失去最后一位能够统筹管理的官员之后很有可能会彻底丧失功能。
那就意味着,乱民案必然会受到影响。
而这,其实也是冯去疾没有说出口的疑虑。
此前冯去疾之所以会依着扶苏的建议直接将两人下狱,也是因为担心审理二人之时如果两人不认罪,按律就要将县尉曷招来咸阳对质,导致王上直接关切的乱民案陷入僵局。
事实上,扶苏此次前来路面,就是给黄染二人打气加油,避免他们直接认罪的。
“既然县尉曷有作案嫌疑,那由他来处理的乱民案,自然难免会有疏漏。与其最后造成冤假错案,不如先审理清楚此案前因后果再说。”
说话的,是廷尉中丞杵。
作为一生都极力维护司法公正的老人,杵最厌恶的就是诬告,尤其是同僚之间的诬告。
因为这不但会直接造成司法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会干扰司法公正。
“还有,阎乐可是为曷的告发做了认定的,这才有廷尉署直接签令将二人押解入京的行为。如果最终查明的确是诬告,那阎乐这个特使在武功的作为,可都要打上问号了。”
扶苏的话,语气很轻,但其中的重量让冯去疾的呼吸都不免重了一些。
这几乎是在明说,太子府要针对阎乐了。
可这是为何?
就单纯是因为太子与赵高之间的龌龊吗?
再往了深了说,或许还与太子和公子胡亥之间的关系有关。
事情隐约牵扯到了争位,一时间都没人接话了。
只有杵毫无顾忌,打破了寂静,“既然两人都可能有问题,再由他们在武功任意妄为,恐怕有违王上的意思。”
“中丞的意思是?”
“办案,还是要专业的人来才行。”
扶苏强忍着没有伸出大拇指,不愧是与劫一起共事多年的杵,同样的嫉恶如仇。
还没等冯廷尉搞清楚杵这所谓的“专业的人来”是什么意思,就见一名满头大汗的小吏快步闯到了堂前。
还没等气喘匀,小吏赶忙行礼作揖,好歹没忘了先向太子和长官们行礼,“禀报廷尉,门外来了许多百姓,都说他们有案子要举报。”
冯去疾瞪了这个不知规矩的小吏一眼,“有案举报当去他们的父母官那里,都来廷尉署举报,成何体统?”
小吏哪能不知道这个规矩,却只能哭丧着脸道:“可他们举报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官!此外,他们还要举报特使阎乐。”
举报父母官,还有特使阎乐?
冯去疾刚准备说话,却又立刻转头看了扶苏一眼。
扶苏摆出一副“我什么都不知道,你别看我”的无辜神色,表示此事与自己无关。
就在你大太子显露出自己要对付阎乐的当口,就来了这么多投诉的百姓,不用想也知道跟你有关了。
但是扶苏不承认,他总不能把太子拿下审理。
扶苏当然也知道这个,于是只摆出不厚道的笑容,静坐看好戏而已。
一边看好戏,扶苏一边暗自赞叹,白泽的手段还真是快。
这些前来举报的百姓自然都是白泽安排的,武功县的百姓。
要问白泽是怎么找来这么多人的。
好办。
之前不是有万民书吗?
按着签名一个一个去找就是。
这么多冒着大风险签字的,除了真的正义卫士为他人打抱不平以外,大多还不是因为家人受了冤屈?
有一两起冤假错案,或许在维稳的大势下,算了也就算了。
但几十起,甚至上百起在王上眼皮底子下的冤假错案,别说你一个小小的阎乐,就是他赵高本人,也承担不起!
“这些人,都是太子安排的吧?”
正当扶苏准备看好戏之时,杵的声音突然从一旁传来,让老神在在的扶苏收敛了笑容。
面对这位与劫一样,为自己当做楷模和长辈看待的老者,扶苏自然不能摆出在冯去疾跟前的无赖之色。
咬牙犹豫了片刻,扶苏终是决定实话实说。
“不敢瞒中丞,是扶苏的安排。”
“太子,终究是长大了。”杵语气中的无奈让扶苏眼角一酸,羞愧难当。
却见老者叹息了一声,“杵再多问一句,这些举报之人,说的有几分真情?”
“十分。”怕老人不信,扶苏又加了一句,“我已命人做了多方调查。若非阎乐真的在武功造成民怨沸腾,扶苏本也不敢忤逆王上心思。”
杵一直梗着的脖子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