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一个能够传承上千年,并且还能够保持根深蒂固家族的大多数掌权人的脑子还是都能够拎得清的。/p
已经逐渐认清现实的他们,对这样纯粹被情绪驱使的骂街之语的回复也更加简单粗暴。/p
“如果你们谁的子孙能够在甲子岁数之前,别说达到化神境二重天巅峰了,只要他能够突破到化神境,老子都心甘情愿让他骑在我的头顶拉屎。”/p
化神境绝对是修士间一个最重要的分水岭,能否在六十岁之前进阶化神境,便决定了修士此生的高度。/p
生老病死是所有人都无法逃脱的宿命,所有人的身体状况,在达到顶峰之后,都会因物极必反,出现不可逆的衰败。/p
而能否在甲子岁数进阶化神境,又是所有修士一个重要的分水岭。/p
一般来说,三十岁是常人的壮年,此后身体素质便会逐渐下降。/p
修道纵然能够延缓身体衰老的速度,也仅仅是延缓而已,这是完全不可逆的人类生命特征。/p
化神境的化神二字,表明这是一个让修士逐渐脱离人范畴,打破桎梏的重要门槛。/p
只是修士一旦在六十岁时,依然无法突破化神境,他们的身体便会留下真正不可逆的隐疾,纵然此后进阶成功,也无法将其消除,也注定了他们此生无缘四重天。/p
因此只要在这个岁数前进阶化神境的天骄,在任何家主都会被当成至宝,虽然他们成功进阶四重天的可能性依然不大,不出意外的话,却能够妥妥达到三重天,绝对算得上一个家族不可或缺的力量。/p
以那时苏老三的实力跟境界,纵然就此停滞不前,苏家也无几人可以望其项背。/p
因此换一个虽不那么让人心仪,却绝对称得上合格的家主,来缝补苏家跟这个曾经弃子的关系,肯定是稳挣不亏的。/p
当时苏家高层一直认为,这是苏老三自己开窍了,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将苏家亏欠他的一点点找补回来。/p
殊不知,这完全是当时刚刚及冠不久的苏山坡,早在十年前便预料到的结果。/p
此后随着苏老大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安稳上位,此事才被慢慢爆料出来,这份先见外加苏老三的鼎力支持,这让刚刚从嫡长孙进阶为嫡长子的苏山坡的影响力跟人气,马上到了跟他父亲平分秋色,甚至尤又胜之的程度。/p
对此苏老大心中却并没有太多的芥蒂,一来他本就喜欢这个恪守孝道的长子,二来若没有这个儿子,他此生也无缘家主之位,他也清楚只要苏老三不改变初衷,他这个家主的位置只能算是接力棒。/p
直到此时,曾经表现只能算是优秀,根本不足以让人侧目的苏山坡才开始真正发力,对苏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p
直到他有条不紊的陈述自己的计划跟想法,陈述其中利弊得失,以及对家族大小事物事无巨细的了解跟安排,整个苏家的人才明白,苏家曾经被忽略的美玉不仅只有苏老三一块,还要加上这个表面游戏,实则极力藏拙的苏山坡。/p
甚至他的一系列表现,就连他那位在苏家有算无遗漏之称的二叔也对其刮目相看,称赞有加。/p
这让本对苏老三横插一脚,改变了苏家原有格局而心生不满的人,也开始放下芥蒂,全力为苏家谋划。/p
不管算计内斗多么厉害,这也是关起门来的自家事,出了这个家门他们都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p
若在争权夺利落幕之后,脑子还拎不清这些道理,这样的人不是被当成牲口一样圈养起来混吃等死,便是直接被逐出家族自生自灭。/p
这也是苏家不成文的家规,只要大方向制定了,你可以冷眼旁观不出力,却绝对不能心生怨怼掣肘家族事务。/p
这像极了那句“你可以保留意见,但必须坚决执行命令。”/p
自苏老大上位,苏山坡掌权开始,苏家暗中大刀阔斧的改革,表面上却依然低调,将所有的一切都限制在苏城之内,不伸手到外界,也不给外界窥探的机会。/p
如此经营十数年后,原本就被苏家掌握在手中的苏城,现在被称之为固若金汤也不为过。/p
开疆拓土,侵占掠夺,是所有生物的本能,更是融如人类骨子里的基因。/p
普通人选择故步自封,苏家选择固守一城,乃至于某些王朝建造防御的长城,非不想拓展势力,实不能也。/p
故步自封的知足常乐,总好过一子错满盘皆输,这也未尝不是一种稳妥的守业策略。/p
已经龟缩了上千年的苏家,自然也有这样的野心跟壮志,只是偏安一隅让他们独善其身的同时,又让他们失去了很多发展的机会。/p
千年的时间,苏家并未遭遇过太大的波折,却也没有积累出什么令人侧目的底蕴。/p
一座苏城对普通人来说已经足够大,对动辄可以在某个时间段内在一省乃至于半国称雄的家族跟势力来说,还是太小。/p
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死亡。/p
苏家显然选择了前者,缄默千年后,随着社会大环境的稳定,以及苏老三跟苏山坡这两个不出世的文武配合,他们终于试探性的踏出了走向外界的第一步,如日中天的灵隐村,恰巧成为他们下手的对象。/p
缩头乌龟虽被人鄙夷,只是若能够在动荡跟不合时宜时龟缩千年,却又在局势安稳后,可以抖擞精神探出头的,便是足以令所有人侧目的千年王八。/p
手机阅读:http://m.81ks.cc/202809/
发表书评:http://www.81ks.cc/202809/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279章 千年王八)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董三生林诗音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