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玄幻奇幻>九零年代艺术家>第87章 开店这件事

林初夏愣了愣,下意识抬头,看向贴在墙上的日历。硕大的“25”字样印入眼底,让她一拍额头:“瞧我,这段时间东奔西走,忙里忙外,连这样重要的事情都忘记了!”

不得不说,林初夏确实没多少演技。尤其,眼下,她还特意做出几分夸张的姿态来。

不过,此刻,林爱国根本就没心思去刨根究底,只是琢磨着等林初夏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要不要通知亲戚,再回老家摆酒庆祝,一边还不忘记分出几缕心思叮嘱道:“你杨叔家的儿子,去年上的省卫校,等你收到通知书后,我再跟他打个招呼,到时候,我们一起出发。”

“行叭。”前世,就有过这样一出的林初夏,一脸的可有可无。

而,一旁同样剥着花生,一颗连一颗往嘴里塞,还不忘记竖高耳朵的林浩宇,听到这儿,再也忍不住地抬头,一脸震惊和不可置信地看着林初夏——都到这个份上了,你还不坦白?

林初夏视若无睹,空口无凭,再怎么心急,也得等收到南山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后,才能和省卫校的录取通知书摆在一起,以一种“摆事实,讲道理”的碾压式方式,从方方面面说服林家众人!

学业上的事情解决了,那么,开店铺这件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于是,这天,早上,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了一顿并不那么丰盛,却真正营养又健康,纯天然无污染的早饭后,林爱国就如往常那样去上班了。

邓秀珍则找出布头,打开缝纫机,准备做新一轮的头花。

林浩宇到是很想出去玩,然而,架不住,林初夏正阴恻恻地看着他不说,手指还搓了搓,将“威胁利诱”表现得特别明显。于是,他不得不将心里那些刚刚浮现的念头掐灭,一脸乖巧地找出习题,翻到昨天做完的地方,就埋头继续刷题了。

见状,林初夏心满意足地收回瞪人的视线,却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或看书,或找出稿纸,而是搬了张凳子,在邓秀珍身旁坐下来。

邓秀珍惊奇不定地看着林初夏,正准备说些什么,却只听林初夏突然出声:“妈,你有没有想过,去市里开店?就像现在这样,在学校附近开一家小店,卖些瓜子糖果之类的小零食,和牙刷牙膏等日常用品,再来就是我们做的这些头花。”

邓秀珍沉默了一会儿,摇头道:“初夏,乡初中和小学旁边就有不下十家杂货店,在市里的学校旁边,肯定会有更多的杂货店。”

“再说了,在乡上,这是我们自家的房子,不用给房租水电费,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每个月生活费也不会太多。到了市里,那花销得多大?别到最后开一间店没赚到钱不说,连老本都赔进去了。”

林初夏摇摇头:“妈,乡上的初中,每个年级只有两个班,每个班按照60人来算,加在一起也就360人。这其中,虽然,大多数人选择住校,但,因为父母都是农民,所以,每个人身上也就一些生活费,几乎没有零花钱。”

“小学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每个班60人,也最多360人。这些小学生,都是走读,每天早上骑车或走路到学校来,放学后就会回家,中午也大多带饭到学校食堂蒸一蒸,身上几乎没有零花钱。”

“所以,这附近几家杂货店的顾客,也就是老师和赶集的农民。虽然,老师工资高,但,正因为他们工资高,能经常进城,因此,他们偶尔才会到杂货店买些零食,大多情况下,还是会到县城或市里买东西。农民的话,几乎不买零食,偶尔才买些盐酱醋之类的生活用品。”

“而,市里就不一样了。”

“市里有六所小学,四所初中,按照一所学校近400人来算,就差不多有4000来个学生。这些学生,一部分是本地人,一部分是父母在市里打工,跟着父母在当地念书的,还有一部分是家里亲戚在市里上班,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质量,特意到市里念书的。”

“市里有四所高中,还有职高、卫校、警校、航空、服装、艺术、农业学校……不仅招收本市学生,也面向全市所有县镇乡等地方招生。”

“这些学校都会要求学生住校,就是本地学生想申请走读,家长也会考虑到学习和否则,在这些学校念书的,都会按照学校要求住校。而,能在这些学校念书的,就算家里再穷,每个月也会有一百来块生活费。学校还有竞赛和勤工俭学的名额,也能通过这些方式赚得一部分钱……”

说到这儿时,林初夏特意顿了顿,觉得话题有些扯远了,又毫不犹豫地揪了回来。

“虽然,我们随便挑一家中学,在旁边开店就行,但,我个人觉得,最好还是挑职高附近。因为高中都要求穿校服,剪短发,不能佩戴任何首饰,所以,我们做的这些头花,就算非常精致,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也会用很长时间才能卖完,不利于资金回流……”

侃侃而谈的林初夏,有一种让人不由自主信服,并忍不住顺着她的话意去深思的魅力,眼下,邓秀珍就不由琢磨开来,脸上也浮现一抹意动:“等你爸回来,我再和他商量下。”

商量?别不是被林爱国三言两语就怼得落荒而逃吧!

不是林初夏瞧不起邓秀珍,再或者,觉得邓秀珍在林爱国面前说不上话,而是林爱国这人,很有几分“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的狂妄自大。

——那种哪怕芝麻绿豆般的小事,也只有他出面才能办成的自


状态提示:第87章 开店这件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