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哈赤疋秦将军和他的百十名兵士们醒来后,发现自己还没有死。不过,鉴于各为其主的情况下,哈赤疋秦将军无奈,还是又继续带着兵士们,追赶南去的重九与穆斯卓玛姑娘二人。
当然,此时哈赤疋秦将军的内心,却十分矛盾。因为,他们这不是庆幸自己还活着?而是那位“中原”小子,有菩萨心肠,根本就没有打算想要杀他们。
所以,这位来自“大漠深处”的战场将军,在这一路追赶来的同时,他的内心却十分纠结。首先,那位来自“中原”的年轻人(九儿),并没有向他们痛下杀手,这是有恩一也。其二,九儿的大度与友善心肠,是世间少有的。
那么,也就是说,如果自己带着这些兵士们,即使是再次追赶上了对方,也无法说出口。难道,还要向不想杀你的人,反到下手,想要杀了对方吗?
更何况,既然人家上次都已经放过了他们这群人,而这次还会有如此菩萨心肠,再次放过他们吗?所以,这位久经沙场的哈赤疋秦将军,此时此刻,才真正明白,什么叫骑虎难下,进退两难——
时间,再次把纠结一题,定格在夕阳西下之时。因为,哈赤疋秦将军,带着他的百十人枪,已经远远地,看见有马匹和人影......
一群百十人枪的“突厥”兵士,再次围着重九与穆斯卓玛姑娘二人。只见重九跳下马匹,望着远方的夕阳,心里顿时涌起一阵阵悲伤。或许,只有此时的哈赤疋秦将军明白,他们的生命,已经注定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的确!这对此时此刻的重九来说,无疑是在给他一次从没有过的“杀戮”考验。重九也知道,对方再次追赶上来的原因?因为,他们不得不服从,“达头可汗”阿史那玷厥的命令。如果他们再次来,还带不走他九儿回去,那么,他们必定会遭到“达头可汗”阿史那玷厥的惩罚。因为,那是他们这草原上的一种,诛灭九族的大罪。
所以,当重九听见有马蹄声传来时,重九就叫穆斯卓玛姑娘,不要再走了,就在此等候“突厥”兵士们的到来。
哈赤疋秦将军,见九儿跳下马来,望着远方,就知道这位“中原”小子,还是不想杀他们。所以,哈赤疋秦将军见状,急忙叫所有的兵士们,都下马弃刀,跪在地上,等待九儿发话——
重九见领头的这位将军,还算识相。于是,重九也就开口,向跪在地上的百十人说道。我重九从“中原”到“漠北”来,目的是想天下太平,更希望世间再无杀戮,促进世人们,都能够过上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
而那“达头可汗”阿史那玷厥,却偏偏还要以人的牺牲为代价,妄图他的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幻想。试问,你们这些兵士们,是不是不想天天与家人在一起,过着衣食无忧,享受天伦之乐的生活?却偏偏要为那“达头可汗”阿史那玷厥,牺牲自己。随后,重九还把他如何崇尚武学,如何和睦共处等等一些问题,也都一一说出......
只见重九说着说着,眼泪也就流出来了。而此时的哈赤疋秦将军,和他的百十名兵士们,这才恍然大悟。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位来自“中原”的年轻人重九,不但是一位武林高手,而且还心望天下,世人太平。这种胸怀,这种志向,这种负重前行的使命,真认人无言以对,自愧不如。
丈夫!这种精神,完全是一种大丈夫所为!哈赤疋秦将军,也激动地流出了眼泪。是啊!谁不希望世人都和睦相处呢?谁不想天天与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呢?归根到底,还是这该死的战争。
不过,就如重九所说,这世上的任何事情,那都是因人而定的。像如今的“漠北”,在“达头可汗”阿史那玷厥的统治下,由于他的残暴与压迫,使民怨四起,大多数牧民们与他离心离德。许多部落牧民,带着家小,赶着牛羊,弃他而去,投奔“启民可汗”去了。
所以,这从中说明,他“达头可汗”阿史那玷厥,是一位不得民心的“君王”。像这种不得民心的“君王”,为何还要为他而牺牲呢?更何况,如果有战争,就一定会有死亡。而且,谁愿意把家中的顶梁柱,用在这毫无意义的战场上呢?
哈赤疋秦将军与他的兵士们,听着重九这一番番刻骨铭心的话,一个个泪如雨下。是啊!如若有战争,就必定有死亡。更何况,这“达头可汗”阿史那玷厥,是在入侵他国领土,妄图掠取他国财物。为什么要有这种野心呢?为什么不能靠自己的劳动,而享受美好生活呢?
所以,这样一来,就一定会产生和发生战争,战争就会导致人民不堪重负。那么,归根到底,还是“侵略者”的错。而如今的“漠北”,就是在“达头可汗”阿史那玷厥野心的统治下,使这种战争中的人民,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才与他离心离德,怨声四起,弃他而去。
而他“达头可汗”阿史那玷厥呢?还妄图他的东山再起,卷土重来。试问,还有可能吗?因为,大多数牧民,已经看透了这位“统治者”的心思。而他还在利用人民的牺牲,来奠基他的“王位”。
而“中原”,“隋文帝”杨坚的态度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更何况,今非昔比的“中原”,在“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的治理下,使政权稳固,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甲兵精锐,威动殊俗的开皇之治。
面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