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大明庶吉士>第47章二甲进士榜

“杨先生,这个考题有什么说法吗?”年轻的嘉靖皇帝,转头向旁边的杨廷和问道。

杨廷和起身回话道:“皇上,这会试考的是学子们对儒学以及经史的见解。

而这廷试取得则是学子们对治国经邦的见解。”

嘉靖笑着点点头道:“可是,何以开盛世。立意是不是太大了?”

“皇上,这就是科举取材的真正深意。就如同这场下三百多人,虽然个个都是饱读诗书、精通文史,可他们当中每个人的心性也大有不同。

有的人生于富贵之家,有的人起于寒门微末。他们眼中所看见的大明天下是不一样的。

廷试策论就是要考他们的见识,考他们的处事能力。虽然做不到完完全全的准确,但是可以从中过滤大部分没有雄心壮志的人,剩下一些志存高远、学识兼备者,选入翰林院,这便是为国家取未来之才。

毕竟治国安邦,需要的是有远见卓识、经济天下的人才。”

嘉靖认真听取杨廷和的解释,不由的也思考起该如何开盛世。

虽然廷试是皇帝亲自监考,但是本质上皇帝也不用一直呆在这里。但这是年轻嘉靖皇帝登基后的第一次监考,他坚持做镇此处。

中午的时候,由鸿胪寺做好了午饭送到广场上给贡生们。而监考官们也都是在此处吃饭。

沈秋其实是要疯掉的,就在这么个地方,一坐就是一天,太难为他了。为了活动筋骨,出恭次数最多的就是他。

为此看台上的几位官员还无聊之中开起了他的玩笑。

皇帝与内阁成员们也没有浪费时间,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

下午太阳西落,总算是结束一天的考试。拜谢皇帝之后,贡生们依次退出广场,由监考官收取考卷,封订后送存。

明日由读卷官进行封闭式阅卷,十八日公布成绩。也就是说只有两天时间,需要从三百多张考卷中选出状元,并且还要排定名次。

沈秋不知道的是,他的不安分给嘉靖以及内阁几位大臣都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一回到家,刚刚迈进家门,一家人都凑了上来。

“儿子,怎么样?”沈南赶忙问道。

“还行吧。”

林沧水点点头道:“还好就行,还好就行。”

唯有林安安看出了沈秋一脸的疲惫状,让沈秋坐下,去给他泡茶去。

——

放榜前一日下午,太阳西斜之时。内阁几位大学士与翰林院读卷官在文华殿一同觐见嘉靖皇帝。将本次廷试排名呈递上去。

嘉靖其实也很好奇,到底是谁中了本次的状元。当嘉靖看完前三甲的试卷后,也就明白了原因,几人不但文词出众,就连字都写的极好。

新官上任三把火,年轻的嘉靖也一样,为了确保公平,他本人亲自在袁宗皋的陪伴下,将所有考卷都重新看过一遍。

最后嘉靖同意了读卷官商议的排名,命人开始按照规制开始填写皇榜。

——

十八日放榜,对进士们来说也不是简单的事,放榜日需要到午门外等候放榜。

一连串的礼仪之后,才是礼部官员举着皇榜出午门左门,然后到长安左门外张挂皇榜。

这个时候才能看的见榜单上的名字。

一甲最显眼就三个人。

状元是三十一岁的固安人杨维聪。

榜眼浙江人陆釴(yi),探花江西人费懋中。

对于放榜这件事,沈秋和张璁老先生是一个态度。不去挤,等他们看完了自然就知道了。

可是黄佐侯廷训就不一样了,使劲往里面挤。

“文丰,文丰,二甲第九。”已经埋没在人堆中的黄佐,只有声音能够传出来。

沈秋一听还是很高兴,还好自己走的稳健路线,没有作死。这个成绩相当于总成绩十二名,看来自己分析的大明财政问题还是得到了那些学士们的认可。

张璁笑道:“文丰,好啊,二甲第九,前途无量啊。”

就在这时黄佐一脸笑意的挤了出来,一个劲的憋着笑,就是不说话。

以沈秋对黄佐的了解,这家伙绝对是成绩相当不错,否则不会憋这么狠。

沈秋一步上前,抓住黄佐问道:“你第几?这么开心。”

黄佐一愣:“嗯,我没说你怎么知道我是前几的?”

“噗。”这是教科书般此地无银三百两啊。

沈秋与张璁同时大讶道:“真是前几?”

黄佐又回复了一脸憋笑,扭捏道:“也还好,就这。”说完黄佐就伸出一只右手。

“第五!”沈秋与张璁又是一阵惊讶。

“哎呀,光顾着高兴,忘了看张先生,你们等着我再进去看看。”说完还不待两人反应,他又一溜烟的挤了进去。

曾经同院中五人可以说有人喜有人忧。沈秋黄佐二人进入二甲前十,张璁也排在第七十多位。

侯廷训比张璁晚一点二甲九十七,总得来说还是二甲榜内。

而蒋诏就悲剧了,三甲第十七名,这已经是三榜了。

一榜是进士及第,二榜是进士出身,三榜是同进士出身。

但是无论如何,时隔一年多他们这批进士终于名副其实了。

“走,醉仙楼摆一桌。”黄佐高声喊到。

“成,你排名最高,你请客。”

“我请就我请。”

“放榜高中日,老朽我也和你们乐呵乐呵吧。”

“那好那好,一起走。”

……

当然,五人中心情最不好的就是蒋诏,不过那也


状态提示:第47章二甲进士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