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大明庶吉士>第77章蒋氏生气了

沈秋在前往文华殿的岔路口与众人分路而行。

今天他不能直接去文华殿,他还需要去谨身殿等嘉靖接见,继续上次嘉靖因午睡而耽误的事情。

奉天殿正在早朝,殿里人说话的声音,在大殿里晃悠了一圈,有些又从大门跑了出来。

沈秋从汉白玉台阶下穿行的时候,就听到了几个人共同喊出的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因为沈秋没有听到前后说的啥。

“请皇上三思。”

沈秋快步有过后不免心中嘀咕一句。呵,三思。什么是三思,明说就是皇上你错了,你不能这么干。

唉,沈秋反正知道。现在喊三思的这些人,将来都会为自己的“直言犯谏”付出沉痛的代价。

因为嘉靖不是布娃娃,而是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少年君主,待到大权在握,必然会秋后算账。

那嘉靖过分吗?不见得,父子不得全,老母不能养,稍微有点孝心的都接受不了,更何况屁股已经坐到皇位上的人,怎么可能不给自己找面子。

算起来,三百五十年后,晚清的第一任醇亲王就干的漂亮多了。慈禧的儿子同治死后,这位醇亲王的儿子被慈禧选中,成了皇帝,也就是后来凡提晚清,都绕不过去的光绪皇帝。

据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所描写,他这位祖父的觉悟非常高。听说儿子要被选为皇帝,第一时间就给慈禧太后写了表忠折。

说:如今载湉被选为皇帝继承人,将来可能会出现明朝那种,说要给他这个亲王父亲上个尊号呀,又或者是定个什么本生父之类称号的人。

醇亲王表示这种人就是霍乱朝廷的害虫,将来一定要法办严惩。如今他先写上这么一道奏折,以表明心迹,也好将来杜绝这些人的砖营门路。

很多年之后,事情确实发生了,一位不开眼的家伙提起这事。被慈禧太后用雪藏多年待用的醇亲王奏折,狠狠地扇了回去。故而晚清的“大礼议”最终也没有上演成。

以至于到了宣统帝时期,摄政王载沣不用写表心迹的奏折,也没有人再提起这档子事了。(宣统帝溥仪,是摄政王载沣的儿子。因光绪无子,就选了光绪亲兄弟,载沣的儿子当皇帝。就是那位网上盛传回家还要买门票的末代皇帝溥仪。)

不过慈禧也不是不够意思的人,醇亲王死后,慈禧还是很大度的给他这位光绪生父上了一个,“皇帝本生考醇贤亲王”的尊号。

虽然比不上嘉靖给自己老爹争来的牛,但总算聊胜于无吧。

给你们看看嘉靖给自己老爹争来的名头是啥。

明世宗朱厚熜即位后推尊其父为“兴献帝”,并追谥为: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

从这一堆名头来看,这位兴献帝完全和那些真当过许多年皇帝的人没什么区别了。

奉天殿里的声音偶尔还会传到外面来,不过此时的沈秋已经到了谨身殿外,前朝大殿说的什么基本已经听不见了。

“哎呦,沈大人来了。你这来早了点啊,皇上起码还要两刻钟才下朝啊。”

值守的小太监李芳一见沈秋到来,赶忙笑脸迎了上来。作为皇帝御前太监,他的消息比一切人都要灵通。

嘉靖对这位沈秋还是很有兴趣的,只要应对得宜,沈秋的前路将是一条光明大道。

太监这种职业,只靠自己是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十年来李芳在太监堆了摸爬滚打,基本上知道太监想要有权势需要什么了。

只有内外联合,才有做大做强的可能。

不过他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太监,外廷的那些重臣,谁会把他放在眼里啊。所以他的选择并没有多少。

而沈秋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惊喜。

如今还没有多少人将新庶吉士沈秋当回事,也没人把李芳这个御前太监太当回事。两个半斤八两的人,正好能做到互不嫌弃。

当然,这只是李芳的个人揣测结果。实际上,沈秋其实也没把他当回事。

简单回应之后,对于李芳的热情,沈秋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同。直到发现这位小太监有意和自己靠近后,才意识到对方好像想套近乎。

这让沈秋有点不解,映像里都是官员做出一副舔狗姿态,主动和这些不完整男人们套近乎,怎么这位御前太监自贬身价,和沈秋套起近乎来了。

蚊子腿也是肉啊,送上门的交情不要白不要。对此沈秋除了想到这位小太监缺了一块,有点不自然外。其他方面倒也没什么不乐意。

于是两个人开始低声交谈起来,由于互相都有结交的意思,聊起来就特别容易了。

在嘉靖下朝前,李芳偷偷告诉了沈秋一个小情报。那就是皇上今天心情可能会非常不好,让沈秋小心应对。

说话说一半最急人,李芳在被沈秋追问之下才说出了原因。原来昨天皇帝的老娘蒋氏昨天已经到了通州,但是一上岸就听到留在京城的亲戚告诉她,朝廷里的事情。

当即这位还不到四十岁的前兴王妃,将来的准太后就不走了,对迎接的人说了一句:“安得以吾子为他人子”后,就直接让随从的王府宫女太监张罗起行囊。

收拾完毕,就直接带着人就要去闯皇帝在通州的行宫。

门口有几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行宫守卫,不知死活的伸手想要止住蒋氏的前进。这是他们的指责,皇帝行宫只有皇帝,或是皇帝特殊关照过得人能住,其他通通不可以住进来。

状态提示:第77章蒋氏生气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