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香江1853>第122章钱财最好的归宿

香江总督府,礼宾府的前身,坐落于中环半山上亚厘毕道和下亚厘毕道之间,象牙白色的建筑,使得其在一片郁郁葱葱间格外显眼。

此刻,它的第一任主人,香江第四任总督宝宁正舒服地坐在一张宽大的办公椅上,手中翻阅着上任港督文咸的政事纪要。

说来也巧,总督府于1851年开始筹建,但是由于工程量浩大,才刚刚完工不久,以至于它的创建者文咸总督并没有机会在此办公。

文咸在港任职期间,不同于前两任,其声望良好,取缔了之前许多不合理的税收,尽量缩减政府开支,同时鼓励土地买卖,与香江民众的关系也相对缓和。

同为港督,宝宁自然也想将这样的政绩延续下去,这样他的晚年就可以在香江民众以及英吉利政府的一片赞誉中安然隐退。

其时香江百废待兴,确实有很多政策需要被完善,许多基础设施需要被建立,然而作为殖民地的统治者,他也知道很多事并不是自己想要怎样就能怎样,需要权衡的方方面面很多,但此时,他最需要的,是在香江的民众中建立一定的威信,这样在其后的施政过程中,才会更容易些。

想到这里,他继续在文咸的纪要中找寻着灵感和方向。

翻到其中一页,上面记录着,在1851年12月28日,上环(今苏杭街一带)发生大火,烧毁了大量房屋,正在很多人为这些破碎的瓦砾感到苦恼的时候,文咸却下达命令把这些瓦砾连带建设上环跟皇后大道等地的废土石块和建筑废料等一同推到附近的岸口,填海造陆,开辟了不少土地。

宝宁眼前随之一亮,他认为香江填海造陆这一项举动,不应该停止,这是一项看得到的政绩,不过同时他也有些发愁,毕竟每年的政府经费有限,顾此必然失彼,总不能再盼着着一场大火吧。

他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好笑,微微翘了翘嘴角,合上了纪要本,随即站起身来,看着窗外的景色发呆。

咚咚咚!

几声敲门的声音打破了房间里的宁静,宝宁收起思绪转过身来,轻声说了一句,“请进。”

一个秘书模样的英吉利青年女子推门走了进来,微笑着对宝宁说道,“先生,一个香江商人想要见你。”

宝宁皱了皱眉,“哇呜,丽萨,这里是港督府,何时变成好像街头的菜市场一般,什么人都能进来了,如果每个商人我都要见一面,那么我每天岂不是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你以前办事不是这样的。”

听出宝宁语气中透出的不满,丽萨也有些尴尬,“先生,这个人说他有些关于香江建设方面的建议,想跟你聊一下,我以为你会感兴趣,所以才破例,既然你不想见,那我现在去回绝他。”她说完,转身就要走。

宝宁挑了挑眉毛,心中暗想,一个商人,能提出什么有利于香江建设的事,他们满脑子都只是利润而已,不过转念,他又动摇了,既然来人这么说,或许真的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灵感也说不定,所以,他改变了主意。

“丽萨,既然人来了,就让他进来吧,这也算告诉这些臣民,我们大英帝国的官员并没有高高在上,还是可以接近的,不过以后,还是尽量不要发生这种事了。”他说完,最后还不忘嘱咐了一句。

“好的,先生。”丽萨应了一句,快步离开了。

不一会儿,丽萨引着一位商人打扮,长相却十分年轻的男子走了进来。

“这位是陈先生,这位是宝宁港督。”丽萨为两人做着介绍。

宝宁上下打量了几眼来人,对方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看到自己就卑躬屈膝,唯唯诺诺,而是不卑不亢,仪态大方,最让他疑惑的事,来人竟然没有带翻译,要知道丽萨介绍两人的时候用的都是英语。

而对方一开口,更是让宝宁有些吃惊。

“宝宁先生,你好,我叫陈焕升,经营了一家商行,叫元盛行,今天前来,是想跟你聊聊香江之后的发展,不知道有没有能用得到我的地方,我们商人做生意,也能赚些小钱,不过我认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是这些钱财最好的归宿。”

年轻人正是陈焕升。

他之前跟高景仁聊到了工会的事,高景仁对他说,“现在工会的规模正在急速扩大,在起初的派米之后,便在香江得到了众多贫苦人和工人们的认可,以至于现在已经有一千多人加入。”

这一千多人就代表了一千多个家庭,如果真有什么事,就相当于至少三四千人的力量。

听到这个数量,陈焕升心中一喜,他知道,下一步要做的事,群众基础这一关,应该没问题了。

当然,陈焕升并没有打算让这些人做什么打架斗殴或反抗斗争之类的事,他只是想在必要的时候,让这些人一起站出来,为自己争取一些话语权。

如果不是陈焕升的外貌,单纯从声音上来听,宝宁甚至要以为站在他面前的就是一位英国绅士,这一下便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虽然宝宁仍然是一副总督的做派,但言语间已经亲切了很多。

“陈先生,你好,请坐。”

宝宁说着,冲着丽萨使了个眼色,丽萨意会地走了出去。

“陈先生如此年轻就拥有了一间自己的商行,真是让人佩服。”宝宁从陈焕升的气势上就感觉的出来,他并不是在吹牛,所以对他也并不怀疑。

陈焕升微微一笑,“先生过誉了,我也只是运气好而已。”


状态提示:第122章钱财最好的归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