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轼语>第138章妥协

苏轼思索许久,终于答应了文同的建议,以后会谨言慎行。文同见其答应了,总算松了口气,拿起酒杯,道:“来,今日我陪你一醉方休。”

苏轼酒量不好,连饮数杯便觉头脑昏沉,微醺地斜卧在塌上。文同独自吃着饭,默默地陪着已进入梦乡的苏轼。

苏轼小憩了一会儿,终于醒了过来,昏昏沉沉地看着文同道:“拿笔来!”

文同知道苏轼每次喝多了都喜欢写东西,于是将案几上的酒菜撤到一边,将纸笔递给他,道:“你想写就写吧,写写开心点。”

苏轼奋笔疾书写了首诗,将笔扔在一旁,又睡了过去。文同无奈地摇摇头,自言自语道:“‘忍’这个字,是你终其一生需要学的啊!希望通过这次你能明白其中的意义。”

门外传来几声微小的敲门声。文同走到门口,轻开房门,只见王闰之挺着肚子站在门口,探头看了下屋内,关心道:“子瞻……他没事吧?”

文同道:“喝多了,睡会儿就好,弟妹切莫担心。”

王闰之道:“那就有劳兄长费心了。”

文同笑道:“哪里的话,弟妹如今有孕在身,要多加注意休息,这里有我,你去歇会儿吧。”

王闰之站在门口遥望着睡塌上满脸通红、不省人事的苏轼,悲从中来,神色哀伤道:“我知其因为朝事烦闷,怎奈我读书少,学识、智谋都比不上姐姐,平日里也没法帮他排遣烦恼,出谋划策,兄长平时要是没事了就过找子瞻聊聊,多开导开导他。”

文同道:“你们姐妹各有所长,弟妹切莫妄自菲薄。这几年你将家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迈儿也照顾得很好,我们都看在眼里。”

王闰之脸上闪过一丝愁容,道:“家事打理得好又有何用?子瞻是一个追求精神世界的人,我只能照顾他的衣食起居,却没法与其心意相通,他内心的寂寞我是知道的。可惜姐姐去的早,只怕这世上再也不会有人能替代姐姐填补他内心的空虚了。”

文同没想到王闰之如此通情达理,不禁感慨道:“弟妹知子瞻啊!”

王闰之行了一礼,道:“那有劳兄长照顾子瞻,我就不打扰你们了。”

文同点点头,目送其离去。他看着王闰之渐行渐远的背影,回头看了眼已鼾声如雷的苏轼,心念道:“子瞻啊子瞻,能遇到她们姐妹二人是你的福气啊!”

青州。

衙门。

年迈的欧阳修坐于公堂之上,看着堂下跪着的两人,问道:“下跪者何人,为何求见本官?”

一人叩头道:“草民唐升,家住城外唐家村,这位是同村的唐会。去年秋天官府发放青苗钱,小人和村里很多人一样见官府发钱,一时冲昏头脑借了十千钱,一部分钱用于买苗种田,其他全部挥霍殆尽,至岁终官府令纳利二千钱,小人只得变家产还了本息。正月官府又发了青苗钱,小的没敢用,放于家中,还望大人收回这些青苗钱。”

一旁的唐会一边磕头,一边哭诉道:“大人,小人家贫,只有一亩薄田,平时除了种田还会帮村里的上等户做些杂事补贴家用。去年小人冬岁未还上青苗钱连累上等户替小人还债,小人虽家贫但也绝非不知廉耻之人。上等户替小人还的钱,小人以替他家做事相抵。唐家村像我们二人这样的不在少数,我们此次前来不光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唐家村众多贫困户,还望大人能够收回唐家村已经发放的青苗钱,让我们能够攒些闲钱,聊以度日。”

欧阳修道:“青苗之事应找提举常平官解决,你们找错人了。”

唐升道:“小人知道,小人已跪求过提举常平官大人,但大人说这是朝廷的诏令,必须执行。小人实在无路可走才向大人求救……”说到此重重磕了三个响头,道,“大人念在小人及唐家村众多乡民皆上有老下有小的份上,救救我们吧!”说完又磕了起来。一旁的唐会也跟着连连磕头。

欧阳修捋着发白的胡须,眉头深锁,沉默许久道:“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关注青苗法,此法确实有诸多不妥之处。你们先回去吧,本官自会想办法解决。”

唐升和唐会大喜,跪拜后离开。

一旁的下属阿退待其走后,对陷入沉思的欧阳修道:“大人真要管此事吗?”

欧阳修点点头,道:“身为青州父母官,怎能不为百姓做主。青苗钱如今已由自愿领取便为强行发放,这二人胆子大,敢前来向老夫求救,但青州百姓大多敢怒而不敢言,只怕时间长了终究是隐患。”

阿退道:“是啊,我听说还有不少青州百姓因还不起青苗钱,带领全家老小四散逃亡。大人打算接下来怎么办?”

欧阳修道:“提举常平官不归本官管,就算本官让他们暂停,他们也不会听从。为今之计只能上书官家禀明青苗之害,让官家暂停发放青苗钱才能拯救青州百姓。”

阿退道:“可我听说朝中最近人事变动频繁,不少人因反对新法被贬,大人真的要上书吗……还是再考虑一下?”

欧阳修仰头大笑道:“你呀,就是太过谨慎。老夫已为知州,还能贬到哪儿去?再说了,几年前老夫就多次向官家上书请求致仕,官家一直不允,虽调到青州做个闲官,但我已久病缠身,年迈体衰,早已不适合位居此位,倘若因这次直言进谏得罪了官家而将老夫罢官,老夫正好回颍州安度晚年,纵享田园之乐,岂不快哉?”

阿退无奈地看着欧


状态提示:第138章妥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