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初唐闲公子>023章冶金秘术下

但是在大唐之后,西亚的镔铁和印度铁被西夏和辽国垄断了,我们看西夏的冷锻甲和夏国剑就知道北宋的锻造材料和工艺技术的落后了。北宋的《太平老人·袖中锦》:“契丹鞍、夏国剑、高丽秘色,皆为天下第一,他处虽效之,终不能及。”是不是如此呢?诸多史料证明,确是如此。夏国剑。即西夏制造的剑,在当时被誉为“天下第一剑”。北宋文豪苏轼曾获夏国刀剑,晁补之作诗赞美,“螺旋铓锷波起脊,白蛟双挟三苍龙。试人一缕立禠魄,戏客三招森动容。”

冷锻甲就更不得了了。沈括的《梦溪笔谈》对这种铠甲有比较详细的介绍:“青堂羌善锻甲,铁色青黑,莹彻可鉴毛发,以麝皮为綇旅之,柔薄而韧。镇戎军有一铁甲,椟藏之,相传以为宝器。韩魏公帅泾、原,曾取试之。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尝有一矢贯札,乃是中其钻空,为钻空所刮,铁皆反卷,其坚如此。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末留箸头许不锻,隐然如瘊子,欲以验未锻时厚薄,如浚河留土笋也,谓之‘瘊子甲’。今人多于甲札之背隐起,伪为瘊子。虽置瘊子,但原非精钢,或以火锻为之,皆无补于用,徒为外饰而已。”

冷锻甲的制作方法是“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也就是不加热,在室温下捶打甲片原料,直到厚度减少三分之二,就算是加工好了。

为了在捶打中对照原来的厚度,在甲片的末端,特地留出筷子头那么大的一块不打,保持原来的厚度。因此,最后甲片上会有一个个的小凸起,就像人身上生出的瘊子,这也就是瘊子甲一名称的来历。

沈括说,这种冷锻而成的铠甲特别坚固,在50步以外用很强劲的弓弩都不容易射穿。即便有箭矢恰好从钻孔的位置刚好钻进去,但是箭头也被甲片刮坏了。

沈括还提到,当时有人伪造瘊子甲,“今人多于甲札之背隐起,伪为瘊子。虽置瘊子,但原非精钢,或以火锻为之,皆无补于用。”

假冒的瘊子甲有两种:

1.用不好的钢材作为原料来冷锻;

2.在火上加热锻打成型。

沈括说,这两种方法制作出来的瘊子甲,只是徒具其形,但是实际的性能差得太远。

唐刀细长,重量轻,对钢的的韧性,硬度,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这个时候的大宋的军事装备也远远落后于西夏和辽国,他们再也造不出像唐刀一样的精良武器,取而代之的是军队普遍装备的厚背刀、麻扎刀和砍刀等,非常笨重,就像以前冶铁技术不行的游牧民族用狼牙棒这类粗笨的家伙。如果不是农耕民族的人口和产出等战争潜力优势,北宋早已经被灭了。

那么问题来了,西夏人的锻造技术是怎么来的?难道是穿越男搞出来的?我们到知道人类对冶金技术的掌握改进经过了漫长的时间,不可能一夜之间西夏就突破了。如果唐刀是震旦人自己的冶铁锻造技术,那么为什么会突然失传?

沈括“原非精钢”这句话说明了一切——西夏人用的是精钢,而精钢是从西域传过来的,就连西夏人自己都不会冶炼。我们从唐刀和大马士革弯刀可以看到两者相像之处,都是扁平细长的,只是大马士革弯刀有一个弧度而已。

在这里我们要先搞清楚生铁、熟铁、钢铁是怎么区分的。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上,含碳量超过2%的铁,叫生铁;含碳量低于%的铁,叫熟铁;含碳量在0.05%-2%当中的铁,称为钢。所有炼钢的方法都是试图寻找准确掌控铁中碳的含量,并且把一些其他杂质清除的办法。

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生铁性能为坚硬、耐磨、铸造性好,但生铁脆,不能锻压。

熟铁是指用生铁精炼而成的比较纯的铁。含碳量在以下,又叫锻铁、纯铁。熟铁质地很软,塑性好,延展性好,可以拉成丝,强度和硬度均较低,容易锻造和焊接。

钢比生铁含碳量低,有较好地韧性,可锻轧、可延压,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灌钢法被传得神乎其神,好像震旦已经完全掌握了炼钢的技术。但是我们考察宋代的灌钢法会发现什么问题呢?沈括的《梦溪笔谈》是最早详细介绍灌钢法的古书:“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

这里比较清楚的说明了宋代灌钢的一般工序:将熟铁锻成细条,然后盘成一团,大概类似蚊香,然后把生铁片置于熟铁“蚊香”之上;或者把熟铁条卷成螺旋状,然后把生铁片塞入螺旋之间的空隙中。然后用泥封住炉灶,或者是封住铁团本身,开始燃烧加温,直到12oo摄氏度以上,生铁熔化,由于泥封,生铁不会因氧化脱碳,而是变成铁水流入熟铁之间,然后冷却取出铁团锻打,就宣告炼制成功。

听起来这是不错的办法,技术简单,成本低,而炼出来的是钢。然而不要忘记两个问题:一、铁水本身,不是好的渗碳剂。除了中国的灌钢和欧洲曾短暂尝试的弥散法之外,古今都没有采用生熟铁杂合炼钢法的,尤其现代炼钢业无一采用这种方法,这就很能证明问题了。

铁水是一种粘稠的液体,这种特性使


状态提示:023章冶金秘术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